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年輕人吃不起的小龍蝦該遊去哪兒?,歡迎閱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新消費智庫,作者 | Hellshing,編輯 | 小梨
談起夏天,小龍蝦必然是不可缺席的美味。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小龍蝦一直都是宵夜檔口和街邊餐館的絕對頂流。
2012 年,小龍蝦在全國範圍内突然爆紅,各地的小龍蝦店也如雨後春筍般開業,瞬間将旗幟插遍大江南北。即便是在不怎麼吃辣的江浙滬和廣東地區,每條街上也基本看得到相關門店。
到了 2015 年,小龍蝦就成為了國内餐飲市場規模最大的單品類,在之後的幾年裡更是一路高歌猛進,加大力度拿捏中國年輕消費者的味蕾。
甚至一些沿海的旅遊城市,也不得不把這原本屬于淡水蝦類的小龍蝦,悄悄放進自己海鮮菜單的首頁裡。
到了去年,中國小龍蝦的市場規模也突破了 4466 億,遠超 2016 年三倍以上。但令人好奇的是,市場每年在不斷擴大,但小龍蝦的身影卻離餐桌越來越遠了。
蝦農們期盼已久的吃蝦旺季在今年遲遲沒有出現,小龍蝦似乎已經不再是年輕人外出宵夜的 " 剛需品 ",部分小龍蝦品牌也提前開始了門店轉型,扭頭賣起了梭子蟹。
這位當之無愧的宵夜頭牌,眨眼間為何就被大家所抛棄了?
01 從萬人空巷到無人問津?
在中國,餐飲品類想要迅速走紅,要麼得具備網紅屬性,要麼得自帶社交屬性,而小龍蝦剛好把這兩個全占了。
起初小龍蝦幾乎與宵夜這個詞直接挂鉤。在韓劇《來自星星的你》帶火 " 炸雞配啤酒 " 後沒多久,小龍蝦便活生生将這對組合直接拆散,變成了 " 啤酒要配小龍蝦 "。
大家無論是聚在一起看球賽,還是單純只是晚上想吃點東西,小龍蝦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當時無論是燒烤攤還是大排檔,米粉、田螺都可以不炒,但小龍蝦絕對不能沒有。
作為外來入侵物種,小龍蝦在國内其實并不罕見,無論是河流還是池塘,只要水溫在 10 到 30 攝氏度之間它都能夠正常生活,很多地方的溝渠裡都能抓小龍蝦。
但奈何盯上它的,是中國這個龐大的消費市場,再泛濫生長的物種一旦成為網紅食材,都會造成供不應求的局面。
2018 年的時候,國内 6 錢以上的小龍蝦批發價已經超過 30 元一斤,2019 初春時甚至一度飙上了 60 元一斤的天價。
想要在外面吃上一斤小龍蝦,身上沒有七八十塊錢,在中國絕大部分城市是根本不可能吃得到的。如果要去專門的小龍蝦品牌門店消費,那就更離譜了,像我們熟知的超級文和友,一份普通的長沙口味蝦就要 198 元,新品 " 極品蒸蝦 " 更是 518 元一份,價格堪比大龍蝦。
可即便是如此高價,2020 年前各地上午宵夜檔口,每晚等候小龍蝦上桌的客人還是絡繹不絕。
但今年你會發現,原先還主打小龍蝦的餐飲門店,現在已經開始逐步轉型,而那些 " 船大難掉頭 " 的小龍蝦品牌,沒辦法及時調整菜品的餐廳,日子就難過了。
比如成都地區的品牌霸王蝦,今年同店銷售額同比下滑了大約 10 個點,這是品牌創立 11 年來,除疫情時期外,第一次出現同店銷售額負增長的情況。
另一位豪蝦傳的創始人蔣毅也向紅餐網媒體公開透露,今年 5 月整個豪蝦傳的銷售額同比下降了 30% 左右,而 3 月和 4 月的銷售額同比下降得更多。
國内整個小龍蝦市場似乎突然向着 " 無人問津 " 的掉頭前進。
02 貴不是關鍵
可能很多人認為,年輕人之所以現在開始不吃小龍蝦了,主要是過去三年的停滞,讓大家的口袋已經空空如也,消費也随之開始降級,動辄上百元一斤的小龍蝦年輕人實在是買不起了。
但事實上在吃這一方面,中國年輕消費者絕不會輕易地向價格妥協。同樣是殼多肉少的高價食品,榴蓮銷量如今依舊還在逐步遞增。
海關數據顯示,2021 年,我國鮮榴蓮進口量達 82.16 萬噸,進口金額 42.05 億美元,2022 年進口量為 82.5 萬噸,價值 40.3 億美元。從 2020 年起,榴蓮已連續多年成為我國進口量最大的水果。
今年北京等一線城市的線下商超,榴蓮價格在每斤 30 元上下浮動,随便買一顆就得三位數,即便如此排隊選購的客人仍然不少。同時今年的 4 月至 6 月,盒馬榴蓮銷量也同比增長超 30%。
所以說到底不是年輕人沒錢吃小龍蝦了,只是大家已經不想再被外頭高價的小龍蝦門店繼續坑了!
