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中國汽車即将統治俄羅斯?,歡迎閱讀。
導語
Introduction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能夠成為俄羅斯汽車市場最大的赢家,中國車靠的是涓涓細流般用心的經營,以及一份小小的機遇。
作者丨王 靜
責編丨楊 晶
編輯丨靳鵬輝
中國汽車市場進入存量時代已是不争的事實,國内市場接近飽和,尋找增量突破成為每一個車企繞不考要思考的問題。在此背景下," 出海 " 成為重要選項。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汽車出口總量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一汽車出口國,規模進一步擴大。而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就,離不開車企們在全球各大市場上的辛苦耕耘,其中尤以在俄羅斯汽車市場獲得的成績最為矚目。
俄羅斯汽車的生存現狀
AvtoVAZ 伏爾加,俄羅斯本土最大的汽車制造商,旗下生產的拉達汽車多年來一直都是俄羅斯銷量最高的汽車,也是國家大動蕩後少見的、沒有跟着一起消亡的本土品牌。曾經,拉達汽車在歐洲市場也算是所向披靡,但沒有新技術的支持,依舊走向了衰落。
歷史原因,讓俄羅斯形成了軍用產品世界領先,卻在汽車這一技術難度不比軍用產品高的技術領網域滑鐵盧的詭異局面。
2008 年法國雷諾汽車收購了拉達汽車公司 25% 的股權,接着在 2016 年的時候,雷諾成為了伏爾加的母公司,徹底控制了拉達汽車品牌。雷諾 - 日產用 10 億美金換來的是落後的產能、瀕危的品牌和潛力巨大的市場。
當時伏爾加這家俄羅斯最大的汽車工廠有的只是陳舊的生產線和與時代格格不入的老土車型。不過在雷諾的技術支持下,拉達重生歸來,往後十餘年始終霸占着俄羅斯汽車銷量冠軍的位置。
但技術不在自己手上,一切都是空中樓閣。
2022 年 5 月中旬,迫于俄烏戰争的影響,雷諾最終決定将持有的雷諾俄羅斯公司 100% 股份出售給莫斯科政府,同時将持有的伏爾加 67.69% 的股份出售給俄羅斯本土汽車研究所 NAMI。雖然雷諾也表示了這并不代表着和伏爾加的徹底決裂,但短時間内肯定無法回歸,而失去了技術支持的伏爾加能撐到那時候嗎?
工人們看着工廠人走樓空之後的一地雞毛,只能雙手一攤,表示沒辦法。
很快,停產、裁員、瀕臨關閉等一系列問題接踵而至。
而雷諾和伏爾加只是俄羅斯汽車市場劇烈動蕩下的一個縮影,随着俄烏危機的局勢更新,大眾汽車暫停向俄羅斯經銷商交付汽車;韓國現代汽車關閉其在俄羅斯聖彼得堡的工廠、并停止向俄羅斯經銷商供貨;寶馬汽車停止其在加裡寧格勒工廠的生產,并停止向俄羅斯出口汽車等等,俄羅斯汽車銷量遭遇雪崩式下滑。
眼看缺乏技術又失去國際市場支持的俄羅斯汽車市場正在陷入自蘇聯解體、金融危機後又一重大危機,一位在俄羅斯汽車市場默默深耕多年的選手抬起了頭,并且微微一笑,機會來了。
中國汽車的機會來了
2023 年一季度,乘聯會數據顯示,中國汽車出口 106.9 萬輛,同比增長 54%,而一向占據出口量第一的日本卻只有 104.7 萬輛。
這就意味着,中國在今年一季度成功衛冕世界第一大汽車出口國。其中,出口金額排名前三的國家依次為俄羅斯、美國和墨西哥,俄羅斯取代墨西哥成為我國第一大汽車出口市場,中國汽車在俄羅斯市場份額達 42.5%。
4 月份最新數據顯示,雖然 4 月份的銷冠依舊是俄羅斯老牌汽車拉達汽車,但從第二名開始就是中國汽車的天下了。奇瑞汽車 4 月份售出 9263 輛,占比 12.25%;吉利汽車售出 7108 量,占比 9.4%;長城哈弗售出 6829 輛,占比 9.03%。前十名裡除了韓國起亞、現代和日本豐田,剩下的全是中國汽車品牌。
