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英國兩軍艦相撞破一個大洞,船體怎麼全是三合板?,歡迎閱讀。
上個月 18 日的中東巴林,一艘英國皇家海軍軍艦在 " 倒車 " 時,把碼頭上另一艘軍艦撞出一個大窟窿。從這個大窟窿來看,被撞軍艦的船體看似并不是鋼制的,而是一種復合纖維。
▲船體不是鋼制,而是復合纖維的
事實上,這兩艘英國軍艦并不是常規的作戰艦艇,而是長期駐扎在巴林執行掃雷任務的 " 奇丁福爾德 " 号獵雷艦撞上 " 班戈 " 号獵雷艦,這種艦艇由于掃雷任務需要,船殼多使用木材、玻璃鋼制作,所以撞出個窟窿倒也正常。
▲肇事者 " 奇丁福爾德 " 号獵雷艦,排水量 750 噸
▲受害者 " 班戈 " 号獵雷艦,排水量 600 噸,原計劃 2025 年退役,本次相撞後可能會直接退役,不再修復了。
重點是,這并不是第一次發生此類相撞事故,在 2021 年,同樣是在巴林沿海,同樣是 " 奇丁福爾德 " 号在 " 倒車 " 時,撞上了 " 班戈 " 号的同級艦 " 彭贊斯 " 号,因此停航數月,維修費約 10 萬英鎊。
至于為什麼會有兩艘英國獵雷艦在波斯灣海網域?主要是用來掃雷和護航。
波斯灣,在近幾十年來一直是有名的海上雷區。
1988 年 4 月 14 日,正在為油輪護航的美海軍 " 羅伯茨 " 号護衛艦遭遇水雷,船身被炸出了一個 4.6 米寬的大洞,龍骨當場斷裂、兩台燃氣輪機受損嚴重,在經過 5 小時的損管後才得以緩慢撤出雷區。返港大修更是花費了高達 8950 萬美元,而那枚水雷的成本只有一千美元。
海灣戰争期間,伊拉克更是在波斯灣一口氣投下 1000 多枚水雷,迫使美軍在戰略上放棄了海上登陸作戰。海灣戰争結束後,更是花費了 5 個月時間才基本将伊拉克的水雷清除完畢,注意,是 " 基本 "。
即便到了今日,美、英海軍依然對波斯灣忌憚頗深,2019 年的水雷事件中,伊朗更是直接用水雷炸掉了 4 艘油輪。
因此英軍自 2013 年起,就在巴林長期駐扎着第 9 掃雷中隊,負責波斯灣海網域的水雷掃除作業,通常是 3-4 艘掃 / 獵雷艦 3 年 1 輪換,本次相撞這支中隊基本上是殘廢了。
水雷這種類似地雷作用的武器,在戰争中一直非常重要,由于難以清除和意外性,也會讓對方非常頭疼。
在 1938 年至 1941 年期間,中國海軍在長江流網域投放了 16794 枚水雷,直接導致日軍想要利用長江作為戰略運輸通道的企圖受阻。日軍在侵華期間折損的 321 艘艦船,大部分都是死在了水雷手裡。
經過兩次世界大戰,現代水雷得以高速發展,也讓世界各國認識到了海上掃雷的重要性,在反艦導彈出現之前,相比于大口徑的艦炮,水雷才是海軍艦艇的夢魇,專用掃雷艦艇也在這一時期應運而生。
早期使用最廣泛的便是漂雷,顧名思義就是漂浮在水面上,用一個大鐵殼封裝,并在殼體上有多個突出的引信,敵船只要撞到其中一個就會觸發水雷。
漂雷是成本最低的水雷,但也有很多致命缺陷,比如漂浮在水面上很容易被發現。同時,漂雷會随波逐流變成流動雷區,對己方艦船也是一種威脅。
針對漂雷的掃雷方式也很簡單,世界上最早的專用掃雷艦其實就是一些小舢板,這些小木船不足以觸發漂雷,直接用拖網把漂雷撈起來就行了。即便是現代化的掃雷艦,碰到漂雷也是派出小艇前去打撈。
