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這次我希望王寶強赢過陳思誠,歡迎閱讀。
王寶強的新作《八角籠中》已經上映了,豆瓣開分 7.6。
對于國產體育題材電影來說,這個成績相當不錯了。
要知道陳可辛的《奪冠》評分也就這樣,鞏俐、黃渤主演,7.1 分。
《八角籠中》上映不到 2 日,票房已過 5 億,排名第二,反超陳思誠的《消失的你》指日可待。
說句心裡話,相比《消失的你》,我更希望《八角籠中》能成為暑期檔票房冠軍,雖然這大概率是個不可能事件。
先不廢話,直接說省流結論:
《八角籠中》非常值得一看,去電影院看肯定不會後悔。
這次寶強拿出了滿滿的誠意,前半段鋪墊情緒,後半段很燃很勵志。
電影很像低配版的《摔跤吧!爸爸》和《我不是藥神》的結合體,也有《棒!少年》的影子。
寶強在節奏上掌控的很好,劇情克制,沒有過于煽情,流于俗套。
就在六年前,寶強執導《大鬧天竺》那是相當的難看和浮誇,大紅大綠的蹩腳審美,俗不可耐。
這一個半小時,讓觀眾們看得如坐針氈。
電影最終評分只有 3.7 分,消耗了觀眾們的期望,寶強最終也拿到了當年的金掃帚。
爛片歸爛片,寶強成為 9 年來第一個去現場領獎的導演,并且給觀眾道歉。
寶強勇氣可嘉,也能看出他的信心,上一部拍砸了,下一部一定要補回來。
也或許正是他的這份堅持倔強,還有骨子裡不服輸的勁兒,讓他拍了這部電影。
今天,主辦人程青松就說要收回爛掃帚了。
說回電影,故事裡講的八角籠,是 MMA 綜合格鬥專用的比賽擂台,
因為外形比較像八邊形,所以被叫做 " 八角籠 "。
有人這樣描述八角籠:
" 籠中,兩只困獸。厮殺,無處可逃。你的武器,只有你的身體。
沒人在乎你的出身,降服,是唯一的目的。"
王寶強飾演的主角向騰輝,少時在格鬥比賽中赢得冠軍,被騙吃藥,冠軍資格被取消,進了監獄。
母親因此精神受到重創,格鬥成為向騰輝再也不想碰的東西。
人到中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他收留了一群有家難歸的孩子。
孩子們并不害怕陌生的環境,只要飯管飽,還有肉吃,有床睡,就足夠了。
為了照顧孩子們們的生計,向騰輝重拾格鬥,教孩子們以此謀生。
一路經歷轉折與辛酸,他搭上名聲與尊嚴,要給孩子們和自己讨回公道 ……
故事的原型,是大涼山恩波格鬥俱樂部 " 格鬥孤兒 " 事件。
成都有一家俱樂部收養了很多來自大涼山的貧困孤兒,讓他們在俱樂部裡學習和格鬥,有時候還參加一些比賽,還有商演。
随着時間發展,從這裡已經走出來上百名受過訓練的孩子,有的經商,有的參加全國散打,有的成為了特警。
然而,在 2017 年,事情開始發酵和擴散,
網上流傳出很多 " 血腥殘忍 " 的畫面,許多人批評俱樂部利用孤兒牟利,導致了俱樂部和這些孩子都陷入了非議。
受到輿論的影響,再加上警方的幹預,這些孤兒就被送回到了大涼山。
不過意想不到的是,孤兒們各個哭着不願離開,有個小女孩甚至是被強按着手印帶走的。
王寶強出演的向騰輝,就是曾經輿論漩渦中的格鬥冠軍恩波。
他将這些沒人照顧的孩子培養成人,也給了孩子們希望。
這些孤兒們也許一輩子都走不出大涼山,但有了這個機會,他們的人生改變了。
格鬥就是他們飛出大山融入社會發展的潮流的路,也是個改變一生的機會。
更何況對于他們來說,殘酷的并不是格鬥,而是命運。
八角籠,方方正正,強弱分明,沒有彈性。
這樣的象征,很容易產生無限延伸的隐喻,比如階層固化,人的身份從出生就已經确定了。
寒門難出貴子,大山裡的孩子,只能在有限資源和重重限制之下做事。
其實生活中每個人,何嘗不是身處 " 八角籠中 ",在各種約束之下過一生。
孩子們沒有通過格鬥跳出八角籠,而是被籠子中的人傷害和欺凌。
蘇木苦練多年,最後仍然腿受傷躺在床上,像姐姐一樣,讓人看到命運輪回的絕望。
沒有反抗能力的少年,除了認命之外,别無出路。
如馬虎說的那句話:" 你打過水漂嗎?我們就像手裡的石頭,再怎麼用力甩出去,最後都會沉下去。"
《八角籠中》是一部非常具有王寶強風格的電影,也可以說是寶強自己的半個人生。
魚躍龍門,一躍成龍。
寶強跳過了 " 龍門 ",他成功了,但他的成功有很多原因,更多是玄學,無法復制,也沒有規律。
對大多數人來說,跳不過那個 " 龍門 ",那就還是一條鹹魚。
如果有翻身的機會,哪怕遊走在灰色邊緣,也是值得一試的。
" 我命由我不由天 ",人生而不平等,只有去挑戰命運,才有勝出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