雖然過去十年裡,我們對店裡小龍蝦的定價早已 " 麻木 ",大家腦海裡基本認定它生來就 " 高貴 ",就應該這麼高價。
但随着各個生鮮平台的崛起與普及,現在年輕人搜一下就會發現,那些上百元一斤賣給我們的小龍蝦,自己買活蝦也就 20 元左右一斤,另一方面,今年橫空出世,靠着一人挑戰新東方火出圈的打假網紅 " 鐵頭 ",年初之際正是因為打假小龍蝦外賣門店缺斤少兩而走紅的。當時揭露出來的 " 鬼稱 " 令人發指,誰也不想再繼續做這個冤大頭。
當然,還有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年輕人這兩年來健康意識的大幅提升。目前我國水體重金屬污染形勢嚴峻,部分水體泥底的重金屬鋅、鉛、镉和汞等超标 150 倍以上,加上自媒體不斷宣稱小龍蝦蝦頭内含有大量重金屬。
不少年輕人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久而久之也就戒掉了這項半夜的 " 愛好 ",不再到外面點小龍蝦,或者買回來自己清理自己制作。
事實上國内部分地區的水體污染确實嚴重,但小龍蝦產業基本都是人工飼養,衛生安全問題并不需要過多擔心。
只能說種種的因素加上些許的巧合,最終成為了今年壓死一眾小龍蝦門店的五指山。
03 線上賣蝦春風得意
對于這類味道足、熱量高,并且吃起來上瘾的食物,消費者還是難以割舍的。随着預制菜的發展不斷拓寬品類範圍,小龍蝦也加入到了這條熱門賽道當中。
從去年開始,小龍蝦預制菜在各大電商平台都取得了優異成績。2022 年上半年,叮咚買菜上預制菜小龍蝦銷售額為 1 億,同比增長 200%;知名品牌信良記在三大電商平台榮獲銷冠,保持銷量高速增長。
而今年 618 期間,海底撈更是在全國超 1200 家門店上架了小龍蝦預制菜產品,線上渠道也較去年擴大了範圍,覆蓋會員商城、天貓商城、京東、抖音等多個渠道,同步售賣。
從公開銷售數據來看,今年海底撈小龍蝦在線上端預估總銷量,618 當天已超 40 萬盒,在各個平台的小龍蝦銷售榜都位居前列。
另一家主攻速凍火鍋料制品、速凍菜肴制品的上市公司安井食品同樣也認為,今年小龍蝦原料價格下降有利于預制菜工廠的運營,一方面原料端成本下降,全年行情相對企穩,減少高價囤貨的風險;另外就是成品價格相應降低,有助于促進消費,增加產品銷量。
從 2016 年到 2022 年,國内小龍蝦養殖規模已經從當初的 900 萬畝,增長到了 2800 萬畝,巨大的上遊產能足以保障全國的供應,小龍蝦價格打下來也是必然的結果。
而冷鏈運輸技術的提高,加上預制菜產業的崛起,小龍蝦產品的消費場景已經能夠做到不局限于飯店餐廳,通過最流行電商帶貨方式就能遊到大家的碗裡,并且小龍蝦預制菜還将過去所謂淡季、旺季的局限性打破。
所以并不是年輕人不愛點小龍蝦了,是街邊那些價格不合理小龍蝦門店,早該關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