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國資委:确保迎峰度冬期間電力和天然氣穩定供應,歡迎閱讀。
中新經緯 1 月 12 日電 據國務院國資委網站消息,1 月 11 日至 12 日,國務院國資委在京召開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總結 2023 年國資國企工作,研究部署 2024 年重點任務。
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玉卓出席會議并講話強調,圍繞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争力,深入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着力提高國有企業創新能力和價值創造能力,着力推動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為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會議認為,2023 年各地國資委和國有企業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重大部署,按照地方黨委、政府工作要求,頂壓前行、克難奮進,各項工作取得新的積極進展和明顯成效。1-11 月,地方監管企業實現營業收入 35.6 萬億元、同比增長 5.9%,利潤總額 1.6 萬億元、同比增長 6.4%,增加值 6.5 萬億元、同比增長 3.5%,完成固定資產投資 4.9 萬億元、同比增長 4.5%,研發經費投入 4800 多億元、同比增長 16.7%,經濟效益明顯提升,有力促進經濟回升向好。新一輪改革組織推動有力,重點改革任務持續深化,專項工程拓面提質,企業活力效率有效提升。科研投入大幅提升,協同創新扎實推進,創新成果持續湧現,創新政策加快完善,更好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布局,傳統產業轉型更新提速,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穩妥推進,更好支撐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監管制度進一步完善,監管方式進一步優化,監管合力進一步提升,風險防控進一步加強,國資監管體系持續優化。全力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帶頭助力鄉村振興和保障改善民生,積極參與搶險救災,有效發揮國有經濟戰略支撐作用。
會議指出,必須堅持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的總目标不動搖,推動企業不斷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争力,切實發揮國民經濟穩定器、壓艙石作用。必須進一步強化戰略意識和功能導向,推動國有企業高水平實現經濟屬性、政治屬性、社會屬性的有機統一,更好發揮國有經濟戰略支撐作用。必須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動國有企業加快關鍵核心技術突破瓶頸步伐,更好促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必須立足發展實體經濟,推動國有企業加快傳統產業轉型更新,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有力支撐我國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必須聚焦體制性、機制性、結構性、功能性問題,乘勢而上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為促進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會議強調,今年是實施 " 十四五 " 規劃的關鍵一年,做好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各項工作責任重大。要強化價值創造,實現高質量的穩增長,樹立價值創造的鮮明導向,引導企業把發展的重心切實轉換到價值創造和内涵型增長上來,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帶動作用,不斷發現、培育和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要強化落地見效,緊緊圍繞服務國家戰略深化功能性改革,在更大範圍、更深層次推進國有資本優化配置,緊緊圍繞激發活力提高效率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緊緊圍繞任務落地見效完善改革推進機制,優化改革進度跟蹤和評價體系。要強化創新驅動,加快推進關鍵核心技術協同突破瓶頸,切實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制定針對性更強、力度更大、科技人員更期盼的創新支持政策,加快提升國有企業科技創新能力。要強化轉型更新,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推動企業進一步聚焦主業實業,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大力推進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積極有序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孵化未來產業,更好服務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要強化國資監管,切實加強國資監管的專業性、有效性、系統性,加強國資國企理論研究工作,不斷推動制度優勢、治理優勢轉化為國有企業的競争優勢、發展優勢。要強化風險防控,指導企業持續做好重大風險評估監測和及時處置,突出抓好債務風險處置,嚴控重點領網域風險,進一步健全風險防控機制,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重大風險的底線。
會議要求,要扎實做好近期重點工作。做好能源電力保供,确保迎峰度冬期間電力和天然氣穩定供應,保障人民群眾溫暖安全過冬。切實加強安全生產,強化安全隐患整治,堅決防範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關心職工群眾生活,做好春節期間困難企業困難員工,特别是受雨雪冰凍和地震災害影響的企業和員工的送溫暖工作,保障農民工工資發放,把民生實事辦到職工群眾的心坎上。 ( 中新經緯 APP )
作者:熊思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