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慢綜藝走到十字路口,歡迎閱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文娛價值官,作者 | 陳桐,編輯 | 美圻
《向往的生活》第七季是以倒計時的方式開始的。首期節目剛開場,固定嘉賓黃磊和何炅就暗示這一季是最終的 " 告别季 "。此後的每一期,也在不斷強化告别的氛圍。一檔走到第七季的綜 N 代,在快結束的時候終于遠離了那些浮于表面功利的東西,回歸了熟人間的溫馨閒适,回歸人本身的情感,作為告别季,還是挺合格的。
作為芒果的王牌節目,《向往的生活》雖然難逃審美疲勞,但遠沒到 " 人人吐槽、喊打 " 的地步。這次,芒果主動摁下暫停鍵,更多是想定格住這檔 IP 的口碑,避免其他綜 N 代倉促結束或苟延殘喘的命運。以公開的方式用一整季的時間來和觀眾告别,不僅頗有儀式感,也是一件非常體面的事情。
作為國内慢綜藝的鼻祖,《向往的生活》" 及時止損 ",在節目還未完全落寞時選擇告别,也說明慢綜藝到了不得不改、不得不變的關鍵期,繼續啃老本很快就要走進死胡同。不知不覺,慢綜藝已經走到第七年,許多節目從觀眾深夜治愈勵志的心靈加油站,演變成無聊擺爛的明星旅遊秀。面臨七年之癢的慢綜藝,正站在轉型的十字路口。
從 " 領跑者 "到 " 流水線農家樂 "
第七季首期節目中,黃磊宣布了《向往的生活》将暫時與大家告别,黃磊說:" 走了這七年,是時候用某種方式換一種‘向往的生活’,用某種方式暫停下我們的腳步。" 何炅則說:" 綜藝是沒有結果的。"
的确,即使像《快樂大本營》這檔歷經二十多年的老牌綜藝,也最終迎來了完結,而且還是來不及說再見就匆匆劃上休止符,《向往的生活》這樣的告别,已經相當體面了。
作為國内生活類慢綜藝的開山鼻祖,《向往的生活》曾經以一己之力,撐起了明星體驗類真人秀的半壁江山,也激起了很多觀眾 " 守拙歸田園 " 的生活向往。一處農院、一畝良田、三兩好友,誕生于 2017 年《向往的生活》一鳴驚人,為承壓的城市人打造了令人向往的 " 農村烏托邦 "。
不少人至今仍然對第一季節目的内容如數家珍,黃磊宋丹丹吃老豆角中毒,深夜唱起《心火燒》;陳赫非要吃佛跳牆,結果大家狂掰一千多根玉米;大張偉跟大華,一邊驢唇不對馬嘴搞笑對話,一邊做灶烤漢堡……中間還穿插跟小賣鋪老板娘砍價、逛集市多要吃的、借小李玉米脫殼機、用打井水洗碗、跟雞場老板要彩燈、嘉賓打電話點菜……那些農村生活、田園風光的白描,從空間上營造出了都市人渴望又不可得的環境。
黃磊何炅大華三個人也是初次搭配,像極了家長帶着大兒子去鄉村生活。嘉賓都是他們的老朋友,一大家子日子過得緊緊巴巴的,吃的都是接地氣的飯。節目裡沒有人物衝突也沒有遊戲設定,慢慢地生活,慢慢地聊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歸,一日三餐、三五知己,簡單恬淡舒适。
從第三季開始,《向往的生活》漸漸變質變味了,變成了為了幹活而幹活的農家樂體驗節目。很多時候你看不到幹活和食材之間的相互聯系,基本都是幹完活就吃飯去了,甚至在節目中可以看到大量玩手機的畫面,這就讓玩遊戲環節更像是一個演出來的效果,沒有了前兩集的沉浸感和真實感。
另一方面,經過兩季的消耗,黃磊何炅圈子内熟悉的朋友基本都請過一遍了,節目只能用半熟 + 一般熟的混合模式來請 MC。家人變成了客人,嘉賓基本頭天中午到第二天上午走,走秀趕場一樣,重復着做飯吃飯做遊戲睡覺的程式,順便穿插着黃磊何炅回憶過去,再輸出一波老生常談的 " 人生哲理,完全沒有融入當地的生活。
與此同時,節目的口碑也肉眼可見地下滑,豆瓣評分從第二季的 8.0 一路下跌到第六季的 5.8,各種吐槽不絕于耳。時代在變,人心在變,曾經開慢綜風氣之先的 " 領跑者 ",再也不是最初的模樣了。 一檔原本有思考有溫情的慢綜,變成了各路資源咖的洗白刷臉大會。
有觀眾說,《向往的生活》像一部中國家庭史,從三口之家到四口五口,再到如今孩子都長大出去闖世界了,家裡只剩下了兩個 " 空巢老人 ",前兩季的 " 田園烏托邦 " 已經很難再現了。當 " 向往的生活 " 變成 " 套路的生活 ",内核不再情懷已遠時,告别就是必然的結局了。
集體遭遇 " 中年危機 "
2017 年,在各種音樂選秀和戶外真人秀占主流的綜藝市場,《向往的生活》像一股 " 清流 " 橫空出世,它很難有明确的類型歸屬,節目主題和架構也非常松散,最終,對于這種跳脫出都市生活的快節奏,讓觀眾在綠水青山或室外桃源中松一口氣的節目,市場将其定義為 " 慢綜藝 "。
當時,在《跑男》《極限挑戰》等競技類真人秀節目霸屏時,慢綜藝好似一股清流,滿足了快時代下觀眾渴望返璞歸真的心情。
