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哈佛本碩、高考710,A股上市公司老板“父憑女貴”?,歡迎閱讀。
啥都沒做,單憑女兒刷了條新聞,已經連續 4 個漲停了。
上周上市公司信雅達一枝獨秀創造了一個新概念—— " 女兒概念股 ",目前熱度還沒停下來。
原因就是信雅達的實控人郭華強的女兒郭文景,創業開發了一款人工智能視頻軟體 Pika,新版本的預告出來,在矽谷科技圈爆火到資本圈,生動演繹了一把什麼叫 " 父憑女貴 "。
這年頭,老板的學霸千金們勢頭強勁,要麼超級牛校畢業,要麼創業比老爸還牛,要麼接班家族集團,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
/ 學霸女兒成矽谷華爾街紅人,
老爸公司雞犬升天 /
上周五,信雅達咔咔漲停,并不是因為自身的基本面有什麼變化,而是因為實控人郭華強的女兒郭文景,是斯坦福大學人工智能實驗室的博士,跟另一個學霸創立了 Pika Labs 團隊,新版視頻生成模型 Pika 1.0 即将上線,功能非常炸裂,可以用文本生成和編輯多種 3D 動畫、動漫、卡通和電影,質量還很高。
在預告片中,這個 app 只需要輸幾句話,生成特效賊牛逼,可以調整視頻的長寬比,可以給猩猩帶墨鏡,甚至給人物一鍵換裝。感興趣可以看看:
今年四月,她與博士班的同學孟晨琳從斯坦福退學創業,創辦 Pika Labs 的時候,就引起了矽谷一番讨論。
到目前為止,Pika 已經有超過 54 萬人使用過,做出了數百萬個新的視頻。
現在產品更新換代,公司已經是矽谷和華爾街的香饽饽,成立半年已經拿了 5500 萬美元融資,目前的估值在 2-3 億美元之間。
前幾天,Pika1.0 預告片一發布,更是呼聲四起,很多人說,這個 AI 生成視頻的質量,無論單個畫面還是動态效果,已經可以和好萊塢大片、迪士尼動畫一較高下,而且比很多視頻賽道的其他 AI 還要厲害,連特效狂人小破球的郭導演都對 Pika 贊不絕口,說她們對 AI 視頻這塊的研究非常超前。這公司可謂是後來者居上,勢頭比年初 chatgpt 爆紅的時候還猛。
要說這姑娘,2015 年就上過新聞:
當時郭文景就讀于杭州二中,是浙江第一個被哈佛本科提前錄取的,拿過國内國外一大摞,信息學和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的冠軍。
當時的郭總還是信雅達的董事長(他在 2017 年卸任了董事長,但仍然是實控人),也很帥:
之後,郭文景在哈佛大學拿到了數學學士和計算機科學的碩士,轉去了斯坦福大學攻讀博士,主要進行圖形學和 NLP 交叉領網域的研究。她大二 gap year 的時候就成了 Meta AI Research 最年輕的全職員工,也在 Microsoft、Google Brain、Epic Games 等公司實習。
讀博期間,郭文景和同學孟晨琳相識,這孟同學也是大學霸,博士的 3 年時間,發了 30 多篇論文。
今年 4 月倆人一起退學成立了 Pika Labs。
短短半年就做出這麼優秀的產品,兩個美女學霸真的是很厲害了。
不過信雅達很快就發布了澄清公告,說公司和 Pika 只是實控人有血緣關系,其他業務往來一概沒有,真不是 AI 概念股,希望大家冷靜點。
但是不管他們認不認,資金已經衝進去了。
/ 學霸董事長 + 學霸女兒,
成上市公司炫耀資本 /
說起來,郭文景的媽媽也是麻省理工高材生,她爸爸履歷反而沒有那麼亮眼,浙大畢業的,信雅達 96 年就成立了,是浙江第一家主機板上市的軟體公司,簡直學霸一大家子!
其實,這樣的學霸董事長生學霸女兒的,不止一個。
今年六月份,高考出分,三達膜的官微就發文嘚瑟了一把:
" 熱烈祝賀三達膜總經理方富林千金、就讀于某中學的方思童勇奪 2023 福建省高考物理類狀元!"
不只是在網上嘚瑟,公司直接廠區門口弄了個大拱門,方總住的小區門口也放了恭賀,仿佛這狀元住過的地方,就是超優質學區房了。
當天,他家董事長還說,自己在三達集團新加坡總部參加公司活動時,偶然瞥見公司群内突然不斷閃動 " 太優秀了 "、" 讓老板請客,慶祝三達有這麼優秀的第二代 " 等消息,還以為是自己剛從耶魯大學畢業的女兒得了什麼獎。
結果問了一圈才發現,原來祝賀的是總經理的女兒。
這話,實在是太凡爾賽了!
