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小米全面屏新機曝光,時隔3年接棒MIX 4,歡迎閱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雷科技 leitech
2023 年,小米堅持走高端化路線。小米通過四場大型發布會,分别推出了小米 13 Ultra、小米 MIX Fold 3、小米 14 系列、Redmi K70 系列四款旗艦機型,不錯的市場反應幫助小米在高端手機市場逐漸站穩腳跟。其中小米 14 系列和 Redmi K70 系列的成績更是遠超市場的預想。
在旗艦機型以外,小米 Civi 3、Redmi Note 13 系列也在中低端手機市場穩固小米的基本盤。
圖源:BCI
各方合力之下,成功幫助小米一掃 2023 年前兩季度的頹勢。在第四季度以 15.7% 的市場份額和 38.4% 的增長率,取得了中國手機市場榜第二,國内品牌第一的好成績,僅次于蘋果。
神秘新機身份成疑,MIX 5 還是另有其機?
強勁的產品力是小米「米衝高」最有效的武器,嘗到甜頭的小米也深知這點。今天網上又流傳出小米神秘新機的消息,GeekBench 跑分庫出現了一款名為「Xiaomi Suiren」的神秘手機,該機配備了高通骁龍 8gen 3 處理器和 16GB 内存,6.1.0 版本單核成績 2336 分,多核成績 6837 分。
圖源:sparrowsnews
莫非這是即将推出的小米 14 Ultra?小雷一開始也是這麼想的,但翻查此前的資料,發現小米 14 和小米 14 Pro 的代号分别是是後稷和神農,而小米 14 Ultra 的代号則是 Aurora,英文直譯是極光,但小米 Aurora 貌似取自羅馬神話,意為曙光女神。
那問題來了,不是小米 14 Ultra,那會是什麼機型呢?從代号「Xiaomi Suiren」來看,應該是取自中國神話中的燧人氏,參考以往代号規律,通常這種級别的代号都對應着旗艦機型,再結合處理器和跑抽成績,小雷有理由相信這會一款重量級新機。
外媒 sparrowsnews 推測,「Xiaomi Suiren」很可能是一款配備了屏下前置攝像頭的旗艦機型。等等,屏下前置攝像頭,這個關鍵詞令小雷想起了小米手機家族中的一位故人——小米 MIX 4。
小米 MIX 4 是 2021 年發布的一款全面屏手機,也是小米上一部屏下前攝直板機。MIX 4 采用一體化陶瓷機身設計,搭載高通骁龍 888+ 處理器,正面配備了 6.67 英寸的 CUP 全面屏,以及 20MP 的屏下前攝。當時收獲了不少用戶的好評,但 MIX 4 就像它的前輩 MIX 3 一樣,硬是拖了 3 年也遲遲沒有 MIX 5 的消息。
圖源:微博
據科技博主 @數碼閒聊站爆料,小米今年有可能會推出一款屏下前攝新機,但只是給小米 MIX 5 打基礎,并不是 MIX 5 系列。小雷注意到文中提及「行業領先的高屏占比形态」和「不止塞一個的屏下攝像頭新方案」,這些關鍵詞完美契合這次曝光的神秘新機,它很可能就是繼承 MIX 系列設計理念的新機。
屏下攝像頭," 死 " 而復生?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感到奇怪,都 2024 年了,怎麼小米又倒回去做屏下攝像頭了?目前除了中興努比亞等少數品牌仍在堅持搭載屏下攝像頭的全面屏外,新款智能手機基本被挖孔屏、劉海屏的形式占據。
當年手機品牌們為了追求手機屏占比,搗鼓出了升降式攝像頭,但受限于占用空間和防水設計,這一設計很快就被市場抛棄。而屏下攝像頭正是這一背景下的產品,正式接棒升降式攝像頭,為全面屏手機添磚加瓦。
圖源:小米
