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新能源汽車第一城之争的背後:品牌與城市開啟“沒有硝煙的戰火”,歡迎閱讀。
随着各地陸續公布 2023 年新能源汽車產量,新能源汽車第一城之争的話題再次引起熱議。從 2023 年的榜單上來看,除了上一年的榜首西安的產量有所下滑,其他城市均獲得了不同程度的增長。實際上,對新能源汽車城市的排名于近兩年才興起,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基本一脈相承,從各城市排名的變化中,我們也可以窺探出各品牌的對抗與發展。
如此看來,在激烈的競争之下,品牌與城市正開啟沒有 " 硝煙的戰火 ",而對各個城市來說,新能源汽車背後之争,絕不僅僅是一個城市排名那樣簡單。其背後還涉及着產業轉型更新、第二產業增加值等更為復雜因素。
深圳獲得榜首,西安產量下降
從榜單上看,2023 年,深圳摘得榜首,超過上海和西安成為新能源汽車第一城。數據顯示,去年全市以上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 47.3%,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 104.2%。2022 年其新能源汽車產量為 87.47 萬輛,2023 年以 173 萬輛(官方公布數據)完成強勢反超。
而在此前的兩年裡,深圳一直遊走在榜首之外。2021 年,上海以 63.2 萬輛的新能源汽車產量摘得桂冠,2022 年,西安以 101.55 萬輛的新能源汽車產量位居榜首。群雄逐鹿的重壓之下,2021 年產量僅 29.95 萬輛的深圳,到 2023 年產量已經翻了 5 倍以上,着實讓人驚嘆。
而作為特斯拉在國内唯一生產基地的上海,2023 年則依舊是第二名的位置。數據顯示,過去一年,上海共出產新能源汽車 128.68 萬輛,少于深圳 49.32 萬輛,其中有 94.7 萬輛為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貢獻,占比 70% 以上。
對比之下,西安則從神壇滑落。2022 年,西安憑借比亞迪大賣成功逆襲,超越了上海,坐上了新能源汽車產量第一城寶座。其當年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 101.55 萬輛,超過第二名上海的 99 萬輛。而 2023 年,西安的新能源汽車產量只有 98.3 萬輛,不增反降,也是前五名中唯一產量下降的城市。
除了前述頭部三強,合肥、長沙、廣州、重慶、柳州等城市,在新能源汽車領網域也已嶄露頭角,對三強形成群起追趕之勢。
2023 年,合肥市汽車產量 134 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 74.6 萬輛、增長 1.6 倍、居全國城市前五名,預計全年產業集群營收達到 3500 億元。近幾年,越來越多的頭部汽車企業集聚合肥,根據官方透露,比亞迪一、二、三期全面建成投產;江淮華為高端整車制造項目正在安裝設備、德國大眾全球第二研發中心、采購中心也落戶合肥,在打造 " 新能源汽車之都 " 這件事上,合肥一直秉承比較真誠的态度。
2022 年,常州憑借理想、北汽和東風日產的生產,跻身前十,如今其排名進一步提升。官方數據顯示,2023 年,其新能源整車完成產值 1400 億元,新能源整車產量達 67.8 萬輛。
而在問界等暢銷產品的帶動下,重慶的新能源汽車產量快速增長,去年產量達到 50.03 萬輛。去年 6 月,重慶市提出,做大做強做優三大萬億級產業集群,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被排在第一的位置。
作為國内重要的汽車生產基地,柳州市去年汽車整車產銷分别完成 154.8 萬輛和 154.4 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别完成 47.7 萬輛和 47.3 萬輛。該市正以推進上汽通用五菱 " 一二五 " 工程、東風柳汽 " 龍行工程 " 等為抓手,全力打造國際新能源汽車產業高地。
新能源汽車之争史:天津落幕,上海 " 退位 "
實際上,對新能源汽車第一城的争奪,近幾年才陸續出現,而在 2020 年之前,新能源城市的判定,更集中在對新能源汽車銷量排名的探讨上。
钛媒體 APP 查閱資料後發現,2017 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前十城市,北上深位于前三,而天津市則排名第四位。
據了解,當時,天津是重要的汽車生產基地,是國内最早開始引進造車新勢力項目的城市之一。其囊括了包括華泰汽車、國能汽車、艾康尼克在内的多家新能源車企,也分布了產業鏈上的相關企業,此外,天津還出台了純電動車型能享受不限行、不限購、輕松上津牌和新能源補貼等多項新能源車型專屬政策。
但可惜,上述品牌大多已經折戟。國民出租車 " 夏利 " 在和南京博郡合作後,成立了天津博郡,也未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打出水花,2022 年更是走向破產清算的道路。與此同時,其他城市紛紛押注其他新能源汽車品牌,并逐漸有了屬于自己的新能源汽車名片,而天津則掉出排行榜。
