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華為車BU将獨立運營?官方回應,歡迎閱讀。
8 月 11 日,市場消息稱,華為有意推動車 BU 獨立運營,目前正與重慶國資委密切接洽合作事宜。多位接近華為的人士表示,這次獨立的範圍不僅限于 ADS,而包含了車 BU 旗下的大部分業務,形式類似榮耀單飛。此外,消息還顯示,當前車 BU 仍歸屬于餘承東統領的華為消費者 BG,獨立後的車 BU 将可能成為一個新的 Tier 1 巨頭。拆分獨立後,華為将收回在車 BU 上多年的研發投入。
針對上述消息,華為官方回應稱:網上傳聞與事實不符,華為沒有與重慶國資委洽談車 BU 相關事宜。
雖然不知道市場為何會出現 " 華為車 BU 将獨立運營 " 的傳聞,但實際上,上月底,AITO 問界銷服聯合工作組成立,市場就有猜測,華為或将在汽車業務中進步提升獨立性。不過當時華為否認了這一說法,華為回應此工作組的成立并不意味着準備 " 造車 ",而是旨在銷售以及售後方面提升用戶體驗。
車 BU 是華為于 2019 年 5 月成立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事業部,彼時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籤發華為組織變動檔案,宣布成立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該部門隸屬于 ICT 管理委員會管理,屬于華為的一級部門,總裁為王軍,最高負責人是徐直軍,随着該部門的成立,華為也開始進入汽車賽道。
2021 年華為汽車業務事業部和消費者事業群進行整合,餘承東接棒華為汽車業務,被任命為車 BU 首席執行官,此後華為在汽車相關業務上的布局也十分激進。
與其它跨界進入汽車賽道品牌有所不同的是,華為多次重申不造車,而是幫車企造好車,并确定了華為在汽車領網域的商業模式,包括 Tier1(傳統零部件供應商模式,為車企供應智能化零部件)、HI 模式(Huawei Inside 模式)和智選模式。其中,問界是華為智選車生态品牌,也是華為重點合作的汽車品牌之一。而在早期,北汽、長安和廣汽車企則采用 HI 模式與華為建立合作關系。不過,從市場終端反饋來看,早期的這些品牌在銷量端并沒有特别亮眼的成績。數據顯示,今年前 7 月,極狐汽車累計交付僅 1.06 萬輛。
另外,餘承東曾公開透露,2021 年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的研發投入高達 10 億美元,并直言:" 汽車是華為目前唯一虧損的業務,這個領網域絕對是很燒錢的遊戲,絕對是虧損的生意,絕對是很難幹的生意。" 華為年報顯示,去年華為全年共實現營收 6423 億元,同比增長 0.9%,其中,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僅實現收入 20.77 億元,業績貢獻度甚至不足一個零頭。另據華為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收入為 10 億元人民币。
不過餘承東指出,華為車 BU 要在 2025 年實現盈利,而實現這一目标的前提是必須先幫助車企賣 100 萬輛車。目前華為正加速擴大智選車模式合作規模,8 月 7 日,華為常務董事、終端 BG CEO、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CEO 餘承東在個人微博發布消息稱,華為智選車業務首款純電轎跑将會第一個搭載 HarmonyOS 4,該車是華為智選車業務的全新品類,由華為與奇瑞聯手打造,基于與星途星紀元 ES 相同的 E0X 平台研發,預計在今年三季度亮相。
汽車行業關注 人氣汽車新傳媒
每天分享有價值的汽車新聞
汽車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