針對漂雷的缺點,很自然地就出現了錨雷,在水雷下方系一重物,沉在河床或者海床上,讓水雷隐匿在水面之下,同時雷區位置也可以保持穩定。
在此基礎上,錨雷還發展出了更多的功能,比如可以定深,只要海水深度不超過系泊索的長度上限,就可以讓錨雷按照設定固定在海面以下一定深度。
自此,水雷就具有選擇性攻擊的能力,可以專門攻擊那些吃水較深的大型軍艦,放過吃水淺的小型軍艦。把定深設定地更深一些,還可以用以威脅潛艇。
再把多個不同深度、位置的錨雷連接在一起,就可以在水下組成一張立體的水雷區。水雷戰一下子從漂雷的二維平面擴展到了三維空間。
針對錨雷,掃雷艦發展出了拖曳式掃雷具,通常由掃索、展開器、定深器三大部分組成,使用時在兩舷展開掃索,展開方式可以是伸縮式的吊臂,也可以是一些無人航行器,甚至可以是另一艘掃雷艦。
定深器負責将掃索沉到一定深度,這樣當掃雷艦拖曳着掃索前進時,掃索就會鉤住錨雷的系泊索,進而通過割刀或炸藥将系泊索弄斷,錨雷就會浮上水面,之後就可以按照漂雷予以清除。
當然,由于每次掃索經過都只是掃除了某一深度以上的水雷,所以通常需要掃雷艦在一水網域多次往返,逐漸加大掃索深度,才能确保水網域安全。
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個問題是無法忽略的,那就是掃雷艦是拖着掃雷具前行的,也就是說掃雷艦要比掃雷具先進入雷區,會先遇到水雷,這就必須保證掃雷艦自身不會提前引爆水雷。
所以,通常掃雷艦的噸位是很小的,以避免吃水太深碰撞水雷,即便是遠洋掃雷艦,噸位也就在 1000 噸左右,近海掃雷艦只有 500 噸左右,更有的掃雷艦做成雙體結構以降低吃水深度,或者幹脆用氣墊船當掃雷船,目的都是一樣的。
錨雷沒了系泊索就成了漂雷,所以水雷也進一步發展到了沉底雷,布設後沉到水底,讓掃索失去作用。同時也推動水雷的引信類型從直接接觸發展到了物理場感應,因為沉底雷不可能直接接觸到船底。
磁場、音響、水壓,都可以作為檢測艦船的物理場特征,還可以對這些特征進行分析,從而判斷是何種艦船、是否為敵船,進而選擇是否發動攻擊,水雷的攻擊模式上升到了具有主動探測能力、選擇性攻擊的更高維度。
近些年來,經常有新聞報道江浙沿海的漁民撈到境外的間諜設備,其中不少就具有艦船音響情報收集功能,我國海軍軍艦的音響特征一旦被采集并傳到境外敵軍的數據庫,日後就可以制成專門針對我軍某一型艦艇的水雷,不得不防。
在物理場感應水雷中,生產應用最多的是磁感應水雷,因為軍艦在制造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被地球磁場磁化,所以就成了水雷探測艦船的重要特征。磁性水雷在海底感應到有鋼制軍艦經過時,就會自動引爆。
正因為如此,消磁成了現代海軍艦艇必不可少的一項程式,以降低觸發磁感應水雷的概率,尤其是像航母這種大型水面艦艇,一旦讓一枚幾千美元的水雷炸出個窟窿,那就虧大了。
▲正在消磁的軍艦
經過不斷地發展,現代水雷已經達到了可以進行多物理場融合感應的地步,像 2020 年歐洲海軍防務展上出現的 Turso MM30 多物理場感應水雷,就可以同時對聲場、磁場、電場、水壓、慣性進行檢測,可有選擇性地對高價值目标發動攻擊,待機時長更是長達數年。
由于觸發時,物理場感應水雷并不和目标接觸,所以攻擊方式也發生了進化。
