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中國快遞公司掀起港股“上市潮”,背後有何“生意經”?,歡迎閱讀。
資料圖
中國快遞行業頭部公司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下稱 " 順豐控股 " ) 近日發布公告稱,計劃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 ( H 股 ) 股票并申請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機板挂牌上市。
順豐控股稱,此舉是為了進一步推進國際化戰略、打造國際化資本運作平台、提升國際品牌形象、提高綜合競争力。
公告顯示,本次發行的 H 股股數不超過本次發行後公司總股本的 10% ( 超額配售權行使前 ) ,并授予整體協調人不超過前述發行的 H 股股數 15% 的超額配售權。
貫铄資本首席執行官趙小敏分析稱,一般而言,赴港上市的公司會發行 15% 以上的股份,而順豐控股僅發行不超過 10% 股份,說明其尋求港股上市旨在戰略意圖。
就在拟上市公告發布前不久,順豐控股收獲了其 A 股上市以來最好的半年度業績。根據業績預告,2023 年上半年,順豐控股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 40.2 億元 ( 人民币,下同 ) 至 42.2 億元,同比增長 60% 至 68%。
除了順豐控股,今年另有多家中國物流快遞公司傳出赴香港上市的消息。
今年 6 月,極兔提交了赴港上市的申請檔案,計劃募集 5 億美元至 10 億美元;5 月,菜鳥确定了上市計劃,預計在未來 12 個月到 18 個月内完成上市,此前市場曾傳言菜鳥計劃在香港上市,欲籌集 20 億美元;同樣是在 5 月份,樂艙物流遞交招股書,拟在香港 IPO ( 首次公開發行 ) 上市 ……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副院長趙慶明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中國物流快遞行業發展迅速,市場競争激烈,企業資金需求較大。在這種背景下,順豐控股等快遞公司上市融資以謀求更大發展是正常現象。
根據中國官方數據,今年上半年,中國快遞業務量将超 600 億件,同比增速超 17%;快遞業務收入有望超過 5500 億元,同比增速在 11.5% 左右。其中,二季度單月業務量穩定在百億件以上,業務量增速預計超 22%。
針對順豐控股等快遞公司為何選擇在港股上市的原因,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認為,中國國内物流快遞業市場競争激烈,雖然市場還沒有到達天花板,但利潤空間大大縮小,而國際市場更有發展潛力。要進入國際市場,需要大量資金來構建國際品牌和國際運營團隊,境外融資是必選項。
趙慶明分析稱,考慮到當前 A 股的整體市場氛圍,順豐控股在 A 股融資效果可能不理想。港股盡管估值較低,但對于快遞物流行業具有較高的認可度,順豐控股可能更能獲得投資者支持。
根據金融數據服務商萬得資訊 ( Wind ) 的數據,目前在港股完成上市的中國物流企業有嘉裡物流、京東物流、安能物流等。
" 此外,對于順豐控股這種希望推進國際化戰略的企業而言,在港股上市也是優選 "。趙慶明說,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之一,擁有成熟的資本市場和規範的法律體系,能為企業提供良好的融資環境。此外,還有眾多國際投資者活躍于此,在港股上市的公司将更容易得到國際投資機構的青睐,有利于打開企業的國際知名度和美譽度,推動中國物流快遞公司更好實現國際化戰略。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