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月度交付同比下滑近三成,波音一邊被禁止擴產一邊接單,與FAA陷入拉鋸,歡迎閱讀。
本文來源:時代财經 作者:何銘亮
波音飛機 圖片來源:波音官網
波音 737 MAX 9" 艙門飛脫 " 事件仍在發酵。
盡管多家航司在排查故障後已復飛相應機型,但對波音來說,其質控管理、安全生產等問題亟需解決。而美國監管對 737 MAX 系列飛機停止擴產的要求打亂了波音的產能交付規劃,也影響着波音今年乃至更長遠的業績表現。
事故發生以來,波音反復強調配合調查的同時,也在改組商用飛機的領導層、重新收購事件焦點中的分包商勢必銳航空系統公司(Spirit AeroSystems)。
波音與美國監管當局的拉鋸
當地時間 3 月 6 日,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主席詹妮弗 · 霍曼迪(Jennifer Homendy)在參議院相關聽證會上指出,調查人員向波音索要從事門塞工作的 25 名員工的名單和相關關鍵檔案,但時隔兩個月仍未收到。
霍曼迪以 " 荒謬 " 一詞形容此舉。彼時,霍曼迪還稱,NTSB 仍然無法面談正在休病假的艙門團隊的經理。
3 月 6 日當天晚些時候,波音在官網稱已向 NTSB 提供了 737 艙門團隊(door team)的完整名成員單,至于相關證明檔案,其也表示,如果門塞拆卸沒有記錄在案(undocumented),則不會有相應的文檔可分享。
與此同時,一系列的調查與追責也已展開。
2 月 26 日,美國國會指導下的專家審查小組的一份報告中指出,波音高級管理層和員工在安全文化方面存在 " 脫節 ",且該公司的各個層級均缺乏對相關安全指标的認識," 員工很難區分各種測量方法、目的和結果之間的差異 "。
2 月 28 日,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局長邁克 · 惠特克(Mike Whitaker)告知波音高層,波音需要在 90 天内提交一份全面的行動(改進)計劃,其中要包含 FAA 的審計結果及專家審查小組的最新報告。
FAA 在一份聲明中指出,當局已對波音和勢必銳進行了為期六周的審計,發現兩者有多處不符合制造質控要求。波音在制造流程控制、零部件運輸和存儲、以及產品控制方面存在不合規問題。
未來,FAA 将繼續增加在波音工廠、分包商勢必銳處的調查人員數量,并将尋求第三方對波音的質控體系進行獨立審查。
而在波音内部,整個商用飛機的領導團隊也面臨改組。
2 月下旬,波音民機集團首席執行官斯坦 · 迪爾(Stan Deal)在一封員工的郵件中稱 737 MAX 項目的負責人艾德 · 克拉克(Ed Clark)将離開公司,由任 737 項目交付業務副總裁凱蒂 · 林戈爾德(Katie Ringgold)接任,同時新設立負責質量和安全的高級副總裁職位。
艾德 · 克拉克在波音已經供職長達 18 年,其于 2021 年被任命為 737 MAX 項目的負責人。盡管波音總裁在郵件中感謝了克拉克多年貢獻,但西雅圖時報援引知情人士稱克拉克的離職并非自願。
着手整合分包商勢必銳
另外,在該事件中,波音供應商勢必銳的走向同樣引人注目。
阿拉斯加航空艙門飛脫事件中,艙門由勢必銳在馬來西亞制造,運往勢必銳在美國威奇托的工廠後,再運往波音在倫頓的工廠。
勢必銳承擔了波音 737 MAX 機型 70% 的機身構造,原本為波音體系内公司,2005 年被分拆出售後依舊與波音保持密切的業務往來。
有市場消息稱,多年來,成為獨立公司的勢必銳與波音之間曾多次就成本、質控、交付節奏等問題展開談判。
制造業業務外包是現代制造業分工的產物,在超長產業鏈的飛機制造業更是不可避免。外包一方面能降低飛機制造商的成本,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無法親自監控質量的風險。
此前,美國調查新聞網站 " 杠杆 " 發布的報道稱,勢必銳涉嫌故意隐瞞質量控制問題,甚至鼓勵員工漏報成品缺陷,同時對那些提出質疑的雇員進行打擊報復。
而經歷了 2024 年的新危機,波音已在密切接觸勢必銳,并開始着手重新整合。
1 月 17 日,在 FAA 調查波音與勢必銳的產線期間,波音公司首席執行官戴夫 · 卡爾霍恩來到勢必銳所在的堪薩斯州威托奇市參加勢必銳的員工大會,并發表新聞稿稱波音與勢必銳都會變得更好(get better)。
3 月 1 日,波音宣布,已就重新收購勢必銳完成了初步讨論,并稱此舉将進一步加強航空安全、提高質量,但不能保證交易最終能達成。
停止擴產,仍在接單
需要指出的是,截至目前多家發現同款漏洞的航司均已修復相關問題,并将 737 MAX 9 重新投入運營。從波音官網公布的整體訂單數據來看,737 MAX 9 訂單并不多,占據主導的依然是 737 MAX 8 系列。
不過,受該事件影響,FAA 目前要求 737 MAX 系列停止擴產,這也将影響波音未來的交付節奏乃至業績表現。今年 1 月,波音共交付飛機 27 架,交付數量較去年同期下滑近三成。
受此前疫情對全球供應鏈的影響,飛機制造商恢復產能的速度仍然較為緩慢,也讓飛機訂單積壓嚴重。
2024 年 3 月,全球領先的飛機租賃公司 Avolon 的首席财務官 Ross O ’ Connor 在拜訪其他公司時曾指出," 當前航空公司對飛機的需求日益增加,市場供不應求,波音和空客的相關機型在 2030 年已售空。"
對全球航司來說,可選擇的飛機制造商并不多,也正因此,盡管波音仍在接受美國當局的多項調查,但其接單步伐并未停下。
2 月,泰國航空和文萊皇家航空相繼宣布向波音訂購 45 架和 4 架 787 寬體機;3 月 4 日,美國航空向波音購置 85 架 737 MAX 10 飛機;3 月 5 日,非洲最大的航空公司品牌埃塞俄比亞航空公司宣布下單 8 架 777-9 客機,并有可能再購買 12 架飛機。
不過,在被美國當局緊盯之下,身陷安全問題的波音,何時能重新恢復交付、改善業績,仍然有很長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