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庫迪帶着優惠券走向印尼,歡迎閱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價值星球 Planet,作者 | 梓陌,編輯 | 唐飛
咖啡大戰,已經從國内打到國外。
庫迪咖啡韓國首店和印尼首店于 8 月 8 日開業,加拿大多倫多等地的門店正在籌備之中。知情人士稱,接下來還會在日本、迪拜、越南、泰國和馬來西亞等國家開店。
據悉,庫迪咖啡在海外将采取直營、聯營和區網域合夥人的模式進行。其中聯營的門店有店中店、快取店、标準店、品牌店和戶外店 5 種店型。
庫迪咖啡首席策略官李穎波稱," 庫迪咖啡致力于構建品牌、信息化和供應鏈上的強大優勢,助力廣大小微企業和個人創業者輕松實現咖啡夢。庫迪咖啡獨創風險共擔的聯營模式,通過體制機制的創新,實現效能最大化。"
但庫迪咖啡布局海外市場也可能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 國内咖啡市場已經進入了内卷階段,将門店的拓展至海外也是無奈之舉。"
國内下沉市場的咖啡 " 争奪戰 "
2022 年,庫迪咖啡(COTTI COFFEE)正式成立,讓靠低價策略在國内咖啡市場 " 風生水起 " 的瑞幸迎來了一個 " 勁敵 "。
而庫迪咖啡是由瑞幸咖啡創始人陸正耀、錢治亞攜瑞幸原核心團隊打造的,因此 " 師出同門 " 的庫迪無論是營銷還是選址,都幾乎采用了跟瑞幸一樣的打法。
業内人士告訴價值星球,2020 年瑞幸咖啡被曝造假醜聞後,兩名創始人陸正耀與錢治亞被踢出公司董事會和管理層,此後陸正耀一直嘗試創業,但是後來還是幹起了 " 咖啡 " 這個老本行,因此庫迪咖啡在巨額補貼、低價引流、密集營銷等方面,都難免存在瑞幸的影子。
價格方面,今年 6 月,在各大社交平台上,關于 "1 元喝庫迪咖啡 " 的開屏廣告和分享海報等營銷推廣頻現,随後,庫迪又将咖啡價格拉低到 8.8 元,只需在抖音上購買 8.8 元優惠券,就可以兌換任意門店的任意單品。迫于壓力,瑞幸也推出 " 瑞幸咖啡每周送你 9.9 元 " 的優惠活動。
瑞幸咖啡董事長兼 CEO 郭謹一在業績溝通會上稱,"9 塊 9" 促銷反響超出預期,決定将 "9 塊 9" 活動常态化,至少持續兩年。這也将價格大戰朝着常态化推進。
在門店選擇方面,庫迪也 " 緊貼 " 瑞幸。極海數據顯示,庫迪的選址跟瑞幸重合度極高,一線到三線城市,選址都極為類似。
在一線城市,庫迪有 60% 的門店在辦公場所,瑞幸有 64% 的門店位于辦公區;庫迪在購物場所門店占比 20%,瑞幸占比 17%;住宅區門店庫迪占比 17%,瑞幸占比 13%。
在三線城市,庫迪和瑞幸在購物場所的門店都占到三成。庫迪在購物場所的門店占比達到 37%,瑞幸則為 35%。兩者在辦公區門店都維持在 20% 左右,庫迪為 23%,而瑞幸為 21%。在住宅區,兩者的比例都維持在 30% 左右,庫迪在小區的門店占比在 32%,而瑞幸則為 30%。
雖然兩個品牌在價格和門店布局上 " 貼身肉搏 ",但仍保留着一些不同。
瑞幸咖啡自成立以來一直采用數字化 " 直營 + 聯營 " 的模式。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表示," 這種模式可以提供更加便捷的消費體驗,并且能夠收集用戶數據,進行精準營銷。瑞幸咖啡的產品定位主要是針對年輕人群,提供高品質、高性價比的咖啡和飲品,品牌營銷也主要圍繞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展開。而相比之下,庫迪咖啡則将重點放在下沉市場。"
而庫迪的門店全部采取聯營模式,将重心直接聚焦于三四線城市,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與頭部連鎖品牌的正面競争,同時也能夠讓品牌的發展速度更快。
數據顯示,2022 年庫迪新增了 104 家門店,門店總數為 108 家,2023 年庫迪開始大舉拓店。2023 年第一季度庫迪新開了 908 家門店,第二季度新開了 2727 家門店,到第三季度(迄今)庫迪再次新開了 1365 家門店。據極海數據,今年 8 月 4 日,庫迪已經達到了 5000 家門店。
華經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2 年,一線、新一線、二線城市咖啡門店數量占比分别為 19%、28%、20%。共有近五成的咖啡門店分布于新一線和二線城市。
庫迪瑞幸在國外怎麼打?