正當大部分人都被搭載屏下攝像頭的全面屏的高顏值所吸引時,屏下攝像頭技術在經歷多次迭代後,仍無法解決透光率低的天然劣勢,據專業機構測試,屏下攝像頭區網域透光率只有 20%-30%,而主流旗艦手機前置攝像頭區網域透光率在 90% 以上,從數值上就能清楚看出兩者的巨大差距。
透光率差,自拍效果直接打骨折,觀感極其模糊,在逆光狀态下甚至會產生模糊虛化的效果,這點放到一款旗艦級手機上幾乎是不可饒恕的問題。
除此之外,為了解決透光率問題,屏下攝像頭區網域的亮度與螢幕其他區網域形成明顯區别,如今手機螢幕分辨率越來越高,這區網域對比也就越明顯。
這些缺點令大部分手機品牌打消了對真全面屏的熱情,紛紛轉投其他能更好提升用戶體驗感的螢幕形式。
小米敢于在這種情況下,推出搭載屏下攝像頭的新機,顯然是有備而來。小雷推測要麼是小米找到了改善屏下攝像頭透光率的方法,要麼就是小米舍不得這群真全面屏忠實用戶,想通過這款新機為接下來的 MIX 5 測試市場反應,根據反饋再做後續調整。
無論是出于什麼原因,小米今年推出這款新機是大概率事件。環顧目前的手機市場,從螢幕設計到核心配置,從定價到調性,努比亞 Z60 Ultra 或許是小米新機需要直面的最大競争對手。
圖源:努比亞
努比亞官方去年發布的首銷戰報顯示,努比亞 Z60Ultra 全渠道首銷銷售額一秒破億,同時還獲得了京東安卓手機銷售額第一的成績。
同樣是搭載屏下攝像頭的真全面屏手機,努比亞 Z60 Ultra 憑借影像和顏值的優勢,擁有着一批忠實用戶。盡管努比亞也沒有找到完全解決屏下攝像頭劣勢的方法,但也不妨礙其牢牢捆住全面屏群體的心,相信其中也有部分原小米 MIX 4 用戶因遲遲等不到 MIX 5 轉投努比亞陣營。
歸根到底,能否接受屏下攝像頭的劣勢,取決于用戶需求。如果你追求全面屏的通透感,又對前置攝像頭沒有太多使用要求,那這類手機就是你的夢中情機。反之,則是食之無味的雞肋。
對全面屏不感冒的朋友也不用急着嘲諷别人「顏控」,畢竟螢幕設計也算是一種差異化,手機廠商能抓住這波用戶,是他們的本事。但如何通過軟體算法和硬體算力協調解決透光率問題,才是屏下攝像頭真正重回熱門的關鍵。
不然即使設計語言再優美,終究也只能算是小眾市場,反倒是落入小乘了。
寫在最後
雖然如今全面屏熱度大減,但依舊是不是就會傳出某頭部手機品牌重拾全面屏的相關信息。以蘋果為例,小雷從 2021 年開始就看到蘋果即将在 iPhone 上應用全面屏的消息,次數不下數十次。從 iPhone 13 系列到 iPhone 15 系列,時至今日也沒有看見全面屏 iPhone 的影子。
作為全面屏曾經的真愛粉,小雷起初就是被全面屏的超高顏值所吸引,但最終還是在實用與好看之間選擇了屈服。如果全面屏手機和其他屏手機在使用體驗上只存在一點差距,那可能還會有部分消費者願意接受。但如果使用體驗相差過大,相信絕大多數消費者還是會優先選擇舍棄全面屏。
毫不誇張的說,在實用性面前手機顏值不值一提。早些年劉海屏剛推出時就被全網群嘲,後續 Face ID 和靈動島的相關玩法又令輿論風向 360 ° 大轉變。事實證明,手機外觀有沒有劉海或者孔其實并沒有那麼的重要,關鍵還是看能否帶給用戶更多實用性功能。
當然,以上觀點都是基于屏下攝像頭效果差的基礎上提出,那假如在未來的某一天,真有廠商解決了透光率這一世紀難題,全面屏手機會全面回歸嗎?
我想會的,雖然目前屏下攝像頭技術仍屬于外觀差異化的噱頭,但也有用戶願意忍受前置攝影的羸弱,選擇擁抱全面屏手機。不敢想象,當屏下攝像頭技術找到透光率與軟硬體的平衡,影像效果也能跟挖孔 / 劉海屏手機一樣時,将會有多少用戶選擇全面屏手機。
小雷始終相信,全面屏手機将會是智能手機下一階段的完全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