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北漂孫宏斌回到原點,歡迎閱讀。
京津雙城,對孫宏斌同樣重要,老孫的職業生涯始于北京,第一次栽跟鬥在北京,創立順馳于天津,在輝煌之後折戟沉沙也在天津,随後他攜一班老臣又闖出融創的江山,殺回北京,立下第二總部。而今,在風雨飄搖之中,老孫又要揮别北京了。
房企們上市歷程已經有 20 多年了,但沒有一年的中報季,來得比今年更沉寂。
碧桂園創始人楊國強不再出面喊話 " 曙光已現 "。萬科郁亮對于行業前景的判斷,也從去年的 " 市場已築底 ",到今年變成 " 市場顯然是跌過頭了 "。
但在黑雲壓城之下,傳奇硬漢孫宏斌,還是沒忍住在中報業績公告裡,釋放了一個鼓舞人心的信号," 争取在 2023 年回歸良性、健康發展軌道 "。
8 月 30 日晚,融創中國交出了股票復牌後的第一份财報。上半年内,融創中國實現收入 585 億元,同比提升 25.48%;應占虧損約為人民币 153.7 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約人民币 33.9 億元,減少約 18.1%。
不僅如此,核數師立信德豪對融創 2023 年中報給予的是 " 無保留意見 "。比起 2022 年财報中的 " 無法作出意見 ",數據的真實性也讓投資者們更安心了。
但這份欣欣向榮的業績數據,并沒有讓投資者們滿意多少。不少投資者仍然表示," 業績不足預期,虧損還是超過了 100 億 "。
同樣,資本市場也沒有對這份成績投出認可票。融創中國發布業績預告之後,8 月 21 日,融創中國收盤報價 0.97 港元,跌幅接近 13%,正式加入 " 仙股 " 行列,如今仍在 "1 元線 " 徘徊,距離其股價最高值 48.9 港元不啻天壤。
而老孫要處理的棘手難題,遠不止是市值的萎縮。不久前的 8 月 5 日,融創中國召開了一場總經理辦公會,融創總裁汪孟德在會上宣布:集團總部搬回天津。這意味着,融創即将結束為期 6 年的天津和北京雙總部模式。
眾所周知,北京,承載着孫宏斌人生的一段輝煌歲月。來到北京的第一年,老孫就成了解救賈躍亭的 " 山西老鄉 ",還順手買下了王健林的文旅資產,後來更是扮演 " 白衣騎士 " 買爆全國,成了地產圈裡有名的 " 接盤俠 "。
如今,6 年北漂風雨過後,老孫又要重新帶着舊部,再次回到他的發家大本營——天津。這令人不禁懷疑,那個曾經意氣風發的孫宏斌,終于要向命運屈服了麼?
01、重返天津大本營
位于東直門腹地的 " 使館壹号院 4 号樓 ",是融創集團在北京的總部。從外觀上看,它是一幢玻璃魔術方塊式的建築,内部共有 13 層。8 到 13 層產權屬于融創,負 1 到 7 層歸南昌市政。
這是融創 2016 年啟動 " 北京計劃 " 時,第二次搬遷的總部地址。使館壹号院本是由南昌市政 2012 年在北京拿的地王項目。但由于南昌市政無力開發,兩年後引入融創操盤。
後來,項目操作得很成功,老孫也将北京總部人員,從融科望京中心搬遷到了東直門附近。巅峰時,有超過 600 名融創員工在這裡辦公。融創也借此點石成金,開啟了和地方國企的合作模式。
不過,随着債務危機不斷加劇,融創把 8 到 13 層的產權抵押了出去,集合在這裡的眾多總部員工,也開始不斷縮減。融創内部員工江傑表示," 原來集團總部得有 600 多人,現在大概不到 200 人 "。
如今," 使館壹号院 " 作為融創總部的使命,開始正式進入倒計時。據媒體報道稱," 北京總部多數部門的員工都将搬到天津總部,只有品牌部、融資部等少數部門仍然留在北京,但會搬到融科望京辦公。"
▲(圖源 / 融創中國官網、融創北京使館壹号院)
「市界」也從融創相關人士處證實了這則消息," 為落實降費增效,目前考慮未來将部分職能條線搬到天津。" 而這也意味着,畢竟總部的員工們事業走向,有了更多變數。
江傑告訴「市界」," 北京總部大部分人都會搬到天津,少部分留在北京,目前還沒有開始真正搬。但對于很多已經安家在北京的同事,影響還是很大的 "。
