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2024廣州車展:合資提速,自主攀高,歡迎閱讀。
每年一度的廣州車展可以視作汽車市場的 " 晴雨表 ",參與廣州車展,是車企對今年進行總結和展示,也是對明年的展望和預判。
而今年的廣州車展,相比前兩年有些特别。因為國内汽車市場剛剛經歷了異常火爆的 " 銀九金十 ",10 月份乘用車零售、批發、生產、出口全面 " 創歷史新高 "。以舊換新的補貼紅利惠及多方,傳統合資燃油車通過 " 一口價 " 再取關注,熱門新能源車大獲訂單全面 " 保交付 ",所以今年廣州車展的情緒,至少沒有那麼沉重了。
新產品、新技術、新策略、新戰略混合交織,從 2024 廣州車展的第一天,我們能看到哪些趨勢?
中國車企底盤技術秀
可預見的新賽道
廣州車展前,小米汽車突發 " 冷箭 ",瞄準了智能底盤技術。小米發布了智能底盤預研技術,其中包括全主動懸架,超級四電機系統,48V 線控制動,48V 線控轉向技術。45 秒的宣傳片,展示了原地掉頭,圓規掉頭,原地起跳,整車跳舞的能力,再次把智能底盤的關注度推向新高度。
" 量產一代、發布一代、預研一代 ",小米汽車在智能底盤上的技術策略,是展示實力,也是釋放壓力——後來者的技術布局,已經走在前面了。
其實在小米之前,讓汽車 " 跳舞 " 這事兒,比亞迪已經做到了。今年廣州車展,比亞迪包下整個 2.1 館,并在展館内專門開辟了核心技術展示區,其中就包括智能車身控制系統的部分功能,雲辇 -P 和雲辇 -X。
随着比亞迪搭載這兩項技術的車型越來越多,它們實現的功能、產生的效果,都成為大家津津樂道的談資。潛移默化之間,已經給高端車消費者的觀念裡種下了一個種子——智能底盤才是好底盤。
除此之外,昊鉑的旗艦車型昊鉑 HL 将搭載最新一代的 " 智慧數字底盤 ",沒有四電機也能完成虎式掉頭,最小轉彎半徑只有 3.4 米;寶駿也拿出一台四輪獨立轉向的悅也車型,在展台上全天 " 表演 ";12 月的 NIO DAY,蔚來還将發布旗艦車型蔚來 ET9,那台車将搭載完成度更高、智能化更極致的 SkyRide 天行智能底盤系統 ...
如果說新能源汽車的上半場是電動化,下半場是智能化,那如今智能化的下半場,已經燒到了智能底盤上。當無圖城市 NOA 已經滲透到十幾萬的家用車的時候,當頭部智駕玩家不容易拉開明顯差距的時候,他們一定需要開辟一個全新的,能夠拉開優劣認知的智能化戰場。不出意外的話,它将是智能底盤。
中國汽車向上路
變智變大也變強
廣州車展,鴻蒙智行,四界齊聚。展台内一個密不透風的私享廳内,藏着全新品牌尊界的全新車型。據說新車鑑賞只進行了定向邀約,并且無論是誰都不允許實際拍攝。
餘承東在發布會現場用了六個字來形容這部車:很大、很靓、很尊。同時透露了這台神秘新車的價格定位——百萬級。
與此同時,比亞迪旗下的高端品牌仰望也帶來了仰望 U7,發布會雖然并未透露定價,但通過這台車的配置,比如易四方、雲辇 -Z、二代刀片電池等,也能感受到它的定位。
除此之外,拓展品牌高度的車型還有騰勢 N9、傳祺 S7、小米 SU7 Ultra 等,有些體現在尺寸上,有些體現在價格上,有些體現在定位上。随着新能源汽車市場認可度增加,新能源技術儲備的增長,中國汽車向上的信心,也更加充足了。
合資新模式
多款車型滲入廣州車展
2022 年,零跑和 Stellantis 的合作,把中國車企 " 反向技術輸出 " 的關注度帶到高點,其實以中方作為主要技術輸出方的模式存在已久,只不過推出的產品并未取得顯著效果,但零跑與 Stellantis 的合作仿佛帶起了熱潮,随後又有多家國際大廠宣布牽手中國車企,并以全新的模式在新能源領網域展開合作。
這其中,有些是跟 " 老搭檔 " 探索新模式,比如說大眾和上汽,奧迪和上汽,豐田與廣汽,捷豹路虎和奇瑞,馬自達和長安。有些是跟 " 新朋友 " 尋找新機會,比如說寶馬和長城,豐田和比亞迪,大眾和小鵬等。無論是哪種方式,海外汽車品牌在中國市場的新能源進度,都在想辦法提速。
在 2024 廣州車展上,已經有多個品牌展出了全新合作模式下的車型,比如馬自達和長安合作的馬自達 EZ-6,豐田和廣汽合作推出的鉑智 3X,豐田和比亞迪合作的 bZ3C,以及奧迪和上汽以全新品牌 AUDI 推出的 AUDI E 車型。
在未來的 1-2 年内,會有更多類似的產品落地中國或者海外汽車市場,這對于合作雙方來說,都有值得期待的前景:中國車企可以通過不同的合作模式增加抗風險能力,并且在探索海外市場的星辰大海中,多了一些朋友。而海外車企可以在合作中跟上中國市場的產品節奏,也可以在自己熟悉的海外 " 主場 ",握有 " 先動 " 的能力。
寫在最後
2023 年廣州車展前的一個月,新能源車的滲透率大概是 37%;今年廣州車展前的一個月,新能源車的滲透率已經來到了 52%。15% 的滲透率變化,改變了很多。
回想去年的廣州車展上,同質化、價格戰、甚至惡性競争,伴随着銷量下跌,份額減少,現金流不健康的情況,車展的整體情緒,是帶着壓力,困惑甚至迷茫的。
今年的廣州車展,激烈的市場競争進入了新常态,部分海外車企也想清楚了面對中國市場的轉型方案,或做輕或做快;部分中國車企也在全面轉型新能源之後,收獲了宏觀經濟放水和市場認知轉型的利好。競争還在,壓力一定就還在。但至少,不會像去年那樣困惑和迷茫了。
希望這個廣州車展,是好的開始,不是好的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