起初最直接的就是原地爆炸,通過水壓傳播對船只造成損傷,一枚裝藥 300kg 的水壓攻擊式水雷,就可以擊沉一艘 5000 噸的艦船。但是這種攻擊方式對水深有一定要求,水深過深就很難對水面艦艇造成傷害。
後來出現了上浮式沉底雷,探測到敵船後水雷就開始上浮,碰撞到敵船後引爆。但這種沉底雷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上浮過程可能比較漫長,加上艦船可以機動規避,命中率會比較低。
在這個基礎上就很自然、很符合邏輯地就開始出現火箭助推的沉底雷,加速沉底雷的上浮,最後幹脆直接把魚雷裝在沉底雷裡,一旦檢測到目标,就會鎖定目标并發射跟蹤魚雷,命中率大大提升,也就是目前最先進的尋的式水雷。
▲美軍 MK60 深水反潛海軍水雷
針對這一類物理場感應的水雷,傳統的掃雷方法就派不上方法了,比較有效的就是偽造物理場特征誘爆水雷,比如現代掃雷艦上一般都裝有電磁線圈用來產生特定磁場誘爆磁感應水雷,英軍還曾在轟炸機上裝上一個大型線圈用來排雷,相當誇張。
有一種掃雷艦艇就是專門幹這種苦差事的,叫做破雷艦,通常都是用皮糙肉厚的運輸船改造而來的,船上裝有各種物理場特征模拟裝置用來突破雷區,船體内還有許多密隔艙,即便被炸個幾次也至于沉沒。
物理場感應水雷對此也有應對法子,那就是開發出了計數器,也就是說在水雷感應到前 2-3 艘艦艇通過時都不會引爆,但第 4 艘通過就會觸發水雷。這就導致可能出現掃雷艦掃了兩三遍以為确認安全了,結果己方作戰艦艇一通過就被炸了。
由于水雷對水面艦艇太具威脅性,而且可能危害到民用船只,同時造價低廉,排雷的成本通常在布雷的 200 倍以上,于是早在 1907 年《海牙第八公約》就規定在一海網域布雷時要公開申報,避免民用船只駛入。
當然,水雷畢竟是軍用武器,公約并不要求申報水雷的具體坐标,比如二戰期間英國就只是公布自己在英吉利海峽布下了水雷,具體布在哪裡,布了多少就不用說了。
所以,有時候水雷反倒成了一種心理戰工具,敵軍可能實際上就投放了 1 枚水雷,甚至可能壓根 1 枚都沒有,但卻可以讓己方所有水面艦艇都不敢貿然通過。
在這種時候,傳統的掃雷艦用處就不是特别大了,不可能因為可能存在的少量水雷,就讓掃雷艦将整片水網域都掃一遍,這個工作量是巨大的,任何軍事任務都耽擱不起。
于是,這時候就出現了專門尋找和清除單個或者少量水雷的獵雷艦,這次英軍相撞的兩艘軍艦就都是獵雷艦,為了避免在 " 狩獵 " 水雷過程中不慎觸發磁感應水雷,所以船體通常是用木材、玻璃鋼或者有色金屬制成。
獵雷艦上會配備有高分辨力的探雷聲納,以及多種無人的水下排雷機器人,船上設有遙控控制中心,操縱排雷機器人下潛尋找水雷,找到後用攜帶的炸藥包欲以摧毀。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在布設水雷還是掃除水雷上,中國海軍都處于領先地位,美國國防部還一度認為中國海軍擁有至少 10 萬枚的水雷,今年 1 月美媒還揣測中國擁有以 10 萬枚水雷封鎖台灣海峽的能力。
未來如何我們不知,但是在 1945 年,美軍曾在名為 " 飢餓作戰 " 的行動中,空投 1.2 萬枚水雷封鎖了日本島附近海網域,擊沉擊傷日本艦船 670 艘,致使日本本土的工業產值減少了三分之二。
在未來的某場海上戰鬥中,中國只要想封鎖某片海網域,還是非常輕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