搬離北京,老孫肯定是不舍的。在北京,孫宏斌創造了屬于自己的光輝歲月。融創在市場上闖出名頭的產品系,像壹号系、壹号院系、莊園系,都是率先在北京落地。
進京前後的那兩年,恰好是融創最為巅峰的幾年,更是地產規模化呼聲最高的幾年,2015 年融創銷售額 735 億,到了 2017 年,業績直接突破 3620 億 ,銷售榜排行第四。
到了 2020 年底,融創越追越猛,一度要趕上曾經的行業龍頭萬科。" 恒大爆雷之後,當時我所在的融創公司内部迅速通知,要把相關宣傳從 top4 改成 top3。" 一位融創離職員工透露。
老孫是對規模有強烈執念的,早在順馳時期,他就喊話要超越萬科。然而,命運的魔咒,似乎總是在孫宏斌身上顯現。在 2020 年底快要追上萬科的關鍵時期,融創又倒在了夢想的大門前。
這些經歷讓老孫的人生,又增添了許多戲劇性。在過往 60 年人生歲月中,這位傳奇大佬經歷了三次巅峰,又三次墜入谷底。
從意氣風發,轉眼又回到至暗時刻。這種經歷,換做别人一定會士氣低落,但老孫就不一樣。一旦有翻盤機會,這個彪悍的男人會迅速東山再起。
老孫也在多次屢戰屢敗的經歷中,成了圈裡最勵志的大佬,即使面對這輪最難的債務階段,他也沒有認輸躺平。
從 2021 年 10 月開始,融創通過股權配售、資產處置等途徑回收資金,出售了持有的貝殼股票和多個優質項目,孫宏斌本人還向融創提供了 4.5 億美元無息借款資金。
出險以來,老孫不僅親自跑到了武漢,解決項目上的化債難題,還在 3 月底,當着眾多債權人的面反思自己的過錯。
此時此刻,天津大本營,成了孫宏斌最後的退路。這裡曾是順馳倒下,融創崛起之地。搬回天津之後,融創的人員和辦公成本将會降低。
02、再次面對股價危機
靠着當前的底子,回到天津的孫宏斌,還會再次揚帆起航麼?融創中國的掙扎和困境體現在經營和資本市場等方方面面。
經歷一輪将近一年的復牌之路後,如今融創中國的估值修復之路走得異常艱難。不久前,融創中國的股價已經于 8 月 21 日淪為 " 仙股 "。
這同樣也是不少地產公司面臨的普遍困境。翻開 8 月的日歷,因債務問題無法解決、或市值屢創新低而退市的房企越來越多了。
為了保住上市公司的融資渠道暢通,房企想出了各種辦法,比如高管增持、釋放戰投消息、收購新能源資產等。而老孫看起來也并不想放棄希望。
融創中國的債務重組進展,始終備受業内關注。今年 1 月份,融創便啟動了債務重組進程,160 億元境内債務重組方案已獲得債券持有人會議表決通過。
但截至目前,其 90.48 億美元的境外債務重組尚未完成,進一步引發了投資者的擔憂。而融創的這份境外債務方案能否成功,至關重要。
早在今年 3 月份,融創就已經披露了 90.48 億美元的境外債務相關重組方案,并于 6 月重新做了調整。目前,相關重組方案已經獲得了 87% 債權人支持,債權人會議也将于 9 月 18 日舉行。
在最新的中報公告中,融創中國表示,其境外債重組将于在 10 月 5 日呈請實質聆訊,以裁定是否批準計劃。也就說,在走完相關程式後,融創中國這份方案便可落地執行。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截至 6 月 30 日,融創中國的借貸總額約 3125.7 億元,但手持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有 72.91 億元,而其去年底的在手現金有 375.4 億元。
對于債務壓力大山的融創,這些持有現金只是杯水車薪。天眼查 APP 顯示,近日,融創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新增多條被執行人信息,被執行總金額超 20 億元。
銷售、融資等沒有明顯復蘇下,此前曾表态稱 " 不能賤賣資產 " 的老孫,還是不得不再次走上了轉讓資產的老路。
進入下半年,融創中國已于 7 月 7 日以 4.22 億元的代價出售了重慶文旅城酒店資產;8 月 17 日,其進一步以 12.3 億元的代價出售了臻華府、望金沙酒店及合肥秀場酒店等三個項目。
