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理想變保守了!全年70萬輛,純電僅為5萬輛 !内部人士:“步子不能邁得太大”,歡迎閱讀。
編 輯丨吳曉宇
頭部新勢力裡,只剩理想汽車尚未公布今年的銷量目标。
《21 汽車 · 一見 Auto》從多方獨立信源處獲悉,理想汽車今年的銷量目标是 70 萬輛,但是在純電產品方面,理想給内部、供應鏈的預期不一樣。
一位理想汽車内部人士稱,理想内部今年對要上市的兩台純電車型 i8 和 i6 的預期偏保守,預期總量僅為 5 萬輛。" 本質上還是把純電當作從 0 到 1 的事來做,而不是從 1 到 10,步子不能邁得太大。"
這個數量和理想給供應鏈的預期有所偏差。《21 汽車 · 一見 Auto》從供應鏈人士處獲悉,理想今年給供應鏈的純電銷量預期是超過銷售總量的 20%,即今年純電至少賣出 14 萬台。這意味着,純電產品将承擔起更多的走量任務,而增程產品的壓力較内部計劃有所減輕。
" 能理解,因為要提前鎖定供應鏈訂單。" 一位接近理想汽車的供應鏈人士表示。
上述人士稱,供應商不止給理想一家備貨,同時還需要給其他主機廠備料,對理想來說,保供依然是第一要務。
" 如果理想不提前鎖定,這些貨就會被别的廠家搶走。萬一純電暢銷、但產能爬坡不順利,對理想而言是很大的損失。當下競争膠着,上市即交付、保證新車上市的交付勢能很重要。"
《21 汽車 · 一見 Auto》就以上信息求證理想官方,對方未予回應。
為了留在牌桌上,即使在價格戰愈演愈烈的情況下,車企們的銷量目标都比往年定得更高。
蔚來計劃 2025 年銷量翻番,即實現 44 萬輛、力争在四季度實現盈利;小鵬今年也要實現銷量翻番(至少 38 萬輛)、零跑的銷量目标則定在 50 萬— 60 萬輛;而首款車剛上市一年的小米汽車,近期已經将銷量目标從 30 萬輛上調至 35 萬輛。合并後的極氪科技集團在領克品牌的加持下,今年将銷量目标鎖定在 71 萬輛。
和極氪今年銷量目标相近的理想,在沒有全新增程產品加持下,要實現全年 70 萬台的銷量目标,并不容易。
和 2024 年相比,理想今年新上市的產品并不多:
· 增程系列 4 款車型,将在今年上半年迎來智駕煥新版,但無新增的增程車型。官方稱,和現款相比,煥新版只會更替智駕芯片,外觀、内飾并無明顯變化。
· 純電車型有 3 款:MEGA 智駕煥新版,i8 和 i6。i8 定位 6 座中大型純電 SUV,7 月上市,将是理想今年首款上市的純電車型。在 i8 之後,理想還會上市大五座純電 SUV i6。
按照對外、對内的純電銷量預期來算,今年理想規劃的增程車型銷量目标在 56 萬— 65 萬輛,平均下來,增程產品月均銷量要實現 4.67 萬— 5.41 萬輛。
2024 年,理想全年實際交付了 50.05 萬輛車,其中,增程車型賣出了約 49 萬輛;據傑蘭路的數據,純電車型 MEGA 銷量 1.13 萬輛。這意味着今年理想需要比去年分别多賣 7.1 萬輛、16 萬輛增程產品才能完成 KPI。
無論哪個預期,理想都需要在穩住增程車型基本盤的同時,在這一領網域尋求更多的市場份額。
攻城難,守城更難。
據哈爾濱理工大學教授蔡蔚在近日百人會論壇上介紹,2024 年增程車型全國銷售總量是 120 萬台,其中理想貢獻了約 49 萬台的銷量,是去年增程車型賣得最好的車企。2024 年 6 月之後,理想下半年的月銷量均在 4.77 萬輛,銷量最好的月份是 12 月,達 5.85 萬輛。當月的銷量增長部分得益于 11 月底推出的全系車型 " 3 年 0 息 " 貸款政策。
從過往的成績來看,今年理想增程產品可以實現銷量目标。
