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中國人在越南造出個“薇娅”?,歡迎閱讀。
有這麼一群人,在國内創業失敗,結果跑到越南暴富了。是不是非常好奇,人家又找到什麼新的财富密碼?
說起這個賺錢的方法大家都很熟悉,那就是直播帶貨。
前段時間,狐妹看了一部講中國人到越南創業的紀錄片《出海》,其中主角之一就是前國内互聯網大廠員工黎叔。
他帶着 500 萬和滿腔熱血勇闖東南亞,成立了自己的電商機構 Vzone。
2019 年 4 月,TikTok 一經進入越南市場就火爆全國,用戶數量蹭蹭上漲。
不少和黎叔一樣的創業者們看到了商機,迅速注冊了賬号,批量孵化網紅 IP,其實就等于把國内 MCN 公司那套東西搬到了越南。
由于很多模式都可以直接借鑑中國驗證,所以起号速度非常快。黎叔的公司 Vzone 已經陸續孵化了 20 多個賬号,最火的網紅有上千萬粉絲。
看來,第一波吃螃蟹的人的确吃到了平台紅利。
特别是去年 4 月,TikTok 購物車功上線之後,這意味着各位老板們又可以復制國内的電商之路,加速流量變現了。
而且越南的年輕人非常多,1 億的總人口中 35 歲以下的就占到了 75%,平均年齡為 33 歲。可以說,走在越南的城市街頭,一眼望過去全都是年輕人。
雖然他們收入不高,也就每個月三四千塊,但卻舍得給自己花錢。在這樣的社會生态之下,發展電商無疑是一種優勢。
目前,越南已經成為東南亞線上購物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
有着這樣成熟的商業土壤,黎叔的下一個計劃就是打造越南的薇娅。
于是,帶貨主播雅瑩橫空出世。
她本來是一名見多識廣的空姐。不僅人長得漂亮,還會說中國話。在黎叔千辛萬苦地勸說下,雅瑩放棄了人人羨慕的空姐工作,毅然決然投身到了帶貨的浪潮中。
她不負眾望,很快成為了平台排名第二的頭部主播,粉絲達到了 260 萬,直播事業做得風生水起。
2022 年 12 月,在各位主播的努力下,黎叔公司 GMV 做到了 " 冠絕東南亞,斷層型領先 ",全機構單場平均 GMV 達到了 5000 多美元。
然而,中國主播們踩過坑,越南主播一不留神也會掉進去。
雅瑩同樣也翻過車,陷入了假貨風波。
去年雙十二大促過後,某化妝品的越南總代理在海外社交平台連發幾條聲明,爆錘雅瑩,稱她賣得的是假貨。
頭部主播賣假貨,這可得了?
一時間大量越南媒體跟進報道,引發輿論的軒然大波,雅瑩一開播就被罵,只能暫停直播。
公司沒有第一時間解釋,而是要先等平台方說話。結果 TikTok 平台只發布了允許用戶退貨的聲明,對產品真假一個字沒提。
雖然,後來經過第三檢測證明是正品,但主播的名譽已經受損了,很難再回到巅峰時期。
按照中國輿情公關的慣例操作,時間會讓人們淡忘一切,但這似乎在越南電商市場上行不通。
其實歸根結底,還是那次直播大促衝擊了越南本土價格,有利益衝突的地方必然會炮火連天。
除了商業文化的差異,越南的年輕人也有着自己獨特的一面。
其中,最讓中國創業者們頭疼的就是,他們從來不卷。
拜托,這可是互聯網行業,還大熱賽道直播電商。
如果在中國 996 才是常态,大促的時候甚至 007,老板恨不得讓你在公司打地鋪。
越南人才不管這些,天大地大沒有下班大。
一天就幹 5 個小時,加班是不可能加班的。
如果 5 點半下班的話,一般 5 點就坐在沙發上開擺了,到點就騎上自己心愛的小摩托回家。
圖片來源 Pixabay
定 KPI 也不行,因為根本沒人執行,批評一句直接拍拍屁股走人。而且他們辭職的理由也五花八門,回家結婚了,媽媽不讓幹了,心情不好了……
那就改成畫餅吧,任你說的天花亂墜,人家根本不為所動。只要是私人時間絕對不會為公司多幹一分鍾活。
再補充一句,越南人下班後,是從不回復工作消息和電話的,把甲方急的團團轉也基本找不到人。
這直接把中國老板們整抑郁了,國内哪個大主播不是一播就五六個小時,但在越南,主播往往只習慣播一兩個小時,即使直播間的數據再好,只要到了下班點,馬上下播,而且周末還得放假。
所以,許多中國公司就在本地化管理上翻了車,什麼 KPI、OKR、賽馬淘汰機制根本行不通。
就是這樣一個年輕人反内卷的國家,發展潛力卻不可低估。截至今年 2 月,TikTok 越南用戶已接近 5000 萬,全球排名第六,東南亞第一。
據谷歌發布的《2021 年度東南亞電商報告》預計,2025 年越南互聯網經濟規模将達 570 億美元,毫無疑問又将創造一個東南亞第一。
這麼塊大蛋糕擺在眼前,中國老板們就别整天吐槽越南打工人了,既然跑到人家地盤賺人家的錢,就要按照他們的方式辦事。
不僅要選品本土化,運營本土化,就連打工也得本土化。
總而言之,在包括越南在内的整個東南亞地區,電商模式正處于蠻荒生長階段。沒有行成規則,就有無限的可能,同時也有數不清的陷阱。
未來,必定還會有無數中國商人,帶着國内成功的商業模式,奔赴越南、印尼、泰國、老撾……去擁抱那一座座 " 金山銀山 "。
就是不知道,他們能不能在異國他鄉,復制國内電商曾經的輝煌。
參考資料:
後浪研究所、南風窗、環球辦公、新聞哥
編輯:茶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