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放血拋售”?李嘉誠降價30%抛售房產,房價回到7年前!為什麼?專家解讀…,歡迎閱讀。
近日,李嘉誠 7 折 " 放血價 " 抛售房子的新聞,宛如香港樓市裡的一顆 " 深水炸彈 ",震動餘波甚至傳導到深圳河對岸。
李嘉誠降價 30% 抛售房產
價格回到 7 年前水平
據中國基金報,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的長實集團 3 日在香港油塘「親海駅 II」項目公首張價格單,共 132 戶,每平方英尺價格為 1.5 萬港元(約合人民币 14.8 萬元 / 平方米),均價回到 7 年前。其中,最便宜的開放式部門實用面積 210 平方呎(約合 19.5 平米),扣除 18% 折扣後,折實售價為 290 萬港元,折實呎價 13810 港元(約合 14.87 萬港元 / 平方米)。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售價較周邊二手房便宜了三成,甚至回到了 7 年前的水平。
親海駅 II 首批 132 戶,實用面積 210 至 718 平方呎,包括開放式至三房戶型,其中,開放式佔 22 套、一房佔 43 套、兩房 52 套、三房 15 套,價單定價由 353.6 萬至 1,375.7 萬港元,每平方呎由 16,394 元至 20,008 港元。以定價計整批市值為 9.25 億港元。
當中,開放式至兩房部門可獲最多 18% 折扣;三房部門最高可獲 19%。故整批折實售價由 290 萬至 1,114.3 萬港元,折實呎價由 13,443 元至 16,407 港元。
長實執行董事趙國雄形容,親海駅 II 首批部門為 " 便宜到爆 "。該項目價格被外界視為香港樓市 " 深水炸彈 "。
趙國雄表示,香港市民關注房屋問題,房屋政策是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故發展商幫助市民上車,直言 " 不要賺盡、不用賺多 "。
為何折價售樓?專家解讀
李澤钜:地價已跌至接近政府成本價
據财聯社,親海駅 II 地處油塘工業區,周圍已有不少樓齡 4-17 年的住宅,這些住宅的平均尺價為親海駅 II 首批出售部門均價的 97%-136%。
為何長江實業集團要折價售樓?房地產行業工作的鄭先生告訴财聯社記者,其實這次便宜售樓有很多原因,首先就是前面的魚市場有重建風險,其次是用料和電梯比例,住宅中其實是很多人共用兩個電梯。但即使這樣算,開價依然很便宜,作為油塘業主自己也對這個價格頗為驚訝。另外,也不排除長江實業想減倉,可能會有其他投資回報率跑赢房地產。
中原地產的中介告訴記者,始終油塘都是工業區轉型住宅區,親海駅 II 旁邊有魚市場和水泥廠,魚市場已經确定會拆除及改建住宅,可能會擋住親海駅的海景。
實際上,長江實業近年來一直有 " 向香港樓市投放深水炸彈 " 的舉動。這裡的 " 炸彈 " 比喻其以低于市價出售旗下新建住宅,定價較同區新盤或二手樓有 10% 以上的折讓。例如今年 3 月開價的屯門飛揚第 2 期,當時推出的首批部門,折實呎價由 11,042 至 13,972 港元,最低呎價創周圍片區 3 年新盤新低,被形容為 " 深水炸彈價 " 及 " 放血價 "。
不同于長江實業執行董事趙國雄 " 平爆價 " 的說辭,長江實業主席李澤钜認為 " 深水炸彈 " 說法有點 " 煽情 ",但承認現在的入市時機的确比三年前好。
長江實業業績發布會上,李澤钜表示在目前地產市道下,集團的現況合乎期望,業務發展亦按既定計劃實現。他認為,房地產業是香港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行業的興衰當然對經濟有重大影響,并且有共存共榮的關聯關系。政府制定政策時,可能要平衡許多因素。對政府而言,地產行業及經濟只是他們考慮大局的一部分。完全不擔心香港的财政狀況,根據《基本法》已就審慎理财原則提供指引,指出香港特别行政區的财政預算與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适應。
如何看待當下香港房地產狀況?李澤钜表示,當人人都看好市場、而利率又低時,又或者利率上升機會較大時,也許應該較小心謹慎;但當每個人都看得差、而利率又高時,市場風險多數會較低。與三年前相比,現時利率下跌的可能性較高,走勢較為明确。地價亦已跌至接近政府的成本價,與前幾年比,地價再跌的可能性較低。
香港政府拟推出 " 地花 " 模式
此外,近日香港政府拟創新推出 " 地花 " 模式,引發市場廣泛關注。
據香港文匯報 7 月 31 日報道,香港特區政府正在推動北部都會區發展項目,未來會在區内收回大量私人農地和棕地作發展。
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局長寧漢豪表示,正構思以 " 地花 " 模式将未平整的土地推出招标,以加快推出多層工廈用地,又不排除以綠化地安置受發展影響的棕地作業者。
所謂 " 地花 " 模式,是指将已經确定土地用途、但還未完成土地平整的用地提前招标,讓投資者提早入場,縮短土地開發周期,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據悉,香港特區政府之所以要推出 " 地花 " 模式,與加快推進新片區的發展進度有關。如香港北部都會區,目前是香港重點發展片區之一,但整體面積較大,若按照過往的開發模式,将大為延後片區發展的時間。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香港特區發展局官網了解到,目前香港特區政府正在審議《2022 年發展(城市規劃、土地及工程)(雜項修訂)條例草案》(以下簡稱草案),草案中提到," 從 9 月 1 日起,香港屆時可拆牆松綁精簡城規、收回土地條例,縮短生地變熟地的時間。"
此前,香港樓市曾多次創新," 預售 "" 公攤 " 等模式均被内地借鑑,此次的 " 地花 " 模式也會被内地借鑑嗎?我們拭目以待。
編輯|段煉 杜波
校對 |程鵬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中國基金報、财聯社、每經網、公開資料等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