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高鐵上15元的便當,被貼上35元價籤!查清了:餐服員幹的,已停職,歡迎閱讀。
據大皖新聞,9 月 14 日,一網友在視頻平台發布一則内容,稱其在高鐵上購買餐食疑似遭遇欺詐消費,購買的快餐便當被二次定價銷售。
視頻顯示 ,旅客購買的餐食為肉末豆腐快餐,列車員告知其該快餐價格為 35 元,不過快餐包裝正面并未顯示價格。當乘客購買并準備食用時,撕開包裝後從反面卻清晰看到包裝上印有 " 售價:15 元 " 字樣。而在包裝正面印有價格的位置卻被白色标籤遮蓋,标籤内容為復熱時間、60 ℃以上保質期和常溫存放保質期。此外,通過正面包裝,記者看到快餐上印有 " 寧鐵餐飲 ",制造商為廣西特普餐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視頻截圖
從付款信息可以看到該乘客支付時間是 14 日 18 點 23 分,當時列車即将到金華南站。該乘客在視頻評論中補充稱,乘坐的是從南寧東開往寧波的 G2344 次列車。該乘客還在評論中表示," 當時列車員跟我說有便當和煲仔飯兩種,便當只有這一款肉末豆腐的了,是 35 元。"
據西部決策網,15 日,12306 回應 " 高鐵 35 買便當發現包裝标價 15 元 " 表示,建議旅客找現場工作人員咨詢,也會将此事反映給領導處理。12306 客服表示,會反饋該情況,由相關部門進行核實,按照規定來說,商品都是明碼标價必須按照标價進行銷售。
15 日晚,@廣西鐵路文旅集團通報稱,廣西寧鐵餐飲服務有限公司迅速調查處理在高鐵上違規售賣便當的餐服員。針對網傳 "G2344 次列車上買到雙層價籤便當 " 一事進行了初步調查。經查,9 月 14 日南寧東至寧波東的 G2344 次列車餐飲服務由我公司提供。當日,餐服員高某某在列車上擅自将 15 元便當貼上 35 元價籤,通過旅客掃其個人二維碼售賣,牟取了個人利益。
經研究決定,對高某某作出停職并接受調查處理,公司向當事旅客做出深刻道歉、退還差價。後續,将根據調查結果依法依規對高某某和負有管理責任的相關人員進行嚴肅處理。今後,公司将嚴格履行旅客餐飲服務合同,加強商品銷售管理和人員培訓教育,杜絕此類現象發生。
無獨有偶,就在今年 7 月 3 日,一位網友在社交媒體發布視頻稱,他在動車上買的便當出現了雙層價籤。
網友所拍視頻顯示,他在動車上買的 " 魚香肉絲 " 便當,包裝外層手寫标籤為 35 元,也是他的實際購買價格,但用手撕開價籤貼後,下面還标有一個該便當原零售價:15 元。
據大河報 7 月 4 日報道,對于 " 動車便當雙層價籤 " 一事,12306 回應:" 該行為是違反相關規定的,我們會轉正相關部門落實。"
據揚子晚報,2015 年 1 月 1 日開始實行的《鐵路旅客運輸服務質量規範》的 " 餐飲經營 " 中明确規定,高鐵上 " 供應品種多樣,有高、中、低不同價位的預包裝飲用水、便當等旅行飲食品,2 元預包裝飲用水和 15 元便當不斷供。"
然而,該規定自 2017 年 1 月 1 日起不再執行。鐵路部門表示," 不再針對某個單一餐食品種作硬性規定,而是要求針對多樣化需求為旅客提供高、中、低檔不同飲食產品 ",并表示,15 元一份的餐食,将不再是高鐵上最便宜的,還會有更便宜的。
實際上,列車上很難買到這些低價食品。業内人士表示,冷鏈便當的保質期為 24 小時至 72 小時,加熱 2 小時後便不建議食用。也就是說為了降低退損率,乘務員一定程度上不會藏着賣,但是會優先銷售高利潤的便當。業内人士分析,高鐵便當的倉儲、配送、銷售人工投入大,因此配送成本相對較高。實際低于市場價格的食物,鐵路運營部門只能通過 " 貴的多賣,便宜的少賣 " 來控制成本,這就導致低價餐飲極易賣斷貨。
北京市浩天信和(南京)律師事務所周健律師認為,鐵路企業雖然實現了市場化,但由于社會不允許企業投資建造各自的鐵路線,因此鐵路交通市場帶有一定的自然壟斷性質,這也使鐵路企業具備了一定的公益性,需要考慮公眾利益。周健認為,對于便當之類衍生服務,盡管政府不再實行價格管理,但鐵路企業基于自身的社會責任,仍然有責任向消費者提供讓他們滿意的衍生服務。" 鐵路部門應該讓旅客吃到真正平價的餐飲,雖然利潤少了,但社會滿意度提高了。" 周健說。
編輯|王月龍 杜恒峰
校對 |趙慶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大皖新聞、西部決策網、@廣西鐵路文旅集團、大河報、揚子晚報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