而實際在賬面上,賣掉這些項目,融創是虧了一大筆。「市界」查詢公告了解到,臻華府項目出售事項虧損約 3.53 億元,望金沙酒店項虧損約 0.86 億元,合肥秀場酒店項目出售事項将于 2023 年度錄得稅前虧損約 8.67 億元。
債務重組、資產出售,對融創來說僅是為自身赢得了喘息之機。而融創化債的關鍵,長期來看,仍舊有賴于經營的穩定持久恢復。
根據融創最新業績報告顯示,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融創的權益土地儲備約 1.22 億平方米,權益土地儲備貨值約 1.39 萬億元,超七成分布在一二線城市。
也就是說,一旦度過生死關口,融創的這些一二線家底,将為其提供豐厚的現金流,這是融創得以翻盤的希望。而這些資產變成現金流的前提是,融創要趕在債務重組成功前,保持有序經營。
今年年初,老孫在内部曾立下目标," 融創要在 2023 年 6 月 30 日恢復成一家正常的房企。" 在急轉直下的房地產市場形勢裡,想要東山再起,又談何容易。
銷售數據顯示,2023 年上半年,融創中國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人民币 521.4 億元,同比降低 53.78%。
03、緊抓内部治理
按照孫宏斌不久前的反思總結,雖有外界因素影響,但融創債務問題的出現,主要是由自身原因造成的。
今年 3 月底的投資者會議上,老孫介紹了化債方案,反思了公司戰略,并向全球投資者傳遞了信心。同時,他還痛定思痛地表示," 我們在管理上存在着權力過于下放等問題。"
在江湖氣息頗濃的融創中國,老孫集合了一批最忠誠的 " 鐵杆兄弟 "。融創成立不過 15 年,但很多人已經跟着老孫起起落落了 20 年。
從聯想到順馳,再到融創,不少舊将跟着老孫不離不棄。對于一路打拼下來的兄弟,老孫對他們也是真的好,給了極大的權力。除一部分人在總部職能部門任職外,其餘大多掌管着大區。
一位融創老員工告訴「市界」," 老孫是有名的給錢多。20 年前在天津給我們的工資就能開到上萬,所以内部很團結,也很追随他。就是太累,那會兒就開始‘夜總會’模式了,總是晚上開會。"
全盛時期的融創高管尤其是區網域大員,拿錢多,權力大,也容易出現管理疏松問題。以往孫宏斌都是只看大局不計小節,但在公司情況艱難之下,他也開始反思了。幾個老将首當其衝,被老孫揪了出來,其中包括融創中國華北區網域總裁遲迅、西南區網域總裁商羽。這一連串動作目前還在持續進行中。
8 月初,融創華北區網域又傳來了高管被免職的消息。融創華北區網域天津置地公司總經理崔世傑、融創華北區網域總裁助理李茜,相繼被免職。
與此同時,融創也在不斷合并架構精簡人員。降薪降級的冷風,吹到了數位執行總裁、副總裁、總裁助理等管理層人員," 目前,内部許多在職的管理層薪資發的都是半薪。" 江傑說道。
這些内部的變革動作,也同樣讓融創員工的心懸到了嗓子眼兒。" 一線業務中,無論是區網域還是城市公司,基本上每個部門都在裁人。" 融創某區網域員工王朋說道。
目前,融創仍舊維持着集團 - 區網域 - 城市 - 項目的四級管理體系。王朋介紹道," 目前我們主要在做代建業務的輸出管理,已經談了幾個項目了 "。
「市界」了解到,當前,探索代建業務,也是融創多個區網域部門都在探索的業務新模式。畢竟,相比起動辄十幾億元的拿地投入,代建業務對資金的要求要低得多。
但對于部分較為棘手的區網域而言,由于可持續運轉的項目越來越少,員工們到手的待遇也随之降低。
江傑說道," 目前員工的薪資還在正常發放,但待遇福利不如以前了。比如,食堂的三餐都沒有了,補助也沒了,公積金比例降了 2%。"
" 目前也沒有增量業務,只剩些常規性工作 ",江傑說道," 外面公司 996,007 很普遍,但我們現在基本都不加班,一下班,電梯裡全是人 "。
如今,融創的化債之路,仍在繼續。在他看來," 許多員工之所以還沒走,一個是覺得外邊還不如融創,另外一個還是相信老孫。"
但大家都知道,那個靠膽量、資本和速度就能闖出一片天地的時代,已經遠去了。
(注:文中江傑、王朋為化名)
(作者 | 李 逗,編輯 | 孫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