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日本“失落的一代”究竟經歷了什麼?,歡迎閱讀。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知趣同學,作者:劉知趣,題圖來自:AI 生成
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這段時間,鄰邦日本正在經歷 " 失去的三十年 "。
1992 年,日本的泡沫經濟達到頂峰,此後便陷入了長期的衰退。短短幾年的時間,社會就業崗位驟然減少 60%,房價持續下跌 48 個月。彼時百萬大學生湧入市場,等待他們的卻是長達 10 年的就業冰河期。
日本社會學者的研究課題,也從昭和年間的城市化與新中產,開始轉向平成時代的貧困青年。
這群在泡沫經濟崩潰後成長起來的一代人,他們的人生從大學畢業進入職場開始,可謂是一步踏空(1993 年開始),步步落後。等到平成時代結束時(2019 年),這代人已經步入不惑之年,整個職業生涯幾乎完整地覆蓋了将近三十年的經濟衰退,又要繼續應對日益嚴峻的養老挑戰,是名副其實的 " 失落的一代 "(失われた世代)。
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處于整個時代下行趨勢中的平成青年,形成了與昭和年間截然不同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他們抛棄集體主義,開始崇尚個人自由;從對工作的無條件忍耐,變得不再抱有過高的期待;從對物質的無限渴望,轉向對精神層面更深層次的向往。
就如日劇《龍櫻》裡的那句經典台詞所表達的那樣:
做人啊,光是為自己的人生奮鬥就已經筋疲力盡了,才沒空管人家的閒事。
也正是因為這種只關注自身處境,不顧及其他外界事物的生活态度,平成青年也被日本社會稱作是 " 缺乏精神力 "" 垮掉的一代 "。
然而,當你更全面地了解到那個時代洪流裡的泥沙俱下,或許會發現,比起平成青年身上的内因,日本社會經濟環境等外因的改變,才是真正影響他們這一代人價值觀以及一生成就天花板的關鍵。
一、就業形勢的急轉直下
日本的社會研究習慣于将出生于 1971~1983 年的這一代人稱為 " 失落的一代 "。
在他們走向職場之前,泡沫經濟下的日本十分繁榮,股票和房地產市場價格齊漲,東京的地價總和一度可以買下整個美國。企業求才若渴,忙着擴張,給來面試的求職者報銷來回打車費不說,結束還會送上小禮物。入職前的聚餐,也必須去市中心六本木的高級壽司店。
一些大型企業,甚至會在即将入職的大學生畢業前兩個月為他們送上出國遊,以避免人才被競品挖走。
這一時期的年輕人,尤其是大學畢業生,根本不愁找不到好工作,一畢業就會有無數的機會向他們湧來,他們仿佛站在了人生的快車道。并且在 35 歲之前,就能夠積累到足夠的财富和社會地位。
然而,這一切都在 1990 年代泡沫經濟被戳破時戛然而止。
陷入經濟危機中的日本企業,開啟了大規模的裁員收縮和關閉潮,招聘崗位大幅減少,大學生就業形勢急轉直下。又由于當時還是傳統的日式終身雇傭制和年工序列制,老員工不走,新人也就沒機會進。這就導致競争持續加劇。在那時,即便是頂尖學府的畢業生,也難以獲得理想的崗位。
更令人無力的是,就業市場開始比拼家庭資源。當時,日本絕大多數社會資源都掌握在 " 團塊世代 "(指日本生于 1947 年到 1949 年之間的一代人,這一代人是日本二戰後出現的第一次嬰兒潮人口,大約有 700 萬人。)的手中。他們在經濟高速增長時參加工作,推動了二戰後日本經濟的騰飛,也因此積累了相當堅實的物質基礎。據統計," 團塊世代 "60 歲時所擁有的資產是 40~50 歲這撥人的 3 倍以上。當時日本大型企事業部門的員工中,有接近 50% 的比例都來自 " 團塊世代 " 家庭。
為了緩解就業的壓力,日本政府通過鄉村振興和研究生擴招的政策來 " 延緩就業 ",三年内有 30 萬人回流鄉村,40% 的畢業生選擇考研。
但好景不長,等到 1996 年,日本停止基建,這些人又不得不重新回到城市,加上延緩就業的那批學生剛好碩士畢業,他們一下子又全都湧入東京、大阪、名古屋找工作。
據說,當時有 110 萬人等待就業,學校裡還有 260 萬在讀學生,社會根本無力承載這麼多人的工作需求。
于是,政府又出台了 " 勞動派遣 " 的政策,大學生只能去便利店、咖啡店等做臨時工的工作,沒有培訓,沒有晉升空間,犯錯随時可能會被解雇,大概只有 47% 的大學生能轉正。
日本的 " 飛特族 "(フリーター)就是在這樣的就業環境中誕生的,而後續的安倍經濟學刺激,也都是在增加此類 " 散工 " 崗位。
二、債務危機的穩步上漲
與此同時,日本家庭債務危機也在穩步上漲。泡沫破裂後的日本家庭負債率高達年收入的 4.7 倍,銀行壞賬率一度逼近 5% 的臨界點。
一邊是就業難,政府提出科學立國戰略,放寬碩士招生限制來延緩就業;一邊是大量資本利用擴招湧入大學投資,通過提高學費來套取利潤。數據顯示,1992~1996 年期間,日本私立大學的碩士學院數量從 170 家暴漲至 290 家。