到了 2020 年左右,新能源汽車第一城的名頭則牢牢掌握在上海手中。2020 年,新能源汽車產量 23.86 萬輛,同比增長 190%,產值達到 663.64 億元,同比增長 170%。其中,上海新增推廣新能源汽車 12.1 萬輛,同比增長 92%,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 42.4 萬輛,總規模位居全國第一。
此時,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車行業中也是風光無限。當年,特斯拉股價暴漲了 7 倍,總市值一度衝破 6500 億美元(約合人民币 4.26 萬億元),超過包括大眾、豐田、日產、現代、通用、福特、本田、菲亞特克萊斯勒,以及标致九大汽車制造商的市值總和。
2021 年,僅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就完成交付 48.413 萬輛汽車,產量是 2020 年的兩倍,有了特斯拉的加持,疊加上汽系在滬產量,2021 年上海市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 63.2 萬輛,再度穩坐 " 新能源第一城 " 名号。
但進入 2022 年,上海一邊受困于疫情影響制造業停擺,一邊又遭受比亞迪業務調整與爆發,作為比亞迪除深圳總部外最大的生產基地所在地——西安,在這一年快速崛起,一舉奪魁。上海也正式退居第一的寶座。
既是城市之争也是品牌之争
行文至此,大抵也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車第一城的争奪戰,也與城市背後,品牌之間的紛争密切相關。新能源汽車名單的變化,也反映了各品牌之間的厮殺。
随着行業洗牌速度不斷加快,榜單上的排名變化也比較明顯。比如,從 2020 年至 2024 年期間,比亞迪逐漸取代了特斯拉,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銷冠,也奪得了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冠。相關第一城的位置也從特斯拉 " 戰隊 " 的上海過渡到西安,再易主深圳。
據了解,2023 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均突破 300 萬輛,同時帶動了深圳、西安、鄭州、合肥、濟南、長沙等多個城市的產量激增,其中位于西安高新區的比亞迪生產基地 12 月單月產量就已突破 10 萬輛,而其濟南工廠全年產量也已達 24 萬輛。不過,由于其暢銷車型發生變化,產量增長的重心已不在西安,而轉向了其他生產基地,這也導致了西安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速低于其他城市。
而作為比亞迪總部所在地的深圳新能源汽車產量自然水漲船高。根據深圳市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過去一年其新能源汽車產量在上一年 87.47 萬輛的基礎上暴增 104.2%,可見,深圳之所以能夠奪得桂冠,比亞迪貢獻了主要功勞。
此外,2023 年,新能源汽車中還發生了一件大事——理想汽車實現全面盈利。今年 2 月 26 日,理想汽車公布了 2023 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報數據顯示,2023 年,理想汽車實現營收 1238.5 億元,同比增長 173.5%。汽車總交付量達到 376030 輛,同比增長 182.2%。去年全年,其淨利潤為 118.1 億元,較 2022 年的淨虧損 20.3 億元,實現扭虧為盈。
僅憑 2023 年的盈利,理想汽車一口氣填平了之前五年的累計虧損。至此,理想汽車終于實現了首次全年盈利,成為繼特斯拉、比亞迪之後全球第三家實現盈利的新能源汽車企業。
得益于理想汽車的亮眼成績,常州的新能源產業也迎來爆發,2023 年,常州實現了新能源領網域制造業產值 7680.7 億元,2024 年,常州又将新能源產業規模目标定在了 8800 億元。
無獨有偶,黑馬重慶 2023 年也在爆款產品帶動下,產量迅速提升。從產量數據來看,重慶去年前八個月新能源汽車月度產量還在 2 萬輛左右,9 月上升到 4.78 萬輛,10 月和 11 月超過 7 萬輛,而 12 月達到 9.59 萬輛,接近 10 萬輛。西安和上海的月度產量水平微超 10 萬輛,也就是說重慶新能源汽車產量正接近西安的產量規模。
對此,火石創造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馮雷表示,西安汽車產量一躍成為全國第一,得益于比亞迪宋 PlusDM-i 等熱賣車型的支撐。重慶汽車產業的突破需要像比亞迪宋 PlusDM-i 等月均銷量在4 萬輛以上的現象級產品。
而從銷量來看,問界新 M7 自從去年 9 月上市後,其訂單已突破 12 萬輛,M9 訂單也突破 3 萬輛。這都為重慶的年底衝刺提供了有力支持。
據了解,問界由華為和賽力斯共同推出,其搭載了華為在汽車領網域的多項尖端技術,也是目前智能駕駛中比較被市場看好的品牌之一,其在 2022 年便憑借 M5 和 M7 兩款車型實現了 7.5 萬輛的年銷量成績,成為當年增速最快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并刷新了造車新勢力首年的交付紀錄。