喜報發出後,迅速衝上熱搜,引發各種讨論。
有網友表示 " 公司後繼有人 "" 别人家的孩子 " 等等,有投資者還表示 " 買 1 萬股為明年小孩高考沾點喜氣 ",還把三達膜叫做 " 狀元概念股 "。
也有人說,現在不提倡炒作高考狀元,上市公司發這經營不相關的内容,屬于 " 不當炒作 "。
遇到這樣的情況,董事長藍偉光又發了一個貼,說 " 有喜事,分享有什麼錯?" 還說對所謂 " 官宣 " 引發的後果負全部責任。
不過這篇說明發布後 15 分鍾就被删除,之前的喜報也删掉了。
藍偉光自己也是博士,号稱 " 納濾之父 "" 水博士 " " 膜技術教父 "、" 技術成就膜王 ",他當年高考以全省化學第二名考入廈門大學,畢業之後在廈門水產學院任教。
1990 年,他的論文被指導老師帶到夏威夷的一個國際學術會議上宣讀,被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教授相中了,給了他全額獎學金,到新加坡攻讀博士學位。
1996 年,藍博士回國創立了三達膜,把最早應用于工業分離領網域的膜技術,創造性地融入納米材料,發明了全球首個 " 無機陶瓷納濾芯 ",并應用到了居民淨水領網域。
2003 年三達膜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機板上市,成了大陸第一家登陸新加坡主辦的民營企業,藍偉光由此登上福布斯富豪榜,成了廈門首富。
2019 年,三達膜登陸上交所科創板,藍偉光和藍祎虹父子上台敲鑼。
藍祎虹也是個博士,藍偉光的女兒則讀了耶魯大學,也許他們未來會再次有所成就,研發出一些新的高科技。
話說回來,就在前幾天,清華大學出了個論文,說統計數據顯示,董事長生了女兒,給員工的福利會增加,員工構成也更多樣化,公司社會責任評分會更高,總之就是往好的方向發展。
現在看,他還漏了,生女兒除了對父親的做事風格有影響之外,女兒長大了還能考狀元,可以上名校,接起家族企業的班,搞一番大事業,甚至開新公司,能比老爸開的還牛。
/ 千億集團女二代接班,
臨危受命突出重圍 /
近幾年,國内的不少大企業都迎來了 " 老板千金接班潮 "。
今年 6 月,A 股滌綸長絲產業龍頭桐昆股份在股東大會上選出了新任董事長——老板陳士良的女兒陳蕾。
▲陳蕾 / 圖源:桐鄉發布
别看她才 36 歲就接棒了自家的千億家族企業,人家可是妥妥的學霸。
陳蕾畢業于英國帝國理工大學,拿了風險管理和金融工程專業的碩士,也是大學霸了。
她老公也一樣是學霸,還跟着她進了公司。根據公開資料,陳蕾的丈夫徐奇鵬現任桐昆股份副總裁,1986 年出生,畢業于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獲市場營銷專業學士學位,曾任桐昆集團采購供應科二科科長、桐昆集團旗下浙江恒盛化纖總經理,2021 年 7 月起任桐昆集團總裁助理。
除了陳蕾本人,家族裡還有很多親戚在集團管理層,陳蕾的舅舅郁如松現任桐昆集團監事,陳蕾的堂弟陳晖 1994 年出生,現任桐昆集團董事。
桐昆集團現在是石化行業的巨頭。90 年代的桐鄉化纖面臨經營困難,陳士良在 1992 年當了廠長,帶着這個小工廠進行市場化轉型,甚至借船出海引起業内轟動,猛衝 5 年之後,桐昆的滌綸長絲產量就成了中國大陸第一。
到 1999 年,桐昆進行了股份制改造,轉型為浙江桐昆化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當年的營收已經突破 10 億。
随着規模和生意越做越大,2011 年,桐昆股份的總資產已經超過 100 億,陳士良也到上交所敲鍾上市。
而陳蕾,在上市前的 2010 年就進入了桐昆集團,從董事長秘書做起,也去過倉庫、車間、财務部等部門,還去香港分公司幹過。
整個 " 真 · 管培生套餐 " 下來,花了 10 年時間,總算對自家公司了解透徹了,2020 年陳蕾擔任了董事長助理、副董事長,今年總算正式接班了。
不過,留給她的可不是一個簡單的職務。
這兩年,在原油價格影響下,桐昆股份的淨利潤大幅下滑。最近三年内,桐昆股份陷入了 " 增收不增利 " 的尴尬局面。
2020 年至 2022 年,桐昆股份的營業總收入分别為 458.3 億、591.6 億、619.9 億,年年增長;歸屬淨利潤分别為 28.37 億、74.64 億、1.302 億,再低一點就要變虧損了。
關于 2022 年利潤大幅下降的原因,桐昆股份解釋說:2022 年是滌綸長絲行業異常艱難的一年,整個行業受到原材價格大幅上漲,下遊需求坍塌雙重擠壓,整個滌綸長絲市場存在成本高企,供應增多而需求不暢的主要壓力。
更麻煩的是,在年初的業績預告當中,桐昆股份披露的淨利潤在 3 億元 -4.2 億元之間,結果實際只有 1.3 億,這最終導致桐昆股份、陳士良、許金祥、周軍、費妙奇分别吃了一張警示函,還被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到了一季度,淨利潤直接落到 -4.9 億,已經是虧損狀态。
所以,陳蕾上陣是典型的臨危受命,壓力不是一般大。
在她上任之後,迅速放出了大手筆——宣布啟動超 600 億元的印尼煉化項目,以期打造中國煉化企業在東南亞的橋頭堡。
6 月 27 日,桐昆宣布與新鳳鳴合作投資泰昆石化(印尼)有限公司印尼北加煉化一體化項目。緊接着,7 月 12 日,召開今年首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上述議案。這個項目的總投資 86 億美元,合人民币約 622 億元,自籌共計将達到 26.15 億美元。
85 後在逆境接班,上來就敢想敢幹衝大項目,這樣的女繼承人拿的怕不是爽文劇本。
對比海鑫的李兆會,在順風順水的時候接班,放棄實業大搞金融,最後把家敗光,還被懸賞通緝,真是反面教材。
所以說,日本财閥糊塗啊,長久以來,日本财閥家族都喜歡生女兒,理由是,生兒子,萬一兒子是個無能的敗家子,就砸手裡了,生了女兒,就可以選兒子。他們沒想清楚,入贅接班這事兒,風險大着呢,哪有親閨女靠譜,接班接得比親爹還強,好好跟中國的企業家們學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