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三元锂電池被車企邊緣化?多位電池大廠人士講述核心原因,歡迎閱讀。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藍鲸新聞 2 月 17 日 ( 記者 崔陸鵬 ) 作為曾經新能源汽車 " 标配 " 的三元锂電池正在走下神壇。
三元锂電池是一種正極材料采用鎳、钴、錳或鎳、钴、鋁的氧化物制成的锂電池,其中钴金屬價格較貴;相比更早出現的磷酸鐵锂,三元锂電能量密度更高,續航能力、動力更為出色,一度受到市場追捧。
藍鲸新聞統計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近年發布數據顯示,就動力電池裝車量而言,自 2021 年 12 月起,三元锂電裝機累計占比從 48% 一路跌至 2024 年 12 月的 25%;在 2024 年 12 月,三元锂電當月裝車市占率更是跌破 20%;反觀其競品磷酸鐵锂,累計市占率從彼時的 52% 升至 75%。
" 這幾年磷酸鐵锂市場占有率上升主要受終端價格戰影響。" 一頭部锂電池廠市場負責人告訴藍鲸新聞,自 2023 年起,新能源汽車開啟價格戰,倒逼上遊供應商降價。作為新能源汽車主要成本之一動力電池,也面臨嚴格的成本考驗,相較生產成本更高的三元锂電,磷酸鐵锂更符合當下市場需求。
以三元锂電池起家的寧德時代為例,2024 年開始大規模向客戶推廣磷酸鐵锂電池,向車企推廣 173Ah 的 VDA 規格磷酸鐵锂電芯。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發布數據顯示,2024 年的磷酸鐵锂動力電池裝機量為 139.7GWh。通過該產品,寧德時代整體國内市占率有所回升。
除成本優勢外,三元锂電市占率下滑,也與新能源汽車補貼取消有關。
據某頭部锂電池廠技術負責人介紹,之前新能源汽車補貼力度,與其搭載的動力電池能量密度挂鉤,能量密度在 105~120Wh/kg 的車輛補貼 0.6 倍,120~140Wh/kg 補貼 1 倍,140~160Wh/kg 可以補貼到 1.1 倍,超過 160Wh/kg 則能補貼到 1.2 倍。
據上述負責人透露,彼時,無論是電池廠還是主機廠都傾向安裝高能量密度的電池,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三元锂雖成本較高,但能量密度遠高于磷酸鐵锂,是大多數企業的首選。這兩年補貼取消,車企主要需求是控成本,磷酸鐵锂優勢更明顯。
磷酸鐵锂電池近兩年市占率再次上升,也源于技術不斷迭代,其早已突破此前的極限,能量密度 、動力等指标已追上三元锂電,并解決了部分冬季 " 掉電 " 問題,也可以支持 4C 超充。
前述市場負責人表示,對于大部分消費者角度而言,一輛價格更便宜、續航夠用的車,比續航更長、價格稍貴的車有吸引力。
即使市場份額下降 ,幾名接受藍鲸新聞采訪的锂電企業人士均認為,三元锂電仍是锂電重要的化學體系,在高端車型中,三元锂電仍有應用場景,未來仍有發展空間。
頭部正極材料企業貝瑞特相關負責人就曾公開表示,磷酸鐵锂業務在市場占有率上取得了顯著提升,這在一定程度上擠占了三元材料的市場份額,三元材料後續發展,主要看能否在技術創新方面取得突破。目前公司正探索通過技術創新和工藝優化,降低三元材料的生產成本,提升材料性能,打造具有競争力的正極產品。
一頭部電池廠負責人此前也告訴藍鲸新聞,他們在研究一種新電池材料,钴元素使用率為零,鎳使用率可降低 50% 左右;一位接近寧德時代的人士也向藍鲸新聞透露,寧德時代也在研發新的三元锂技術,在不斷優化生產工藝和供應鏈管理,以降低三元锂電池的原材料成本和生產技術門檻。
對于動力電池發展方向,上述某頭部锂電池廠技術負責人預計,未來,随着固态 / 半固态電池、鈉電池應用,很難再出現某種材料獨占市場的局面。
亦有另一受訪的電池廠技術負責人認為," 磷酸鐵锂 + 石墨 " 體系存在近 20 年,很難有其他體系在成本上能跟其較量;同時,鐵锂體系也在正極和負極材料中,加入錳、矽基等材料,化學體系也在不斷突破極限,短期很難有產品能打破其市場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