而在 2021 年也就是兩年前,銷售榜前十的榜單裡可看不見中國汽車,2022 年俄烏戰争爆發後,随着各大車企撤出俄羅斯,榜單裡才逐漸出現奇瑞、吉利等。但這些品牌也不是平白空降的,它們在俄羅斯汽車市場已經發展了多年,現在只是厚積薄發罷了。
早在 2004 年中國車企就開始進軍俄羅斯,只是,當年所有自主品牌車加起來一共賣出了 150 輛。究其原因,一是本土品牌拉達汽車國民度高且價格低廉,主打低端市場;二是日韓車企進入俄羅斯市場更早,還有德系汽車,三大巨頭碾壓下,差不多就能将俄羅斯汽車市場瓜分完畢。當它們都撤離後,中國自主品牌才開始憑借着多年耕耘的基礎,全面發力。
如何從短暫勝利邁向長期盤踞
不過,自主品牌也不能因此而懈怠,歐美日系汽車只是暫時性推出,一旦俄烏關系緩合,國際制裁撤銷,如今自主品牌打下的天下很有可能一朝易主。當然了,這點自主品牌們也想到了,它們要的不只是銷量上的好看,而是站穩腳跟,讓那些事後回來的歐美日系車發現,咦,這裡怎麼沒有了自己的位置。
雷諾撤出俄羅斯後,只留下個空架子的工廠并沒有因此而荒廢,僅僅過了一個月,俄羅斯政府就将工廠重新命名為 " 莫斯科維奇 " 汽車工廠,重啟 " 莫斯科人 " 品牌。而重啟的一大動力便來自于中國自主品牌江淮汽車提供的技術支持,江淮提供了旗下品牌思皓的兩款車 X4 和 E40(X),分别為燃油車和純電動,供莫斯科人貼牌使用。
而且近日據外媒報道,俄羅斯伏爾加汽車廠總裁馬克西姆∙索科洛夫對記者說,該廠正與中國 3 家大型汽車公司就可能在其 3 家工廠組裝 " 拉達 " 品牌新車型進行談判,預計今年将達成協定。協定一旦完成,雷諾留下的 " 爛攤子 " 将煥然一新,拉達汽車得混一點中國血統了。
再說長城汽車,2019 年的時候就在俄羅斯斥巨資建了工廠,名為圖拉工廠。新工廠設備先進,技術領先,是中國品牌在海外首個全工藝獨資制造廠。
其實雷諾、BBA、現代等一眾車企放棄俄羅斯,很多原因就在于國際對俄羅斯進行全面制裁後,原材料供應鏈出現斷裂,而俄羅斯本土能提供的原材料有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短暫撤退以減少更大的損失也是無奈之舉。
但這些問題對于中國自主品牌來說要解決起來并不難,畢竟中國和俄羅斯一條鐵路就串起來了,相比于其他國家來說有着先天優勢。圖拉工廠是全工藝汽車制造廠,包括了衝壓、焊裝、塗裝和總裝,原材料問題解決後,只要能把鋼板送到廠裡,那就能開出來一輛完整的車。也因此長城的哈弗汽車一季度能在俄羅斯銷售新車 1.66 萬輛,銷量份額增長 100%,相當于翻倍。
至于一季度在俄銷量第一的奇瑞汽車,雖然還沒有建廠,但也在考慮利用俄羅斯本土的工廠來代工生產奇瑞汽車。
如今中國自主品牌在俄羅斯的樣子像極了當初合資品牌在中國的樣子,建廠永遠是扎根本土市場的第一步,大幅度降低前期成本的同時,能更快相應本土市場的變化,進行針對性的調整和優化,形成良性循環。
2023 年,中國汽車在全球市場依舊保持着迅猛的發展态勢,尤以新能源汽車為主要增長動力。通過在俄羅斯、歐美市場、東南亞市場的長期耕耘,以及把握燃油車向新能源汽車轉型的關鍵,中國汽車品牌才能在度過芯片短缺、疫情等諸多全球困境後,穩步獲得提升。
就像俄羅斯市場,中國的自主品牌一直講究穩扎穩打,先吃透當地汽車市場的情況,再慢慢尋找機會,所以才能在 2023 年引來成果井噴。俄羅斯汽車市場一直是全球幾個重要的汽車市場之一,也是一個能幫助中國自主品牌順勢輻射俄羅斯周邊國家的最佳跳板,所以諸如奇瑞、長城和吉利等自主品牌才會不斷投入資源和精力。
中國汽車品牌要走出去,俄羅斯汽車市場是一個很好的教科書式的範例。不過中國汽車品牌能走出去,也得益于中國本土汽車市場的日益壯大,這些品牌在被合資品牌 " 磨練 " 的這幾十年裡,早就成長為了一個個龐然大物,而這些龐然大物還會互相碾壓,這般激烈競争下還能存活下來的品牌都不是善茬。
THE END
微信号|iAUTO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