在剛剛過去的 2 月裡,問界超越理想等新勢力品牌,登頂銷量排行榜第一,2 月的交付量達到 18479 輛,這是問界連續第二個月得到銷冠,穩坐造車新勢力頭部陣營。可見,在華為技術的加持下,問界憑借出色的產品力,赢得了市場的初步認可。2024 年,問界產品持續爆火,也為重慶汽車工業與新能源汽車的城市排名帶來進一步的想象空間。
26 個省市押注新能源汽車
一直以來,汽車制造業由于具有價值鏈長、科技含量高、關聯性強、帶動力大等特點,被譽為 " 制造皇冠上的明珠 ",尤其伴随樓市萎靡,汽車產業更是躍升成為中國重要經濟支柱。
而新能源汽車產業崛起,堪稱近十來年中國在全球產業競争中取得的最亮眼成績之一。去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均突破 900 萬輛,連續 9 年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比重超過 60%。伴随這一過程,國内多個城市押注新能源賽道,競争方興未艾。
據了解,2013 年,新能源產業尚未形成氣候時,常州市委、市政府就用戰略性眼光瞄準了這條產業新賽道,明确了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產業、智能電網在内的十大產業鏈,全面鋪開了新能源產業布局。2016 年,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憑借 " 三頁 PPT 造車 ",獲得常州的廠房和融資支持,理想汽車常州工廠由此落地。
2019 年,新能源汽車行業龍頭比亞迪來到常州設廠;2022 年 1 月,第一輛 " 常州產 " 的比亞迪車正式下線。至此,常州 " 北有‘夢想’比亞迪、南有‘理想’新勢力 " 的新能源整車產業發展格局開始形成。
而合肥能一路逆襲,同樣得益于新興產業的布局,新能源汽車已成長為第二大支柱產業。2023 年,合肥 GDP 達 1.27 萬億,同比增長 5.8%,大幅跑赢全國。
其中,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產值超 1700 億元,同比增長 54.6%,僅次于電子信息產業。這還只是開始。根據規劃,到 2025 年,合肥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突破 7000 億元,整車產能突破 300 萬輛,培育百億級企業 10 家,實現產值和產量躍居全國第一方陣的具體目标,雄心可見一斑。
可見,在競争之中,離不開相關城市的眼光、謀略。當然,產業布局也是做強新能源城市的重要支撐。
在西安丢失第一的名号之後,就有業内人士分析指出,盡管西安吉利生產的星越 L、奔馳 Smart 等車型產銷量迅速攀升,但由于比亞迪的產能被分流,西安的產量就迅速下降。歸根結底,是相比上海、合肥、深圳等地,西安的汽車產業生态仍然較為薄弱,未能支撐產業規模進一步做大。
在對新能源產業鏈的布局上,常州就比較重視,其還專門提出了 "2+5+N" 的說法,其中 "2" 是理想、比亞迪兩家整車企業,"5" 是包括中創新航、蜂巢能源、江蘇時代、時代上汽、北電愛思特等在内的 5 家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動力電池企業,"N" 是指眾多上下遊零部件企業。據悉,常州已是全國最大的動力電池產業基地。目前產銷量約占全國的 1/5,產業鏈完整度達 97%,排名全國第一;全球 10% 左右的新能源汽車搭載的電池都是常州所造。
有了重要的產業支撐,當然不愁沒有品牌落地。
當然,過去的押注和布局已過,未來的路該如何走才是重中之重。據钛媒體 APP 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我國有 26 個省市或地區公布其至 2025 年新能源汽車產量目标,除前文提及的上海、深圳、西安、合肥、柳州等地外,還不乏黑龍江、吉林、遼寧沈陽、四川成都、湖北、廣東等老牌汽車重鎮,更有寧波前灣新區、福建(寧德)等新興城市地區。
此外,钛媒體 APP 注意到,就在前不久,重慶官方公布數據稱,2023 年重慶汽車產量達到 232 萬輛,排名躍升至全國第二位,這也是重慶時隔 7 年重回全國第二的位置。而根據官方的說法,與重慶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密切相關。光是 2022 年,重慶市就發布了 34 條新能源汽車相關政策。
與此同時,2023 年,重慶還以 11699.14 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躍居國内第二產業十強城市中的第二名,僅次于深圳。
據了解,最近十來年,上海、深圳、蘇州三市的 " 工業三強 " 地位基本無人可撼,廣州和重慶對第四把交椅的争奪則十分激烈,難分難解。
而從布局上看,深圳、上海已是新能源汽車賽道上的領軍城市,重慶和廣州則正在加速向新能源汽車轉型。可見,即便現在廣州依然是無可争議的汽車第一城,但其統治地位正不斷被深圳、上海等新能源汽車城蠶食。
因此,加快向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轉型,是城市發展的必然選擇。從這點上看,新能源汽車第一城之争,對城市經濟來說,意義或許更為深遠。(本文首發钛媒體 APP,作者 | 于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