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瑞幸漲價,只是個開始,歡迎閱讀。
瑞幸自己建立的 9 塊 9 咖啡帝國,如今正在親手終結它。
"9 塊 9" 正消失在瑞幸咖啡的 " 話術 " 中,原先每周能領一張的 9 塊 9 店慶券,如今愈發顯得雞肋,在 " 每周 9.9" 專區裡,咖啡產品幾乎只有美式、拿鐵和燕麥拿鐵三款可享 9 塊 9,生椰拿鐵等暢銷經典款皆不在其中。
而在其品牌直播間裡,主播也只字不提 9 塊 9,小黃車裡最具性價比的 " 超值囤 " 的產品也變成了 125 元的 10 次卡。
直播間截圖
親手把咖啡價格打下來的瑞幸,為何又親手把它頂回去?
01
瑞幸漲價,不是第一次
在北京某高校任教的王康最近惜别了瑞幸,轉投奈雪的茶的懷抱,注意,不是棄咖啡喝奶茶,而是愛上了奈雪的茶售賣的咖啡。
只需要 9 塊 9,就能在美式、拿鐵、生椰拿鐵和茉莉初雪茶咖中四選一,疊加優惠甚至 8 塊 8 就能拿下。除了單杯 9 塊 9 的咖啡之外,還有更實惠的 9 塊 9 早餐套餐,一杯美式(或純茶)搭配一款烘焙,疊加優惠時則是 8 塊 9 拿下。
" 瑞幸漲了價,但便宜的咖啡依然有的選,對于喝什麼咖啡我還沒有那麼大的忠誠度。" 王康說。
2025 開年以來,不少如同王康一樣的消費者都發現瑞幸悄無聲息漲了價,漲價幅度在 3 元左右。
有意思報告觀察到,漲價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消費者往往忽視的 " 面價 ",即折扣前的标價,部分門店提高了面價,例如生椰拿鐵從 29 元漲至 32 元。
其二則是在 " 每周 9.9" 專區做文章,在專區中,多數產品在大大的 9.9 元紅色價格之後增加了 "+3 元 " 的黑色小字。結算時也不難發現,即便領取 9.9 元店慶券,能夠買到的 9.9 元咖啡也僅限于基本款美式、拿鐵和燕麥拿鐵,如生椰拿鐵、絲絨拿鐵、橙 C 美式等暢銷產品則為 12.9 元。
2025 年初瑞幸小程式截圖
瑞幸的直播間更是如此,經常逛直播間囤券的趙青發現,2024 年的時候還能囤到不少 9 塊 9 的 "N 選 1" 團購券,但後來這個 "N" 便不斷減少,參與 9 塊 9 的產品寥寥無幾。再到如今,"9 塊 9" 幾乎完全消失在直播間,"N 選 1" 的最低價在 11.9 元,10 次卡的日常價格在 125 元,最低價則是 109 元。
" 如果咖啡是你的剛需,那麼瑞幸的漲價便是肉眼可見的,沒有人能忽視它。" 趙青說。
的确,有意思報告觀察到,瑞幸早在 2024 年初的時候便着手退出 "9 塊 9 遊戲 ",當時一邊是在瑞幸咖啡 App 及小程式頁面,把 " 每周 9.9" 放置在二級菜單,無法自動點單;另一邊則是 " 每周 9.9" 菜單縮水,近 8 款產品可選,其中的招牌產品僅有兩款,生椰拿鐵及絲絨拿鐵。
2024 年初瑞幸微信小程式截圖
其實瑞幸的 "9 塊 9 戰略 " 才施行了不到 2 年。
2023 年 6 月,瑞幸借着門店破萬的契機,将曾經小範圍施行的 9.9 元的優惠向全國普及,當時瑞幸咖啡董事長兼 CEO 郭謹一曾表示,這一優惠活動将常态化進行下去,至少持續兩年。結果,還不足一年便開始 " 反水 "。
02
漲價,不只是因為原材料
瑞幸為什麼漲價?
