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餘承東這次沒提遙遙領先,歡迎閱讀。
當遙遙領先已深入 " 花粉 " 靈魂,華為汽車 BU 董事長餘承東卻罕見地低調了起來。
4 月 11 日,智界 S7 在華為春季產品溝通會上二度現身。這一次,挑戰 Model S、奔馳 EQE 的口号和那句 " 經典 " 都沒再出現,外界明顯感覺到了 " 餘大嘴 " 的收斂。
作為鴻蒙智行系列推出後的首款車型,華為與奇瑞合作的智界 S7 沒能復制問界的成功,緩慢的交付進度已困擾用戶數月之久,導致口碑和銷量雙雙下滑。
上險數據顯示,今年 3 月份之前,智界 S7 的月交付量徘徊在六、七百台,相較 2 萬多台的大定數捉襟見肘。其他玩家順勢後來居上,S7 的市場影響力也逐漸邊緣化,險些成為銷量榜單中的 "Others"。
有接近華為的人士向華爾街見聞透露,(去年 11 月 28 日)定下交付超期 6 周提供每日 200 元的補償方案,很多大定用戶已經領到了頂格 1 萬元的現金補償。而這不僅使得該車利潤承壓,更讓華為和奇瑞如坐針氈。
經過多次調整,餘承東帶着智界 " 二戰沙場 ",試圖重回聚光燈下。此次開場,他就向外界明确表示,智界 S7 徹底克服了交付難題,并請來奇瑞董事長尹同躍同台。
尹同躍透露,奇瑞已為智界成立了獨立品牌事業部," 由研發、制造一把手親自負責 ",并配備專屬制造工業園區、提供專項資源保障。同時為消除雙方之間的芥蒂感,尹同躍表态奇瑞把華為的合作當成内部第一優先戰略部署," 我和餘總在微信每天都有交流,每周、每月都有碰頭 "。
戰略地位被拔高後,目前新工廠可實現 "1 分鍾下線一台車 " 的生產速度。
產能拉滿只是第一步,為了找補被消磨掉的熱度,新版 S7 在電池、充電速度、智駕、AI 語音助手等方面都做了更新,同時推出基礎版視覺方案的 ADS 智駕方案,搭載于入門車型。
價格上,新 S7 一次性推出 5 款車型,覆蓋 25 萬 -35 萬元市場。雖然售價區間沒變,但 MAX、MAX+、MAX RS 三個版本價格下調 2 萬元,且向老車主提供 1 萬元現金 + 多項補貼。餘承東直言," 低于 30 萬元的版本都是在虧本賣 "。
此外,餘承東還承諾現在用戶下定就能立刻排產。
多管齊下,這是智界 S7 難得的翻盤機會了。
當下,S7 所涉足的二、三十萬元的 C 級轎車市場競争日趨激烈,單月 8 萬 -10 萬台的存量空間中,卻擠滿小米 SU7、小鵬 P7i、蔚來 ET5T、極氪 007、智己 L6、阿維塔 12 等各懷絕技的玩家。幾天前小米和智己的 " 摩擦 " 足以證明賽道之擁擠,玩家的焦慮也展露無遺。
強勢攪局者們出現後,餘承東也很難保證能奪得頭籌。沒有遙遙領先的加持,他也少了些往日的銳氣。
智界 S7 此番因合作產生的交付風波,難免令市場擔心華為與合作品牌的協作能力,也給餘承東敲響警鍾,在行業加速洗牌出清的環境下,随着合作車企不斷出牌,華為勝面不斷加大的同時挑戰也愈加棘手。
這也可能影響華為智選車的走勢,以及華為進軍新能源汽車的整個宏圖大業。
在業内看來,鴻蒙智行是應對特斯拉、比亞迪、BBA、蔚小理、小米等競争對手,成為巨頭的底層布局。
去年 11 月初," 鴻蒙智行 " 模式伴随智界 S7 初次亮相,這是智選模式在吸納賽力斯、奇瑞、北汽、江淮後做的一次更新,也是華為造車最強 " 模範間 " 天團首次以統一面貌對外展示,此後智界、享界、傲界相繼浮出水面。
而華為問界獲得的成功,餘承東都想在這個體系内批量復制,用鴻蒙生态和智能化和渠道優勢将之串聯,并與終端業務手機、智能穿戴等一起拉開 " 反攻 " 序幕,以迅速在市場釋放銷量和影響力,最終實現盈利,成為華為的新增長極。
今年 3 月,餘承東對外宣稱智選車已經實現盈利,接下來要帶汽車 BU 一同扭虧,而這都要仰仗着高端車型銷量的快速增長。
華為内部為問界今年先定下 60 萬台的 KPI,其餘 " 三個界 " 做輔助。華為内部人士對華爾街見聞指出,這是支撐華為汽車業務體系,必須要有的基礎數量級。
從 5 年前入局汽車到今日," 華為造車 " 這幅旺盛生長的畫卷,已經勾勒出大概的輪廓。
在修復產能問題後,接近奇瑞的人士透露,智界的第二款 SUV 新車正加緊籌備,同時考慮推出增程車型吸引更多消費者;餘承東還劇透 4 月底北京車展将推出新款問界 M5,這也是在成熟體系下跑出的產品。
接下來與江淮、北汽合作的 " 兩個界 " 也已箭在弦上,準備并匯入鴻蒙智行的大軍團,為其探索百萬級豪華車賽道,這也是此前華為未曾大規模驗證能力的空白地帶。
屆時,對餘承東的考驗不僅僅是各個車企之間的合作,更是對四個品牌資源分配的更大挑戰。一路摸着石頭過河的他,需要快速形成一套系統性的方案。
而及時反思、調整姿态一直是華為馳騁商界和汽車行業的殺手锏,這點也得到了對手理想的認可。
倘若餘承東帶領的鴻蒙智行順利度過今年的難關,後續便有更大幾率迎接上岸後的坦途,盈利也将是水到渠成。
華為 " 造車 " 軍團,必将在新能源汽車領網域書寫濃重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