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曾林堂回歸!低調入職這家造車新勢力,歡迎閱讀。
作 者丨何芳
編 輯丨張明豔
7 月 22 日,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接近零跑汽車有關人士處獨家獲悉,曾林堂已于今年 5 月正式加盟中國造車新勢力———零跑汽車,擔任董事長朱江明的助理,實際是顧問。
曾林堂的主要職責是,為零跑提供戰略布局及品牌營銷運營、產品研發的建議及意見,并協助開拓海外市場,進一步提升公司日常營運效率,提高服務水平,提升品牌知名度等。
中國香港人曾林堂,十九歲時遠赴加拿大雷城大學求學,主修經濟學。2005 年獲得英國威爾士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1980 年畢業後加入福特,在加拿大 Bennett-Dunlop 福特銷售公司工作十四年,位至總經理。1994 年,曾林堂回到中國香港,繼續發展其汽車事業,也是在中國香港與豐田結下不解之緣。他加入皇冠汽車有限公司(豐田、LEXUS 雷克薩斯在中國香港的經銷商)作為銷售部總經理。
2003 年,曾林堂帶着他在美國和中國香港多年的汽車從業經驗,接受豐田章男的邀請,加入豐田汽車 ( 中國 ) 有限公司成為 LEXUS 雷克薩斯部董事。
18 年前的 2005 年 1 月,曾林堂出任豐田汽車 ( 中國 ) 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成為雷克薩斯在中國市場的開拓者。彼時,曾林堂帶領的雷克薩斯中國,成為中國汽車業的 " 一匹黑馬 ",甚至被部分業内人士認為在中國市場重新定義了高端豪華汽車品牌的标準。
不僅如此,曾林堂最早在汽車營銷領網域提出 " 經銷商滿意度第一 " 的觀點,在汽車流通 4S 店授權模式主導的時代,深得經銷商的青睐。
曾林堂時代的雷克薩斯中國,對于中國汽車業的衝擊,有點像剛出道的 " 蔚來 + 林肯 ",彼時,雷克薩斯 4S 店的建店标準、服務理念曾經被很多汽車品牌學習和借鑑。
不過,2011 年 4 月 30 日,曾林堂從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離職,之後在深圳建立雷克薩斯經銷店,從此淡出汽車江湖。
現在," 重出江湖 " 的曾林堂選擇加盟的零跑汽車正處于狂飙突進、求生欲超強的時刻。
在以 " 直營銷售模式 " 為主的新造車企業中,零跑是為數不多的依靠經銷商為主的模式。截至 2022 年底,零跑全國共有 582 家門店,經銷商渠道占比 86%,貢獻了約 90% 的汽車銷量。
零跑也因此實現了銷量躍升。2022 年,零跑首次突破 10 萬輛,達到 11.12 萬輛,實現了 154% 的銷量同比增速,在國内新造車勢力中,僅位于哪吒、理想、蔚來和小鵬之後。
不過,零跑的處境也不樂觀,2022 年陷入虧損擴大與毛利為負的困局。2022 年,零跑汽車全年淨虧損 51 億元,較上一年同比擴大近八成;2022 年毛利率為 -15.4%。2023 年上半年,零跑累計交付 4.45 萬輛,同比下跌 14.41%。
此前零跑汽車就定下 2023 年兩大目标:一是在 2023 年實現毛利轉正,而轉正的手段是規模效應;二是銷量目标定為 20-30 萬台。換言之,零跑将通過擴大市場規模、提升銷量以減輕成本壓力,攤平制造和研發成本。
零跑要在 2023 年狂飙,經銷商的力量不容忽視。零跑計劃在 2023 年将銷售網絡擴大到 800 家,相比 2022 年增長 37%;同時增加三四線城市門店覆蓋,使其達到整體 40% 左右的占比。
不過,今年 4 月份的 " 經銷商反水 " 事件,已經為期待狂飙的零跑敲響了警鍾。一方面,渠道網絡密集難免會出現同行惡性競争;另一方面,車市競争激烈,經銷商的庫存壓力以及資金周轉風險。
換言之,零跑若在銷量上對經銷商步步緊逼,也會遭到經銷商 " 反噬 "。一旦渠道不穩,品牌也很難走遠。
而曾林堂在渠道建設、品牌建設,企業管理方面的經驗,會在多大程度上幫助零跑走得更穩,值得期待。
SFC
本期編輯 黎雨桐 實習生 宋佳遙
21 君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