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通過股票質押式回購變相減持”“大股東達到預警線故意不補倉”?真相是什麼?,歡迎閱讀。
2024 年開年以來,A 股市場大幅調整。2 月 2 日,滬指一度跌破 2700 點大關,市場上有關股票質押式回購的擔憂又開始出現。
本周末,一些有關通過股票質押式回購達到繞道減持目的的市場消息在社交媒體不胫而走。《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多數說法圍繞兩點:一是 " 大股東通過各種渠道把股票質押出去,讓股票下跌 20%,達到平倉線讓其爆倉。這樣從形式上沒有任何違規減持行為,不是主動減持而是被動清倉 ";二是 " 觸發平倉時沒有道德感的大股東故意不補倉,萬一丢掉控制權在低位再補回來就是了。" 那麼真相到底如何?
每經記者采訪了從事股票質押回購業務的兩位券商人士。他們均指出,上述說法不符合實際。在開展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時,券商會采取一系列增信措施防止上述情況發生。即使要進行違約處置,券商也不是想賣就賣,要向轄區證監局匯報。此外,相比 2018 年高峰時期,股票質押回購業務已大幅收縮,風險整體處于可控狀态。
如遇違約處置,券商并不能 " 想賣就賣 "
上述市場消息的傳播,其背景之一在于大盤調整後,股票質押回購擔保比例下滑、重要股東維保壓力抬升。
東方财富援引中登公司最新數據顯示,截至 2 月 2 日,A 股質押公司數量為 2425 家,質押筆數為 1.67 萬筆,質押總股數為 2.28 萬億元,質押總比例為 3.62%。與 1 月 26 日相比,股票質押公司家數、市值均出現下滑。
根據東方财富估算,按照筆數來算,在股票質押市場,目前重要股東達平倉占比為 36.59%,已達預警未達平倉占比為 7.80%,未達預警線占比為 55.61%。
上述數據為東方财富使用市場通用标準估算得到的結果。東财指出,目前市場上通用的标準有兩個,預警線 / 平倉線比例分别是 160%/140% 和 150%/130%;此處計算時使用 160%/140% 标準。
一位從事股票質押回購業務的券商人士 A 在查閱該數據後表示,上述數據為場内加場外之和,且質押方還包括了信托、個人等,場内數據大幅低于上數據,目前處于風險可控狀态。
華北某券商人士 B 則表示,在經過大跌後,公司股票質押業務客戶存在部分跌破預警線或平倉線的情形,并且都按照約定采取了履約保障措施,未出現違約情形。
那麼,大股東是否可以通過股票質押業務進行變相繞道減持呢?
上述券商人士 A 明确表示,市場消息中所講的大股東任由股票大跌後觸及平倉線、由券商進行處置從而達到變相減持目的,在實際操作中 " 是不現實的 "。
他指出,首先,當股價下跌觸及預警線、平倉線之後,券商會與客戶積極溝通進行補倉,如果跌破平倉線後不補倉,将觸發二級市場違約處置條款。" 但券商違約處置很嚴格,要向轄區證監局匯報,而且交易所也會有相關視窗指導,所以并不是想賣就賣。"
他特别提及 2018 年— 2019 年,在股票質押回購業務爆發風險後,監管以纾困為目的,連續發布相關措施,化解股質風險。如 2019 年 1 月,滬深交易所發布《關于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相關事項的通知》,對股票質押違約合約展期安排、新增股票質押回購等方面進行監管明确。2020 年 4 月滬深交易所降低了協定轉讓受讓門檻,促進以協定轉讓方式化解股票質押風險。" 券商肯定是以保障自有資金安全為第一要務,對股質業務違約的客戶進行資產處置是維護自身權益,但肯定不會想賣就能賣。"
券商将采取增信措施約束股東補倉,違約處置股東代價很大
那麼,在實際中是否又會遇到股東明明有補倉能力、卻不願意補倉的情況呢?
上述券商人士 A 指出,這種情況幾乎不會發生。" 因為我們會采取很多增信措施。業内普遍做法一是鎖定股份自動補倉,即在質押的股份之外,額外鎖定部分轉托管股份限制減持,一旦觸及預警條件該部分鎖定部分進行自動補倉;二是合同中約定連帶責任擔保,"
上述華北券商人士 B 也指出,公司目前未遇到故意不補倉的案例,各股東均很在意自身股權和持股比例。" 目前通用合同中未有相關規定約束拒絕補充質押的情形。但如果股東拒絕補充質押并觸及平倉線,按照協定将會觸發二級市場違約處置、甚至司法訴訟條款。整體處置下來,股東的代價非常大,因此不合乎其自身利益。"
Wind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随着市場下挫,越來越多公司股東出現補充質押情況。截至 2 月 3 日晚間,公告股東補充質押的上市公司達 114 家次,僅 2 月 2 日當天,就有 28 家公司發出公告。
上述公司基本都在公告中表示,相關股東資信狀況良好,具備相應的資金償還能力,其質押的股份目前不存在平倉風險或被強制平倉的情形,質押風險在可控範圍内。
此外,上述券商人士 A 和 B 均指出,客戶違約進入違約處置程式,持股 5% 以上股東以及大股東将按照交易所規定提前發布減持公告。公告發布由客戶向上市公司申報,經交易所公布。所以也不存在大股東通過股票質押回購業務不經公告繞道套現的問題。
不過,從明細來看,部分大股東質押比例較高的公司,由于增信措施受到限制,在 A 股下跌中可能面臨更大風險。
Wind 資訊統計數據顯示,截至 2 月 2 日,第一大股東質押比例超過 80% 的 A 股上市公司共有 203 家。其中累計質押占持股比例 100%,即全部質押的有 59 家。
質押股份占總市值比重超過 50% 的則有 14 家。海德股份、國城礦業最多,分别達到 75.09% 和 70.15%。
券商:股票質押規模明顯下降,當前風險可測可控
股票質押回購風險也引發了業内人士關注。近期,中信證券發布一篇研報,對股票質押回購風險進行了測算。
中信證券指出,為衡量當前股票質押風險情況,将當前股票質押情況與 2018 年 9 月底時的情況進行對比,認為股票質押風險整體可控,主要有兩點原因:
首先,總體上看,股票質押規模明顯下降:" 我們計算 2018 年 9 月底時,股票質押整體規模達 4.90 萬億元,占當時 A 股總市值 9.0%,而 2024 年 1 月 26 日時,股票質押整體規模僅 2.57 萬億元,占 A 股總市值 3.1%。"
第二,結構上看,當前股票質押平倉風險或主要集中于大市值公司,由于大市值公司較低的質押比例及或較優的補充質押能力,股票質押風險可控。指數角度看,截至 2024 年 1 月 26 日,偏小市值公司的指數中證 1000 及中證 2000 跌幅較小,而較大市值公司的滬深 300 跌幅更為明顯,故當前股票質押平倉風險或主要在較大市值公司。" 由于較大市值公司的質押比例相對較小,如滬深 300 質押比例僅為 1.5%,且較大市值公司的股東或具備更優的補充質押能力,我們認為當前質押風險整體可控。"
上述券商人士 A 則表示,從目前情況來看,2018 年以後,經過當年的教訓,券商對股票質押回購采取了更嚴格的審核與風控措施,同時大規模縮減規模。此外,部分股票質押回購業務的質押物還是限售股,券商采取了遠高于流通股的維保比例,整體風險可控。
券商人士 B 也指出,經過了 2018 年股票質押式回購的系統性風險後,券商對股質業務均采取了嚴格和完善的風控措施,嚴控集中度和客戶整體質押比例,公司目前股質業務風險可測可控。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