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榮耀手機死磕“護眼螢幕”,是智商稅還是真創新?,歡迎閱讀。
「離電視遠點」、「你怕不是想跟你爸一樣天天戴個眼鏡」、「别近視了」,估計在座的各位小時候應該都被家長這麼教育過,也讓我們從小就知道,長時間觀看電視、電腦、手機等螢幕會嚴重損傷視力,有些人也會盡可能地去避免長時間觀看螢幕,但如今的智能手機時代,我們幾乎無法避免長時間與各種螢幕接觸,這便會帶來一個大家都明白卻又無法解決的難題:視力下降甚至是受損。
當然,廠商們肯定也不希望消費者在用了自己的產品後出現各種各樣問題,因此護眼就成了不少廠商們宣傳的重點之一,尤其到了 2023 年,随着榮耀帶頭在榮耀 90 系列上首發了 3840Hz 超高頻調光技術,意味着手機護眼屏的時代正式到來。在這款手機發布後你可以發現絕大多數新機都會宣稱自己搭載了某某護眼技術,甚者還有廠商表示它們家的螢幕可以起到助眠和提升視力的效果。
(圖片來源:榮耀官網)
作為普通消費者的小雷,自然是很樂意看到廠商們在健康這一方面狂卷,但讓小雷最為好奇的是,這些所謂的護眼技術們,到底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其實在智能手機發展初期,就已經有手機廠商開始表示自己的產品能夠護眼,但受限于當時的技術瓶頸,所謂的護眼模式都是通過軟體算法的方式去将冷色調設定為暖色調來減少藍光含量,但這樣會讓整個螢幕看起來過于的「黃」,别說最主要的色彩還原能力了,看久了眼睛依舊會不舒服,只能說聊勝于無。
(圖片來源:雷科技制圖)
榮耀算是第一個通過硬體的方式來提升螢幕護眼性的手機廠商,最早在 2020 年發布的榮耀 30 Pro 上就搭載了 1440Hz 高頻 PWM 調光螢幕,但當時的廠商們都忙着卷性能和影像,并沒有對所謂的護眼性有多少關注度。直到榮耀 90 系列将一塊 3840Hz 高頻 PWM 調光螢幕擺到市場面前,消費者才意識到螢幕護眼的重要性。
看到這裡估計大部分讀者都是一臉茫然,這個所謂的螢幕調光頻率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數字越高就代表護眼性更好?這裡小雷簡單為大家科普一下。
(圖片來源:榮耀官方)
市面上所有的螢幕在運行時都會以一定頻率的「亮 - 滅 - 亮 - 滅」交替閃爍,換句話說所有正在運行的螢幕都是一直處于亮和滅的交替狀态。根據人眼的視覺暫留原理,只要這個頻率足夠高就能看到一塊常亮的螢幕。
目前市面上擁有兩種主流的頻閃技術,分别是 PWM 和 DC,前者能夠實現更精準的亮度調節且能耗更低,但缺點是較低的頻閃次數可能會給眼睛帶來更重的負擔,而後者的優點是沒有任何的頻閃現象,對眼睛沒有任何負擔,但極其容易出現亮度和色彩不均的情況,在廠商們多次嘗試後紛紛選擇了潛力更大的 PWM 調光。
而高頻 PWM 調光技術就能很好地解決 PWM 的頻閃現象,根據專業機構的測試,當螢幕的閃爍頻率超過 1250Hz 時,就能達到人眼幾乎捕捉不到螢幕以「亮 - 滅 - 亮 - 滅」的交替頻率了,自然對人眼造成的影響就大大減少,當螢幕的頻閃頻率大于 3125Hz 時就對肉眼完全沒有任何負擔了,這也是榮耀推出搭載 3840Hz 超高 PWM 調光技術的一個背後原因。
既然消費者需要,那麼廠商們自然就會給我們帶來相關產品,因此在 2023 年我們能見到一系列搭載 3840Hz 超高 PWM 調光技術的手機,畢竟榮耀強調的螢幕護眼技術,其本身也是國產手機螢幕廠商的技術優勢,榮耀很難去獨占這項螢幕技術優勢。但發展到這裡難道就要結束了嗎?當然不是。
(圖片來源:一加官方)