但同去年相比,今年同價位段的增程競争對手變多了。
2024 年,增程式這個曾經不被行業認可的 " 落後技術 " 已經為各大車企效仿,曾經只做純電的車企如極氪、智己、小鵬、阿維塔、路特斯等都已布局增程車型。而今年,行業内對增程式的共識已經變成—— " 增程不是向純電動車的過渡技術,未來将變成汽車行業的主流技術之一。"
一位接近理想汽車的知情人士告訴《21 汽車 · 一見 Auto》,去年 Pro 版本車型依然占據了 L6 将近 70% 的銷量比例。當增程技術不斷下放到更便宜的市場區間,L6 不僅要面臨同一價格帶的對手競争,如智界 R7 增程版、小鵬 G01、問界 M5 增程版本等,還會面臨更便宜的增程車型對其市場份額的争奪,如零跑 C10、B10,捷途山海 L7 等。
而 30 萬元以上的增程 SUV 賽道上,L9 将面臨問界 M9、 M8 增程版、深藍 S09、智己 LS6 增程版等車型的正面競争。
純電方面,2025 年理想的目标是要賣 5 萬— 14 萬輛。純電產品 7 月起交付,這意味着,理想的純電產品平均月銷量至少要實現 8333 輛,力争 2.3 萬輛,才可完成銷量目标。
在今年 3 月的财報電話會中,理想汽車高級副總裁鄒良軍表示,2025 年希望理想 MEGA 能繼續保持純電 MPV 市場前三的狀态," 實現 1 萬— 1.5 萬台的年銷量 "。
理想 i8 直接面臨蔚來 ES6 的競争。2023 年 5 月 24 日,蔚來 2023 款 ES6 上市,次日交付。據傑蘭路數據,2023 年 7 月— 9 月,蔚來 ES6 的銷量分别為 10294 輛、8190 輛和 9169 輛,平均月銷 9217 輛。若理想首款純電 SUV i8 能復刻蔚來 ES6 煥新時的銷量成績,大概率可以實現公司内部制定的純電銷量目标。
但今年下半年的純電大型 SUV 市場的競争态勢也和兩年前大不同。理想的純電產品将面臨問界 M8 純電版、蔚來 ES6 2025 款的挑戰。而這兩款產品一款有華為光環加持,一款是被市場驗證過的 " 當家花旦 ",且他們比 i8 上市時間更早,分别是 4 月、5 月上中旬上市。
2023 年,理想汽車成為國内首家盈利、營收破千億的造車新勢力,手握百億現金流。在那一年 9 月雁栖湖戰略會上,管理層達成的共識是 " 花錢 " —— " 賬上趴着 700 多億的現金,要把它轉化成持續的競争力。"
就拿智駕部門來說,當時召開戰略會後,理想一口氣釋放出超過 50 個智駕招聘崗位,智駕團隊人數也從 2023 年初的 600 人擴大至近 1000 人,如果算上 200 名左右待入職的校招生,智駕團隊規模已經較 2023 年初時的體量翻了倍。
2023 年的短暫成功,讓理想對 2024 年抱有樂觀的預期。按照原定計劃,2024 年理想會發布 4 款增程、4 款純電,實現年銷 80 萬輛的目标。但 MEGA 風波後,理想決定推遲純電車型發布,也将銷量目标下調至 56 萬— 64 萬輛。
時間來到今年,理想面臨的競争對手更多了,對純電的預測也相對比較保守,打法也比去年更加謹慎、靈活。
一般而言,為了方便供應鏈備料,車企都會和底下零部件供應商進行 "3+6" 的預測機制,即 3 個月内的訂單會保持相對穩定,6 個月的訂單會進行實時滾動預測、方便修改。
" 國内車企做不到 3+6,因為競争太激烈、不确定因素很多。像理想,現在每次給供應鏈的 forecast(預測)變化都很快。" 另一位接近理想汽車供應鏈的知情人士透露。
本期編輯 江佩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