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我敢說,今天十幾億人都在等他,歡迎閱讀。
内娛的風水輪流轉。
誰也沒料到,《披荊斬棘第三季》開播以來,最常登上熱搜的,居然是參賽選手中最年長的蔡國慶。
今年已經 55 歲的他,因節目中與年紀極為反差的表現,成了這一季的 " 爆點制造機 "。
不但霸屏熱搜,還吸引不少年輕粉絲稱贊其為 " 今年的快樂冠軍!"
要知道,這一季中,參賽選手的年齡從 60 後跨越到 90 後,各個年齡段的男神悉數登場,
其中不乏諸多曾經的頂流偶像。
可翻紅這件事,怎麼唯獨輪到了蔡國慶?
要談論蔡國慶的翻紅,就不得不講講他在這一季種種令人大跌眼鏡的表現。
初舞台表演周董的《Mojito》,字正腔圓的演唱、優雅的 rap、喜感的 ending pose 讓無數觀眾大呼上頭。
有網友稱,愣是在一首流行歌曲中,聽出了歌劇的感覺。
圖源:《披荊斬棘》
第一次公演前選歌,出乎所有人意料加入了陳楚生、俞灏明、張遠所在的隊伍,打破了 "0713 男團 " 想要在一起的想法,讓下一個選歌的王棟鑫當場石化,節目效果拉滿。
蔡國慶加入後張遠的反應,圖源:《披荊斬棘》
當表演形式确定為唱演後,他立馬戲精附體,一段浮誇的 " 可雲式演技 " 把隊友們樂得直不起腰,也貢獻了一輪新的表情包。
圖源:《披荊斬棘》
二次公演開啟前,排名高達第六的他首輪卻無人選擇,結果他用一段率真的吐槽和碎碎念,輕松化解了輪空的尴尬。
圖源:《披荊斬棘》
當年輕人深陷 " 躺又躺不平,卷又卷不赢 " 的無奈中時,作為前輩的蔡國慶節目裡現身說法,也讓 " 蔡氏生活哲學 " 大受追捧:
圖源:《披荊斬棘》
雖是真正意義上的大前輩,卻沒有一點架子。
遊戲環節,與小自己 20 多歲的隊友一起,手牽手翻了十幾個跟頭,盡管折騰得天旋地轉,仍咬着牙堅持下來,最終以絕對優勢勝出。
面對并不擅長的唱跳,在認真練習舞蹈的同時,沒有忘記唱歌的本分,時刻提醒自己不要把力氣全部耗光。
練習告一段落後馬上回去洗澡放松,也暖心勸說隊友們早點休息,注意勞逸結合。
圖源:《披荊斬棘》
盡力而為但不強求,努力拼搏又不至于拼命,這份張弛有度的态度引發廣泛共鳴,以至于有網友稱:
" 終于碰到一個不鼓勵我們死命吃苦的長輩了。"
" 我的家族群需要一位蔡老師這樣的長輩!"
舞台上,敢于挑戰陌生的曲風和表演形式突破自我;舞台下,和不同年齡段的嘉賓其樂融融玩成一片。
也難怪大家都說 " 蔡國慶的精神狀态,領先了幾十年!"