這意味着家庭經濟狀況不佳的大學生會面臨更大的教育支出壓力。為了維持生活和接受教育,很多年輕人不得不背上高額的助學貸款。
但畢業後,就業市場又不景氣,相當一部分的大學生畢業即失業,即便找到了工作,大多都不是正式職員,非正式員工的收入也很低。也就是在這個時期,一些女大學生為了盡快償還債務,紛紛進入色情服務行業。
這種就業上的巨大壓力和經濟上的不穩定,讓這代人普遍感到焦慮和不安,對未來的生活缺乏信心和歸屬感,更别提組建家庭了。他們無力承擔買房、育兒這些家庭支出,這就導致日本結婚率和生育率的大幅下降。
平成青年盡管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但仍難以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和人生價值,因此產生了強烈的挫敗感和失落感。
這種情緒也影響着他們對工作和生活的熱情與積極性,很多年輕人覺得自己就是經濟泡沫破裂的受害者,對社會現狀和政策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滿,開始選擇長期閉門不出,與社會隔絕,于是日本出現了 " 蟄居族 " 的社會現象。
三、投胎是個技術活
更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就業受挫所帶來的影響并非短期。在很多國家經濟衰退期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過程中,不少人都受到了職場 " 疤痕效應 " 的影響。
所謂職場疤痕效應,是指一個人在工作中所經歷的負面事件(如失業、職場衝突等),對其後續職業發展產生的長期的、類似于 " 疤痕 " 一樣難以消除的影響。這個影響既可能是就業和收入這些客觀指标,也可能是心理健康和社會地位這樣的主觀指标。
而這群當年在日本泡沫經濟破裂後的畢業生就深受其苦,很多人沒能找到工作,簡歷上的 " 空白 " 或第一份工作的 " 低薪和不體面 ",讓他們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在就業市場都處于劣勢,這種現象就是 " 疤痕效應 " 的體現。
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教授 Ayako Kondo 在《後 " 冰河期 " 就業市場缺乏復蘇》的研究中還發現,在 " 就業冰河期 " 下半葉畢業的群體失業率明顯高于上半葉,并且工資也更低,整體就業形勢更差,在經濟衰退期進入勞動力市場,會對日本男性的就業和收入產生持續的負面影響。
一系列的數據和事實都在佐證長達十年的 " 就業冰河期 ",數以百萬計的年輕人無法正式就業,才是日本一切社會問題的肇始。
人們不得不承認,投胎是門技術活。一個人一生所取得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于其所處的時代和家庭出身背景。
出生和成長在一個什麼樣的時期,是和平還是戰亂、是經濟繁榮還是蕭條,會直接影響到機會的多少和類型。比如你畢業時恰好趕上了一個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對技術人才的需求增加,那麼擁有相關技能的人就會有更多積累财富和實現自我的機會。
而一個好的家庭出身,既是繁榮時代的助力,更是蕭條時代的兜底。
或許這也印證了復旦大學王德峰教授曾說過的那句話:" 一個人如果到了 40 歲還不認命,只能說此人悟性太差。"
四、日本冰河就業期的啟發
日本當年的失業潮來得迅速且猛烈,也正是在這種環境下,就業市場上的日式終身雇傭制被逐步瓦解,年輕人的價值觀在重塑,一切傳統不斷被打破。
可以預見的是,在任何一個國家,經濟環境的變化無可避免,人們或許很難得到渴望的那種 " 穩定 "。
身處變化中的普通人能做的就是既要穩住身體,也要穩住心理,保持頭腦的清醒。
首先,要轉變學歷觀念,工作的優先級高于學歷提升,如果在當下這個階段可以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那就優先進入職場,積累經驗。
其次要轉變消費觀念,遠離房、車、奢侈品等需要負債的 " 面子消費 ",不撈偏财,不相信普通的自己能成為賺大錢的 " 幸運兒 ",穩健儲蓄。
再者,要轉變就業觀念,希望你能意識到,越來越少的工作能夠讓一個人一直幹下去。我們在一家企業工作的時間會越來越短,一生要進入的行業會越來越多。
最後,建立正确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别再執着于物質追求,去探尋豐富精神世界的路徑吧。畢竟,那些吃到嘴裡的小蛋糕,眼睛看到的山川湖海,才是真正能作用到你身上的幸福。這也是支撐一代日本平成青年好好生活的 " 小确幸 "。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知趣同學,作者:劉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