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華為新機火速售罄,下半年手機市場格局生變,歡迎閱讀。
作 者丨駱轶琪,倪雨晴
編 輯丨包芳鳴,張偉賢
8 月 29 日中午,華為最新旗艦機型 Mate 60 Pro 在華為官方電商平台上線,同時 Mate 60 系列授權門店 1000 元訂金銷售同步啟動。
據華為商城的頁面顯示,華為 Mate60Pro 售價為 6999 元(12GB+512GB),并提供了四種顏色。目前第一批貨已售罄。
按照華為往年的節奏,Mate 系列新機将在下半年發布,上半年則發布 P 系列。此前業内預期 Mate 新機或和蘋果一起在 9 月中旬發布,但是目前尚未确定最終時間。
在官網發布的一封《致用戶信》中,華為表示,Mate 系列手機自 2013 年發布以來,累計發貨達到了一億台。29 日推出 "HUAwEI Mate 60 Pro 先鋒計劃 ",在華為商城正式上線。
據介紹,華為 Mate 60 Pro 成為全球首款支持衛星通話的大眾智能手機,即使在沒有地面網絡信号的情況下,也可以撥打、接聽衛星電話。同時,華為在昆侖玻璃、玄武架構、移動影像、AI 等功能上更新,并且将接入盤古大模型。不過,華為并未公布手機的具體參數,據悉 29 日也有進行渠道的相關會議。
華為手機業務反攻
今年上半年,華為終端業務收入為 1035 億元人民币,同比微增了 2%。今年以來華為手機加速回歸,IDC 報告顯示,在 2023 年第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上,華為以 13% 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五,同比增長 76.1%。
IDC 分析稱,随着新品發布節奏的正常,華為出貨量繼續恢復,二季度在 TOP 廠商中同比增幅最大。雖然依然受到外部限制,但憑借新品 P60 系列和折疊屏 Mate X3 系列的表現,華為在 600 美元以上高端市場上保持在第二位。
另據記者了解,華為也在和供應鏈研讨三折形态的折疊機,繼續在高端折疊機市場進行創新,和三星一較高下。
下半年,華為規劃中的 Mate 系列新機也備受市場期待,繼續和蘋果新品同台競技。同時值得注意的是,華為在鴻蒙軟體生态上繼續迭代,HarmonyOS 4 推出後,HarmonyOS Next 開發者預覽版本也在更新中,據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HarmonyOS Next 底座全線自研,會完全使用鴻蒙内核,支持鴻蒙應用,這将是一個重大的跨越。
華為終端公司首席運營官何剛今年 3 月 23 日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2021 年本該在每年春季發布的華為 P50 系列一直延期至當年 7 月底才發布。但面對很多約束,解決各種困難和問題以後,華為又回到了正常產品交付的節奏上。
下半年手機市場格局生變
今年上半年,中國手機市場承壓情況從供應鏈廠商的半年報表現即可見一斑。
一名手機供應鏈人士對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稱,消費電子原本的周期在疫情影響下被拉長,因此承壓時間也顯得更長,但目前供應鏈已呈現緩慢正向的發展趨勢。
華為将未正式發布的 Mate 60 Pro 突然在華為商城上線,這也顯示出下半年華為将進一步高調入局,并可能成為手機行業的一個變數。
當前,手機供應鏈廠商一面積極進行庫存整理工作,一面也在為下半年的相對旺季進行籌備。
前述供應鏈人士對記者表示,去庫存工作仍在持續,從客戶層面反饋來看,消費電子的庫存預計在今年第四季度到明年初基本消耗完畢,在此期間将有新訂單產生。
手機供應鏈廠商在陸續發布的财報中也有相應體現。
韋爾股份在 2023 半年報中指出,受益于下遊庫存去化順利推進以及公司產品結構主動調整,公司來源于手機市場的產品收入表現出現了環比明顯改善趨勢。
其中影像傳感器業務來自智能手機市場的收入從 2022 年上半年 31.94 億元下滑至 27.27 億元,同比減少 14.61%,比之 2022 年下半年增長 23.76%;觸控與顯示解決方案主要應用在智能手機市場,顯示驅動芯片領網域市場景氣度呈現觸底反彈态勢,相關業務收入從 2022 年上半年 11.88 億元下滑至 6.6 億元,同比減少 44.4%,比之 2022 年下半年增長 133.5%,随着歷史庫存去化臨近尾聲,相關產品盈利能力将逐步回升。