或許許多人會認為,蔡國慶這份快樂的心态和活潑的性格,與他年少成名、充滿鮮花與掌聲的成長經歷不無關系。
事實并非這麼簡單。
蔡國慶出生于文藝之家,父親是中國歌劇舞劇院的男中音演員,也是國内最早的一批歌劇表演者。
幼年蔡國慶與父母
受父親的啟發與熏陶,他小小年紀便對舞台充滿向往;
而文藝圈長輩們溫文爾雅的氣質,也深深影響着他的性格。
父親對他的教育很理性,也很嚴厲,能敏銳發現兒子身上的藝術天賦,也能一針見血指出他的短板。
每天放學後做完功課,别的孩子在院子裡撒歡,蔡國慶卻要在父親的嚴格指導下,進行枯燥的視唱練耳,中間只要有一丁點沒做好,就得從頭再來,直到完全過關才能去睡覺。
因為身上的 " 文藝範兒 " 太重,蔡國慶還被父親送去什刹海體校習武,與李連傑成了同門師兄弟。
盡管從小缺失了很多玩樂的時光,但這份汗水沒有白費。
7 歲那年,他相繼加入國内三大頂尖少兒藝術團體: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少兒合唱團、中央電視台銀河藝術團、北京市少年宮藝術團,也成為全市唯一的少兒獨唱。
自此,蔡國慶在少兒歌壇,成了眾星捧月般的存在。
7 歲登台演出,11 歲發行首張唱片《周總理來到少年宮》;
小小年紀登上人民大會堂,與郭蘭英老師同台表演,為西哈努克親王和尼克松夫人獻唱 ……
1977 年,恰逢中央戲劇學院少年班招生,蔡國慶以一首詩朗誦《雷鋒之歌》讓全場落淚,又以一段國術套路的表演,打破了老師們對他 " 陽剛氣不足 " 的偏見,最終被順利錄取,成為中戲歷史上最小的學生。
蔡國慶童年照與兒子現照對比
如果說父親的嚴厲成就了他的事業,那母親的溫柔陪伴,則鑄就了他的氣質。
1985 年正式踏入歌壇後,在那個西北風、搖滾風盛行的年代,在大街小巷傳唱着《一無所有》、《黃土高坡》的時期,他卻用溫婉抒情的唱腔,在華語樂壇博得一席之地,被稱作 " 中國流行歌壇的一股清泉 "。
1991 年,他又以一首活潑歡快的《去遠方》,首次登上央視春晚。
迄今為止,他已參加 23 屆春晚,成為這個舞台不折不扣的 " 常青樹 "。
而同年元宵晚會上演唱的《365 個祝福》," 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個日出,我送你三百六十五個祝福 "。
不但開啟了國内祝福類歌曲的先河,也成為他傳唱至今的代表作。
然而,就在事業順風順水之時,打擊驟然而至。
90 年代的《北京廣播電視報》上,一篇題為《甜歌星,齁死人》的短文,将蔡國慶推到了風口浪尖。
文章對他的長相和氣質進行了強烈的攻擊,抨擊他是 " 奶油小生 ";
在那個年代,這是一個足以斷送演藝生涯的評價。
圖源:《家事》
事情發生後,他整宿觀看自己的演出錄像,想看看自己到底哪裡做得不好;
為了躲避 " 娘娘腔 " 的輿論,他還推掉了不少送上門的演出機會。
但争議愈演愈烈,在 1997 年某雜志評選的 " 不受歡迎的十大明星 " 中,蔡國慶高居榜首,理由就是 " 太奶油 "。
他曾無奈坦言:" 傳媒真的很厲害,巴掌大的一篇文章,可以把你拍死在那。"
幸好還有一部分堅定支持他的人。
不少圈内人士站出來替蔡國慶打抱不平,許多讀者紛紛給《北京廣播電視報》寫信,痛斥這篇文章的不公。
争議歷經多年後,文章作者終于公開發文道歉,并在節目中向蔡國慶鞠躬賠禮,而蔡國慶以一個擁抱和解了這長達數年的陰影。
" 奶油小生 " 的風波沒有一直持續下去,但是 " 主流歌手 "、" 晚會歌手 " 的定位,卻是他長久以來無法擺脫的标籤。
在大眾的印象裡,早年間蔡國慶無論是唱腔還是曲風,都有着深深的主旋律烙印,而他出席的場合,也多為嚴肅正式的晚會。
他曾在訪談中公開表示,除非萬不得已,否則決不上娛樂節目,給多少錢都不去,因為他認為:
" 我們跟那些小孩兒玩不到一起去。"
同時他也坦白:" 我們這一代歌手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很難突破自己。"
但人到中年,蔡國慶的心态卻悄然發生了變化。
自 2016 年帶兒子參加《爸爸去哪兒第四季》後,他的身影屢屢出現在大熱綜藝上,并不斷颠覆觀眾心中對他的既定印象。
參加《元氣滿滿的哥哥》,和胡軍模仿《天龍八部》名場面,一句嬌羞的 " 大哥,抱緊我!" 成為該期節目最大的笑點。
圖源:《元氣滿滿的哥哥》
在《百變大咖秀第六季》模仿易烊千玺的《My Boo》,妖娆氣質完全颠覆了以往的舞台形象,評論區有網友說道:" 只會送祝福,是我對蔡國慶老師最大的誤解!"