在這一方面再一次做出創新的,依舊是榮耀。在最新發布的榮耀 Magic 6 系列上,根據榮耀高管李坤分享的言論來看,榮耀 Magic 6 系列先是将大家熟知的調光頻率提升到業界最高的 4320Hz,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無頻閃調光,從而擁有更加優秀的護眼體驗;其次在螢幕材質上也進行了一波大更新,在原有的 7T 電路基礎上增加了一組復位電路,讓螢幕的亮度均勻性、色準和色溫都達到了專業級;更别說榮耀還針對不同場景自動适配了相應的亮度和色溫,從而給用戶提供了更為全面的護眼效果。
(圖片來源:@榮耀李坤)
此外,榮耀 Magic 6 系列還支持類自然光護眼、助眠顯示、硬體級低藍光和自然色彩顯示等榮耀綠洲護眼技術,并通過了中國标準化研究院 VICO A+ 視覺舒适度測試。在這背後,是榮耀過去七年在護眼技術上的持續積累。
雖說榮耀不是市場上第一個提出護眼理念的手機廠商,但榮耀确實是第一個将這件事系統化做成的廠商,而且在未來榮耀還要構建一套成熟的健康顯示生态和标準,這種先驅者精神,值得行業和市場的關注。
前幾年的智能手機市場基本都聚焦在影像更新層面,在每一場發布會上我們都能聽到廠商們站在高台上賣力宣傳自己的影像能力多麼強大,超越 iPhone 超越同行,但結合這兩年的銷量數據,所謂的影像旗艦手機在市場中的表現并未達到預期。消費者也逐漸開始對新手機失去興趣對影像内卷比拼已經高度審美疲勞了。如果現在的手機新品還在聊影像的話,其實已經很難有好的關注度。
(圖片來源:雷科技攝制)
但也有讀者會認為,比起護眼這種聽上去就有些玄學的技術,影像、續航、性能所帶來的感知才更加直觀,手機廠商在這些方面創新容易有噱頭,這自然而然成了產品迭代、新品發布的重頭戲。這一點小雷可以理解,有話題才有流量,有流量才有轉化。
(圖片來源:iQOO 官網)
但你再回過頭來看看現在的手機市場,幾乎已經達到了卷無可卷的階段,如今的中端機型已經有了媲美旗艦的體驗,哪怕是千元機型也已經能提供穩定可靠且流暢的使用體驗。
所以手機行業的向螢幕護眼這個方向的探索是對的,判斷一塊螢幕的好壞不僅僅是看什麼分辨率、什麼刷新率色彩等等,同時也得兼顧護眼性。如今消費者使用手機的場景碎片化與多元化,螢幕護眼确實是一個潛在的痛點,但在過去很長時間,卻又很少有廠商能夠觸及這個痛點。如今幾乎所有的廠商(三星蘋果除外)都已經跟上了這一波大趨勢,在 2024 年必然也會迎來一波新的内卷。
小雷認為螢幕護眼性這個看似吃力不讨好的創新,實則是手機市場發展的一條新道路,當手機已經達到一個配置無法再大幅提升的階段,誰能把最基礎最重要的健康體驗給做好,誰才能在接下來的競争中占得先機。在剛剛結束的 CES 2024 會展上,我們也看到了大量在數字健康以及醫學領網域的創新產品,例如本次小雷看到的「止鼾」枕頭,它通過内置的傳感器自動分析用戶的睡眠情況,并通過氣囊的變化來改變用戶的頭部朝向并開放氣道,從而起到止鼾的作用。
更有意思的是,它還能通過 AI 算法來深度學習并熟悉不同用戶的數據,在十天的學習期後,它甚至能夠憑借鼾聲和重量來确定用戶。數字健康產品的出現意味着健康一直是科技進步發展的動力之一,也是科技改變人類生活的初衷。
在榮耀 100 系列發布上,榮耀 CEO 趙明曾表示「我相信,榮耀走出這一步後,更多廠商将迅速跟進。不久的将來,手機将全面進入護眼時代。」這句話不但代表着榮耀對自家護眼技術的自信,對其他手機廠商來說,也算是一種鞭策。可能它在日常使用中很難引起你的注意,但小雷認為這才是最具價值的和意義的技術,而并非那些口水之下争論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