當然,庫存去化過程中也需付出一定代價。韋爾股份在半年度财報中提到,由于產業供應鏈端庫存高企帶來的供需關系錯配,造成庫存去化過程中部分產品價格承壓,毛利率水平受到較大幅度影響。期内公司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 93.25%。
處在偏下遊端的鏡頭供應商舜宇光學,其 7 月發布的出貨量數據則顯示,手機鏡頭業務、手機攝像模組業務兩類產品,環比均出現溫和增長。公告顯示,手機攝像模組出貨量同比上升 48.3%,主要因為去年同期整體智能機市場需求疲弱令行業基數處于低位。
行業普遍認為,今年内國内市場的表現将有望在年底出現溫和復蘇,不過也無法突破 3 億台年銷量大關。
真我 realme 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徐起受訪時也對記者表示,今年國内市場大約會與 2022 年接近,預計在 2.7 億台大盤銷量。
" 還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如宏觀經濟趨勢及新品牌的入局等,是否會對市場帶來新刺激還有待觀察。" 他表示,綜合平衡各種因素來看,大盤并不會有太大波動,這也意味着行業競争會更加激烈。
他進一步指出,觀察上半年市場可以發現,科技產品的熱度在緩慢回升,雖然當前行業競争激烈,但還有市場潛力待挖掘,比如 " 好設計 + 好性能 " 的產品組合。" 消費者對手機的選擇更為細致,例如着眼電競性能、定位影像、新形态產品等,這意味着很多細分市場未來會有需求和機會點。" 他如此指出。
着眼細分賽道
雖然手機市場整體承壓,但依然存在增長點,例如 1000 元以内普及型市場、5000 元以上高端市場等,基于此手機廠商普遍選擇了精細化管理并着眼細分賽道。
一名行業觀察人士對記者分析,運營商在增加對入門機機型的補貼,希望積極推進 5G 手機下沉,這将成為手機廠商可抓住的成長性機會。
徐起也對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中國的千元機市場是一個重要價位段," 運營商對推動 5G 下沉有深厚資源和意願,realme 的 V 系列是與運營商綁定的合作系列,千元價位段市場也是 realme 面向全世界進行 5G 普及的重要市場。"
據他觀察,從國内電商市場來看,今年上半年 2500-4000 元價位段手機的消費增長較為明顯,2000 元價位段以下則處在平穩期甚至略有下降,這意味着年輕消費者對產品綜合表現力更為關注。因此他指出,realme 接下來會把資源投入到聚焦賽道中,着重在性能、影像、設計三方向投入。
同時年輕消費者對新技術及其下放進展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比如剛剛發布的真我 GT5 首發量產 240W 閃充、配置 24GB+1TB 滿級内存,大内存也是今年相對意外的成長點。
另一個備受關注的成長性市場是折疊屏手機。據調研機構 IDC 統計,2023 年二季度,中國折疊屏手機市場出貨量約 126 萬台,同比增長 173%;上半年出貨 227 萬台,同比增長 102%。
折疊屏手機市場還處于形态和軟體适配的探索中,這決定了折疊屏形态的高成長性和混戰狀态。目前豎折款產品更受市場歡迎,橫折款產品由于其價格更高、相對偏向商務型市場,因此不同形态之間尚有發展側重。
據 IDC 統計,今年二季度和上半年,華為牢牢占據國内折疊屏市場第一的位置;OPPO 的豎折產品 Find N2 Flip 在上半年折疊屏各機型中出貨量第一,促使其上半年市場份額排名第二。
8 月 29 日 OPPO 更新了其豎折款產品 Find N3 Flip,主推超光影三攝、更新豎向大外屏任意窗。當前豎折款折疊屏最為重要的就是應用适配,因此其外屏應用定制了出行、導航、音樂、運動、社交等場景,兩款内存配置的定價分别售價為 6799 元、7599 元。
IDC 中國高級分析師郭天翔對記者分析,整個手機市場很早就出現向頭部廠商份額集中的情況,如今頭部廠商的份額可能會出現一定波動,只要其戰略或產品不出現重大失誤,份額基本不會出現太大變化。當然今年底到未來幾年,最大的變動可能來自于華為的回歸。
SFC
本期編輯 劉雪瑩 實習生 宋佳遙
21 君薦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