圖源:《百變大咖秀》第六季
參加《中餐廳 6》,與大張偉組成 " 大菜 " 組合,兩位北京人一唱一和,宛若相聲專場。
圖源:《中餐廳》第六季
知天命的年紀,能跟年輕人玩成一片;資歷超群,卻能放下架子娛樂觀眾。
在曾經最抵觸的綜藝節目裡,蔡國慶竟意外煥發出全新的魅力。
而這一切或許不是 " 放飛自我 " 這麼簡單,而是在歷經半生種種後,堅定了按照自己的想法而活:
"50 歲之前的我負擔太重,而現在,我是一個沒有任何負擔的慶爸爸,愛誰誰,過好自己!"
在這季《披荊斬棘》中,一個不得不提到的節目高光點,是蔡國慶在拉票時自信喊出:" 你們媽媽也會讓你們投票的!"
内娛發展持續倒退、大眾自嘲審美降級的當下,一些父母輩群體的偶像,悄然湧入年輕人的視野。
前有因《封神》中精湛的演技、驚人的身材管理重回大眾視野的費翔;
圖源:《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
後有憑《披荊斬棘 3》成功翻紅的蔡國慶。
這些前輩藝人,在出道幾十年後,依舊能煥發出新的生命力,繼續感染着喜愛他們的觀眾。
這份如陳釀般的歷久彌新,不僅來源于歲月的沉澱,更來自于他們長久以來對舞台的赤誠之心,和對事業的敬畏之情。
蔡國慶一直記得,1986 年 5 月 9 日,他在北京工人體育館參與的 " 百名歌星演唱會 "。
那一天,流行音樂在内地登上了 " 大雅之堂 ",掀開了中國音樂新的一頁。
崔健唱紅了《一無所有》,中國搖滾正式走出地下,而百餘位歌星共同演唱的《讓世界充滿愛》,更是感動了無數國人。
圖源@天津廣播
那場演出,所有人都打扮得很簡樸,上身工裝夾克,下身牛仔褲。
演完散場後,剛剛還在台上閃耀的重量級人物們,紛紛拎着包在路邊打車,一個随行的助理都沒有。
至于蔡國慶,則蹬着一輛自行車往家趕。
台上眾星捧月,台下 " 泯然眾人 ",蔡國慶曾說過:
" 我們那一代人一直覺得,沒有老百姓捧紅你,你啥也不是。"
那個異常樸素的年代,曾讓他十分留戀。
到了 90 年代初期,一股流行歌手籤約海外的熱潮悄然興起,在誘惑面前,蔡國慶卻斷然拒絕。
" 是中國的老百姓把我捧紅的,所以我要知恩圖報。"
為了證明自己,蔡國慶毅然選擇參軍,在 1993 特招入伍,進入總政歌舞團。
入伍第一年,他就參與了大大小小 130 場演出,還因此得到一枚軍功章;
他曾錯過為迪士尼動畫演唱主題曲的機會,但沒有缺席 98 年抗洪搶險、03 年非典疫情、08 年汶川地震的每一場慰問演出 ……
在大好的青春年華中,他全身心履行着 " 主流歌手 " 的使命;
而在人生的 " 下半場 ",卻又敢于清零,面對新一代的觀眾,努力披荊斬棘。
自然,這也意味着,他要跳出最熟悉的領網域,付出更多的汗水。
初舞台驚豔四座的《Mojito》,是他苦練了半個月,一遍遍地找感覺,不斷糾正過往演唱習慣的結果。
二公表演《張三的歌》,年過半百的他克服着體力上的缺陷,奮力彌補着唱跳的短板。
無論身處怎樣的環境,他都将真誠放在首位,不擺架子不劃水,用認真的心态對待作品、舞台和每一位觀眾。
圖源:《披荊斬棘》
就像他在采訪中說的那樣:
" 有突破後拿出有水準的作品,對我就是天大的好事;能得到當今觀眾的認可,就是莫大的鼓勵。"
比起抽象的 " 精神狀态 ",或許這份數十年如一日的敬業與真誠,才正是老一輩偶像,為當今内娛的年輕藝人上的最珍貴的一課。
資料來源:
1、鳳凰非常道:蔡國慶 揮别 " 奶油小生 "
2、男人世界:青春如歌——蔡國慶
3、魯豫有約:蔡國慶專訪
4、家事:蔡國慶——歌聲裡的父母之愛
5、金星秀:蔡國慶專訪
6、北京青年周刊:《向蔡國慶鞠躬道歉》
7、文匯報:《蔡國慶:流水時光裡,依然激流勇進的人》
8、北晚新視覺網:《蔡國慶 50 歲前後為何大不同?慶爸爸:愛誰誰過好自己!》
9、北廣人物:《蔡國慶:老北京的心裡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