在國内,庫迪和瑞幸已經打的不可開交,而随着出海的步伐,這一 " 戰場 " 已經延伸到海外。
早在 2019 年瑞幸剛剛成立第二年的時候就有過 " 出海 " 規劃。當年,瑞幸與在中東 13 個國家經營着 1900 多家肯德基、必勝客等連鎖餐廳的 Americana 集團,籤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定,計劃通過共同設立合資公司,在大中東和印度地區開展咖啡新零售業務。但随後的财務爆雷讓出海事宜沒了後續。
直到 2022 年 4 月,瑞幸公布的 2021 年财務公告上再次提到了出海,用詞改為 " 審慎開拓海外市場 "。
今年起,瑞幸的海外開店加速。3 月底,瑞幸位于新加坡時尚潮流聚集地,烏節路義安城和臨海購物中心濱海廣場的兩家門店同時開啟試營業。截至 7 月底,瑞幸咖啡在新加坡的門店已達 9 家。
據了解,咖啡店出海第一站選在新加坡開咖啡店有一定的優勢。根據歐睿信息咨詢的數據,在 2019 年時,以新加坡為首的東南亞六國咖啡零售額就已經達到了 65 億美元,2014-2019 年復合年增長率為 6%,遠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是咖啡消費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
瑞幸方面透露,新加坡門店的落地是瑞幸咖啡布局海外市場的重要一步,通過新加坡市場跑通瑞幸在海外市場的商業模式。
而庫迪把出海的第一站選在了韓國和印尼這兩個深受 " 中華文化 " 影響的國家。
關于出海的原因,李穎波表示 " 在過去的十個月,庫迪咖啡全國開業門店數約 5000 家,閉店門店數僅 15 家,商業模式得到充分驗證,在此基礎上,公司決定正式開啟國際化戰略。"
而且即便到了海外,庫迪和瑞幸二者還是選擇了 " 低價搶市場 " 的策略。
庫迪首爾的門店,使用優惠券後 40 餘款熱賣飲品全部 1500 韓元起(約合人民币 8.25 元);而在印尼,40 餘款飲品券後價格均為 18000 盧比(約合人民币 8.5 元)。瑞幸咖啡新加坡版 APP 首杯飲品優惠價是 0.99 新元(人民币 5 元左右),并也上線了 " 每日領取 65 折優惠券 " 活動。
在經營模式方面,庫迪和瑞幸也延續了國内的特色模式。據了解,庫迪咖啡在海外将采取直營、聯營和區網域合夥人的模式進行,而瑞幸依舊堅持自營。
一位長期觀察咖啡市場的資深人士對價值星球表示,對于咖啡行業來說,加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瑞幸和庫迪兩者模式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庫迪只做加盟,沒有拓店的資金壓力。而瑞幸前期專注自營,造假事件爆發後才逐漸開放加盟。對于庫迪來說,加盟是一個好的選擇,因為創始團隊受到此前财務造假的影響,本身也會融資困難。
不過有庫迪的加盟商通過媒體表示,庫迪的加盟成本在業内并無明顯優勢,加盟商大多看重的是庫迪團隊打造咖啡品牌的成功經驗,尤其是營銷能力。
出海不難,扎根不易
在庫迪和瑞幸之前,已經有多家中國新茶飲品牌選擇了出海,試圖在海外市場開辟第二戰場,尋求新的增長點。
但是,出海不難扎根卻不易。海外擴張,必須要融入當地市場,要針對當地的消費習慣、文化進行產品調整和創新,也要加強市場教育,創造消費認知。
庫迪到海外尋找增長點需要面對多個棘手的問題。首先是要面對當地咖啡品牌的競争。以印尼市場為例,數據顯示,美國咖啡連鎖品牌星巴克占據印尼咖啡連鎖店市場的最大份額,占比約超 45%。截止 2022 年 8 月,星巴克在印尼門店已超 500 家,分布在 36 個城市。
除此之外,Kopi Kenangan、Janji Jiwa、Excelso Coffee、Fore Coffee、Tomoro Coffee、Maxx Coffee、Jago Coffee 也是印尼本土的咖啡品牌,他們各有各的特點,且店面都已經超過百家。
其次,價格戰在很多地區并不一定 " 好使 "。在國内,低至 10 元以内的咖啡對消費者充滿吸引力,這種吸引力主要源自于與星巴克等 " 高價咖啡 " 的對比。但是星巴克在全球各國的定價策略不盡相同,導致其價格在部分地區甚至低于國内的 "9.9 元 "。以中杯拿鐵為例,格隆匯數據顯示在瑞士需要花費 7.17 美元,而在土耳其僅僅需要 1.31 美元(約合人民币 9.5 元),每杯相差近 6 美元。
最後,與國内競争格局不同,新加坡、印尼等地區咖啡習慣已經成熟,消費者口味也更刁鑽。
上海啡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振東就指出,海外市場對于中國咖啡品類還需一定認知過程,韓國等國家的咖啡文化相對成熟,外加不同市場存在差異,中國品牌在服務體驗和產品的認可度上仍面臨一定考驗。
朱丹蓬也表示,品牌出海,背後需要品牌化與供應鏈支撐。如何在國内跑通的模式復制到海外,需要出海咖啡品牌持續探索。
綜合來看,雖然瑞幸和庫迪在經營模式、品牌營銷和產品定位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點和優勢,但出海仍面臨着諸多挑戰,最終誰會更勝一籌還是要取決于消費者的個人喜好和需求。
但對于當地消費者來說,價格戰無疑是一個好消息,他們可以享受到更實惠的咖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