在《向往的生活》一炮走紅後,芒果台當年一口氣又推出了《中餐廳》《親愛的 · 客棧》兩檔慢綜藝。随後,東方衛視推出了《青春旅社》,浙江衛視推出了《漂亮的房子》,江蘇衛視在年末推出了《三個院子》,井噴式發展讓 2017 年被稱為 " 中國慢綜藝元年 "。
回頭去看,慢綜藝其實并不算一個新的節目類型,只是綜藝節目的另一種表達方式,一種新的制作理念,即從遊戲對抗、任務挑戰轉向生活體驗、思想觀察,強調節目整體節奏的改變。整體而言,慢綜藝更傾向于關注閱聽人的内心感受,通常以不太具備譁眾取寵的民生性話題、或不太講求時效性的文化類話題為主,從而展開一系列具有思想引導或情感療愈功能的節目内容。
随着同質化競争的加劇,走到第七年的慢綜藝開始面臨種種問題,許多節目的主題、推進的節奏、嘉賓的人物設定等都透露着急切,各種矛盾衝突和撕逼等套路不斷,劇本痕迹明顯,内核也越來越油膩,本來尋求平靜和治愈的觀眾,追完一些所謂的慢綜藝後發現心更累了。
正在播出的《五十公裡桃花塢 3》正面臨着和《向往的生活》相似的問題,2021 年,第一季節目開播時讓許多人眼前一亮,首期節目中各位嘉賓極具争議的言論和行為表現,真是尴尬又好笑,當代年輕人社交觸過的雷,它一個都沒放過。
完全的實驗模式,讓制作組本身可能也不太确定最後會呈現個怎樣的節目,于是任由嘉賓們野蠻生長,圈内人和圈外人生活在一起,碰撞出的火花非常好看。這檔本來會無限接近《向往的生活》的綜藝,通過一個優秀的過彎,做出了差異化,同時也讓一些新晉流量迅速爆紅。
不過,去年王鶴棣爆了後,連帶着他參加的這檔綜藝也跟着大火起來了,一堆藝人搶着來,資本也開始各種塞人,第三季節目變成了一堆圈内人各種做任務做遊戲,新朋友們都在強烈地表現自己的友善與好相處,每個人都像裝在套子裡的人,大家一團和氣,除了尬尴氣氛能引發觀眾的吐槽外,看不到太多亮點。
對比《向往的生活》不難發現,這兩檔王牌慢綜藝的跌落曲線何其相似,這其實也是所有遭遇 " 中年危機 " 的慢綜所面臨的共同問題。節目逐漸缺乏強設定的場景或内容主題,内核開始變得無趣,固定的 mc 搭檔、飛行嘉賓以及套路化的遊戲,迅速消耗掉節目的新鮮感,曾經最能產生火花的不可控部分沒有了。
為了吸引眼球,一些節目開始用劇本化的衝突強行制造看點,各種尴尬的社交場,進一步違背了慢綜藝的初衷。抱着逃離現實尋求寧靜目的觀眾,并不願意在慢綜藝中看到對照職場的人情場。
慢綜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了?
當今社會,承壓過多的許多都市人,開始厭棄快餐式的生活方式,想要回歸本真,向往一種自由而悠閒的生活。慢綜藝的出現,無疑是給綜藝節目市場注入了一股清流,為閱聽人提供了一種精神的慰藉和栖息的空間。
從誕生之初,治愈功能就是慢綜藝最核心的競争力。在喧嚣虛浮的時代,人們渴望沉靜的思考、情感的共鳴和文化的滋養,這是快綜藝無法實現的功能。
在節奏越來越快的現代社會,任何有益的情緒釋放出口都是有價值的,慢綜藝值得繼續做下去,并不會被淘汰。雖然十幾檔節目同期播出的黃金時代很難再現,但大浪淘沙後,總有少數精品會沉澱下來。
在後黃金時代,慢綜藝要想突破同質化天花板,一方面要堅守用 " 詩酒田園 " 慰藉和治愈都市人的初心,另一方面則要增加新看點,勇于走出路徑依賴的舒适區。
今年一季度,愛奇藝推出的全新綜藝《種地吧》将種田文男主照進現實,并第一個跳出慢綜藝請客吃飯和旅行遊歷的舊有套路,開創了真正意義上的種田綜藝。
10 個年輕人踏踏實實在 190 天的時間裡,在 142.8 畝土地上播種、灌溉、施肥、收獲,真實運營着農場。節目以白描的方式為年輕人打開一幅精神家園美好的圖景,真實甚至平淡,卻成功喚醒了他們對于土地的情感和農耕文化的思考。
《種地吧》開播後,節目主話題 # 種地吧 # 多次霸占微博文娛榜 TOP1,豆瓣口碑持續發酵,目前評分漲至 9.0,成為近兩年評分最高的綜藝。這說明,堅守初心,用簡簡單單的生活、平平常常的輕松讓人們從現實的快生活中舒緩下來,帶給觀眾溫暖和治愈的同時,跳出現有套路模式進行創新,才能繼續煥發慢綜藝活力。
對《向往的生活》而言,它已經在自身固定的結構和模式裡發揮了最大能量,在此時急流勇退,留給觀眾一些美好的回憶,也許是最好的選擇。畢竟,任何一檔綜藝節目都有其自身固定的生命周期。
但是,慢綜藝不會止步不前,更不會消失,對于各大平台來說,這個賽道到了尋覓新故事講述方式的時候。人永遠在生活,觀眾也一直需要真正的慢綜藝,雖然黃金時代已成過去,但有價值的好節目任何時候都不會被埋沒。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