瑞幸漲價的背後有一個不得不提的全球背景:咖啡豆期貨價格猛漲。
例如 2024 年 11 月 25 日,紐約市場上阿拉比卡咖啡期貨價格漲至 3.1280 美元 / 磅,創下 27 年以來的新高;緊接着 11 月 28 日,阿拉比卡咖啡期貨價格暴漲至 3.26 美元 / 磅,創下 47 年以來的新高。
截至 2025 年 2 月 11 日,阿拉比卡咖啡期貨價格在美國紐約洲際交易所突破 4.3 美元 / 磅的高點,持續刷新 47 年以來新高。近一年來,咖啡期貨價格的漲幅高達 118.57%。
這前後腳 " 漲價 " 的消息,讓人理所應當認為原料價格上漲,導致了瑞幸咖啡價格的上漲。
不過在咖啡行業專家、上海啡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振東看來,瑞幸的 " 漲價 " 只是個巧合。
王振東指出,根據行業經驗,咖啡豆期貨價格會因為咖啡豆產量的變化而不斷波動,但大品牌往往會與產地籤署協定價,期貨價格在一定範圍内的漲跌對協定價不造成影響,期貨價格僅作為參考。
" 即便期貨價格确實對于采購價產生了影響,企業往往也有控制價格的對衝機制,比如在咖啡豆價格較低時買入期貨合約,當價格上漲時,期貨合約的盈利可以彌補現貨采購成本的增加。"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認為。
更重要的是,一杯咖啡裡,咖啡豆的成本并不高。
招銀國際曾在 2024 年 12 月的一份研報中計算,以瑞幸生椰拿鐵為例,成本占比中,咖啡豆僅占 3.6%,而奶占比為 21.6%,咖啡杯的占比都接近咖啡豆,為 3.2%。
王振東提到,按照 120 元 / 公斤的咖啡豆采購價格,一杯咖啡的咖啡豆用量大概在 18 克,算上損耗以 20 克計算,一杯咖啡裡咖啡豆的成本為 2.4 元。那麼即便成本漲價 20%,也不足 0.5 元,這并不足以使咖啡的售價有明顯上漲。
江瀚也援引國金證券的研究表示,咖啡品牌租金成本占比超過 25%,人力相關成本 ( 行政、勞動力、運營 ) 接近 30%,這兩項才是決定咖啡價格底線的關鍵因素。
這從瑞幸最新發布的 2024 年第三季度财報中也不難發現,在成本增加一項中,原材料成本同比增長 24.9%,然而門店租金和其他運營成本同比增長 60.3%,配送費用成本同比增長 57.9%。顯然,咖啡豆成本的增加并沒有那麼 " 顯著 "。
如果咖啡豆進貨價當真不斷上漲,那麼品牌理應不斷提升售賣給門店的原料價格。有趣的是,瑞幸在漲價的同時,還發布了針對原料的新政策:瑞幸在 2024 年 12 月 27 日宣布下調一系列原料供貨價,從 2025 年 1 月 1 日開始生效,涵蓋了咖啡豆、椰漿、牛奶等 80 多個產品,其中咖啡豆的價格降幅達到了 16.8%。
一邊是咖啡豆期貨價格的上漲,一邊是售賣給門店的原料供貨價下降,這完全矛盾的訊息背後,指向的則是瑞幸漲價 " 另有隐情 "。
03
漲價,只是第一步
" 瑞幸對價格的調整為的是讓财務報表更好看 "。王振東說。
2024 年以來瑞幸咖啡的季度财報已經顯現出了它的 " 硬傷 "。
根據瑞幸已發布的 2024 年第一至第三季度的财報,雖然總營收在不斷上漲,但是考慮到門店擴張的因素,其單店的同店銷售額并不樂觀。例如其直營門店,以同季度的同比數據來看,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直營門店同店銷售額皆出現了負增長,分别為 -20.3%、-20.9% 和 -13.1%。然而在 2024 年之前的三年,其直營門店的同店銷售額處于持續增長之中。
簡言之,2024 年出現的新狀況在于,平均到單個門店,咖啡賣不動了。
根據極海品牌監測截至 2025 年 2 月 13 日的數據,瑞幸的加密門店(區網域範圍内有 2 家及以上)占比相當高,例如 500 米的範圍,在一線城市加密門店的占比達到 79.87%,将範圍放大至 1000 米,占比則達到了 92.71%。
極海品牌監測截圖
有意思報告走訪發現,北京不少購物中心裡都有不止一家瑞幸咖啡,例如西鐵營萬達廣場在一樓和六樓分别有 2 家瑞幸咖啡,在合生匯的一樓和負一樓也分别有 2 家瑞幸咖啡。
高線城市加密加不動,那麼就得向下沉市場 " 拓荒 "。根據世界中餐飲聯合會發布的《中國咖啡產業報告 2024》,門店數前五的城市(上海、廣州、北京、成都和深圳)累計門店占比從 2022 年 9 月的 23% 降低至 2024 年 9 月份的不足 19%,三、四、五線城市的咖啡市場滲透率正在提升。
不過王振東也有擔憂,他此前走訪調研了諸如山西等内陸縣網域下沉市場,發現當地政企行業的 " 白領 " 消費者還未形成喝咖啡的習慣。" 教育市場需要時間,而且下沉市場往往對于價格更加敏感。"
目前來看,咖啡的主流消費人群依然集中在高線城市,餐寶典發布的《2023 — 2024 中國咖啡行業年度發展報告》顯示,從咖啡店人口密度的緯度看,排名前十的城市都是高線城市,比如杭州、上海、廣州等,其中杭州每萬人擁有 3.95 家咖啡店,其咖啡店人口密度已經超過上海;此外,上海、廣州、廈門三地每萬人擁有的咖啡店數量均已超過 3 家。
當增量只能從現有的高線城市發掘,那麼漲價便是必然的選擇。不過瑞幸不擔心消費者投向其他品牌的陣營嗎?
在王振東看來,站在積極的角度,在更高的價格區間建立自己的價格體系是擺脫同質化競争的方式,這是一種市場相對成熟的表現。
然而重要的是,瑞幸是否已經建立了足夠強大的品牌影響力?消費者是否已經對品牌產生了忠誠?
連鎖經營專家李維華表示,在奶咖、調味咖啡盛行的當下,消費者不一定真的能喝出不同咖啡品質上的區别," 就像喝茶一樣,這麼悠久的市場教育下,大眾消費者依然難以輕易品嘗出品質的差異 "。
更何況,除了已有的平價賽道大對手庫迪、幸運咖之外,茶飲品牌如奈雪的茶、COCO 都可茶飲都來橫插一腳。
" 瑞幸或許忘了大家為什麼選擇它,不就是因為性價比高嗎?" 李維華說。
用 9 塊 9 教育完市場之後,等待瑞幸的是它的二次教育—— 12 塊 9 的咖啡。這次是否會同樣成功,消費者會用腳給出答案。
作者:屈博洋
編輯:餘源
值班編輯: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