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為什麼自主品牌“越卷越興奮”?,歡迎閱讀。
文|宋立偉
編輯|趙成
2023 年,中國汽車市場在經歷了史上最激烈的價格内卷後,不僅沒讓自主品牌卻步,反而變得更加興奮。
如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華榮所示:"2024 年沒有最卷,只有更卷,但最内卷時代正是大機遇時代。"
蔚來創始人李斌也認為,這個過程或許很痛苦,但一定充滿樂趣。
無論哪種觀點,背後都有共同的底氣,以及對未來相同的自信。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下文簡稱 " 中汽協 ")數據統計,2023 年,中國乘用車累計銷售新車 2606.3 萬輛,同比增長 10.6%,創歷史新高。其中,中國品牌乘用車累計銷售 1459.6 萬輛,同比增長 24.1%,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 56%,較上年提升 6.1 個百分點。
圖源 / 中汽協
而在十年前的 2014 年,中國品牌乘用車的銷量只有 757.33 萬輛,銷量占比僅 38.44%。即便在 2017 年,這一占比也未超過 44%。
那麼,是什麼讓中國自主品牌在 10 年間實現了銷量與市占率的雙向越級?又是什麼支撐他們,向全球汽車集團 TOP10 發起搶位賽?
01 雙位增長,跑赢行業增速
2023 年,在中國自主品牌的拉動下,中國乘用車累計銷量達到 2606.3 萬輛,同比增長 10.6%,創歷史新高。其中,頭部企業貢獻突出。
據企業官方公告,2023 年,比亞迪累計銷售新車 302.4 萬輛,同比增長 61.9%;吉利汽車銷量超 168 萬輛,同比增長約 18%;長安汽車自主品牌銷量 209.8 萬輛,同比增長 11.9%;奇瑞品牌銷量 134.1 萬輛,同比增長 47.6%;長城汽車銷量超 123 萬輛,同比增長 15.29%,增速均跑赢大盤。
其中,除長城汽車外,其餘 4 家不僅超額完成全年銷量目标,更創年歷史銷量新高。
回顧 2023 年,最值得記錄的中國車市變化之一,勢必有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占率跨過 50% 的門檻,一舉将銷量占比衝到 56%。
要知道,即便在 2022 年,比亞迪已經取代合資車企摘得全年銷量榜桂冠,而在吉利、長安、奇瑞等頭部企業表現亮眼的背景下,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占比也僅達到 49.9%。
而對于比亞迪來說,2023 年的意義更非同一般。
這一年,其不僅繼續穩坐全國銷量榜榜首,更進入全球汽車品牌銷量榜 TOP10,獲得第九名佳績,成為中國汽車工業 70 年來,首個進入世界銷量前十的中國品牌,這也标志着中國品牌全球影響力得到顯著提升。
比亞迪進軍印尼市場
圖源 /IC
于長安汽車來說,2023 年同樣是收獲頗豐的一年。
這期間,長安汽車各項經營指标均保持了兩位數以上的增長。包括,收入創 2424.5 億元,同比增長 12.8%;現金流同比增長 369.6%;近三年累計融資 166 億元,市值增長 54%。
同時,在推動產業鏈協同發展方面,長安汽車還帶動上下遊產業鏈 100 餘萬人就業,貢獻稅收 176 億元。
在距長安汽車大本營 1300 餘公裡之外的奇瑞汽車,則以銷量 " 十二連漲 " 的韌性,實現了強勢崛起。
據企業官方數據,2023 年,奇瑞集團年營收 3151 億元,同比增長 50.4%;汽車年銷量 188.13 萬輛,同比增長 52.6%。
02 蓄力高端,新能源強助攻
業績飙升的背後是中國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設計、人才、產業鏈等方面多年沉澱與積累的回報。
即便比亞迪已經擁有上述諸多優勢,但支撐着一切的基礎是它作為 " 世界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冠軍 " 的身份。
2023 年,比亞迪雙旗艦車型漢、唐累計銷量突破百萬輛,與此同時,其高端品牌騰勢也得到迅猛發展。其中,騰勢 D9 超越别克 GL8,一舉拿下 2023 年中國市場全品類 MPV 銷量冠軍。
而定位豪華品牌的仰望,首款車型 U8 在其首個完整交付月實現了銷售 1593 輛的成績,刷新自主品牌百萬級汽車的月銷量紀錄的同時,順利挺進長期被海外汽車品牌壟斷的百萬級汽車銷量 Top10。此外,方程豹品牌的首款產品豹 5 也在首個完整交付月實現了 5086 輛的銷量。
作為在電動汽車領網域下場較早的吉利汽車,旗下新能源車型同樣表現搶眼。
2023 年,其新能源車型累計銷量 487461 輛,同比增幅超 48%,連續 11 個月實現同比正增長。
而由吉利幾何、吉利銀河系列,以及極氪品牌等共同組成的新能源汽車矩陣,不僅完善了吉利在新能源汽車領網域的布局,更收獲了不俗的成績單。
對于 2024 年,吉利汽車不僅将銷量目标錨定 190 萬輛,更有信心讓新能源銷量實現同比 66% 的高增長。
長安汽車則将 2023 年視為其全面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轉型的關鍵年。
其新能源 " 香格裡拉 " 計劃終于在彼時躍上新台階。包括,初步完成阿維塔、深藍、啟源等品牌差異化布局,向市場成功投放車型等。
在朱華榮看來:" 新能源只是序章,智能才是未來。" 因此,他并不急于在阿維塔、啟源等品牌上快速得到回報。" 啟源将是長安未來 3 年新的戰略基石,阿維塔則是基于未來 20 年的品牌提升所打造的。" 朱華榮表示。
而對于 2024 年,長安汽車的銷量目标已經明确為 280 萬輛,其中,自主機板塊銷量 220.4 萬輛,新能源銷量 75 萬輛。
長安汽車重慶整車分撥中心
在 2023 年傳統燃油乘用車國内銷量同比持續下滑、新能源車不斷上漲的背景下。奇瑞汽車也立誓,2024 年新能源車銷量進入全國頭部。
目前,奇瑞正在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車產品以及新的品牌、產品序列。在混動市場,奇瑞品牌、捷途品牌于 2023 年 11 月分别發布了各自的全新新能源序列——奇瑞風雲序列和捷途山海序列,兩大序列兩年内共計劃推出 19 款全新混動產品。在中高端純電市場,奇瑞則有 E0X 電動平台打造的星途星紀元 ES。
03 乘勢出海,向全球化布局
事實上,不僅燃油車式微,2023 年,國内乘用車銷量尚低于 2017 年最高點 215.6 萬輛,而乘用車出口則成了拉動銷量增長的重要力量。
來自中汽協數據統計,2023 年,中國汽車出口 491 萬輛,同比增長 57.9%,出口對汽車總銷量增長的貢獻率達到 55.7%。其中,乘用車出口累計 414 萬輛,同比增長 63.7%。
我國汽車 " 出海 "
在出口額方面,2023 年,中國汽車出口 1016 億美元,增速高達 69%。
作為出口業務的 " 領頭羊 ",上汽集團在 2023 年的銷量為 120.8 萬輛,同比增長 18.8%,其中自主品牌銷量占比接近 92%。這也意味着,上汽乘用車在海外市場的銷量超 100 萬輛。
而連續 21 年位居中國品牌乘用車出口第一的奇瑞汽車,2023 年同樣強勢,全年累計出口汽車 93.7 萬輛,同比增長 101.1%。
憑借新能源汽車優勢,2023 年,比亞迪累計出口超 24 萬輛,同比增長 334%。
長安汽車則将 2023 年作為其開啟全球化戰略的元年。在 " 無基地、不海外;無海外、不長安 " 的方針下,其產品已遠銷全球 63 個國家和地區,包括俄羅斯、沙特、智利、墨西哥等國。
2024 年,長安汽車将海外銷量目标設定為 48 萬輛,到 2030 年,這一數字計劃倍增至 120 萬輛。
即便中國汽車出口量已經排名世界第一,但這還遠不足以證明我國已經進入汽車出口大國。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表示,随着供應鏈體系的發展,國内競争越來越激烈,這迫使企業不得不加速產品力的提升,從而增強企業競争力。
但在出口方面,他一再強調:" 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目前中國車企的出海主要還停留在貿易方面,遠未達到日本、德國等汽車工業強國在出口領網域的地位。"
在他看來,汽車發達國家的汽車品牌一定是全球化的企業,這意味着它一定要有全球化的戰略、布局、設計、創新、生态、人才等,其中最為核心的是要有全球化的生產基地。
因此,許海東認為,真正的汽車發達國家并不依靠整車貿易形式的出口,而是在全球消費市場布局自己的生產基地。據悉,在海外產量方面,日本超過 1700 萬輛,德國超過 1000 萬輛,曾經的美國也在 1000 萬輛以上,即便是韓國也有 600 萬— 700 萬輛。
汽車生產企業質量與產量并行
" 在比較出口能力時,僅停留在貿易形式上是不全面的,它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許海東說。
但令人欣喜的是,随着自主品牌的崛起,2023 年,在新能源汽車出口中,中國自主品牌的占比已經趕超特斯拉、寶馬、沃爾沃等外資品牌,達到 60% 以上。
也正是基于對智能電動汽車產品力的自信,包括長城、奇瑞、長安、比亞迪等在内的多個自主品牌正在積極布局海外研發生產基地。
從創立之初就在海外設立研發中心的蔚來,其創始人李斌也認為,2023 年,中國自主品牌無論在出口還是内銷的表現都足以證明中國車企越來越具有全球競争力,這是中國在智能電動汽車的市場規模、供應鏈基礎、人才技術、產業政策等綜合成功要素決定的。
他相信,到 2035 年,全球前十大汽車集團中,至少有 5 家是中國企業。
1 月 25 日,特斯拉 CEO 埃隆 · 馬斯克在公司财報電話會議上也表示,中國車企是世界上最具競争力的,并将在國外取得巨大成功。
事實上,這并非馬斯克第一次公開對中國車企表示肯定。2021 年,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采訪時,馬斯克曾提到,中國将成為世界汽車行業中不可忽視的力量。
" 坦率地說,如果不建立貿易壁壘,他們幾乎會幹掉世界上大多數其他汽車公司。" 馬斯克說。
責編:趙成
推薦閱讀
☎️ 聯系我們
星标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