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重估險企,歡迎閱讀。
經濟觀察報 記者 歐陽曉紅 保險價值重估時刻來得悄無聲息。
陸續公布的 2023 年年報透露出信息:中國人壽(601628.SH)、中國平安(601318.SH)、中國太保(601601.SH)等上市險企将長期投資回報率假設從 5% 下調至 4.5%,包括對風險貼現率(RiskDiscountRate,簡稱 RDR)假設亦做了相應調整。這意味着,保險公司的内含價值(EmbeddedValue,簡稱 "EV")将會有所變動,這一關鍵變量亦會影響到險企估值。
年報顯示,2023 年,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人保(601319.SH)、中國太保、新華保險(601336.SH)五大 A 股上市險企合計實現歸母淨利潤 1655.17 億元,實現總投資收益 3844.70 億元,同比下降 15.24%;實現淨投資收益 416.28 億元,同比下降 13.75%。
從投資收益率來看,除中國平安的總投資收益率為 3%,較上年增長 0.6 個百分點外,其餘 4 家險企的總投資收益率呈現下滑态勢。
按照新華保險副總裁、總精算師兼董事會秘書龔興峰的話說,2023 年投資市場的波動給整個壽險業上了一堂生動的利差損風險課程。
對于公司利潤變化的原因,中國平安副總經理付欣在公司業績發布會上表示:"2023 年非常復雜多變,經營環境有很多一次性波動因素,一些挑戰性的下跌和震蕩對整個金融行業造成比較大的影響。"
如此,在資產端與負債端承壓的背景下,保險公司或許需要走出一條 " 适應、調整與創新 " 的突圍之路。
在業績發布會上,幾家上市險企均強調要加強資產負債管理。
龔興峰表示,在行業面臨資產荒、負債壓力加大的情況下,需要通過創新來解決問題。為了防止利差損的潛在性風險變成實質性風險,新華保險加強了資產負債管理,從長周期、穿透周期的角度來看待壽險業務。
誠然,全球保險行業資產規模龐大,對利率變動極為敏感。保險公司大量持有債券等固定收益資產,因此,利率的波動直接影響到投資收益。截至 2020 年底,全球保險行業管理的資產規模為 40.26 萬億美元。利率每下降一個百分點,全球保險業的年度投資收益就會減少 4000 億美元。
剛剛過去的 2023 年,國内經濟呈現出了恢復性復蘇,但是内生動力不足,需求仍然疲弱。東吳證券的研報顯示,從市場表現來看,2023 年第二季度開始,權益市場明顯走弱,8 月份之後加速下行,各板塊間延續結構性行情;以 10 年期國債為代表的利率中樞水平整體下行,從疫情前的 3.0% 震蕩下行至當前的 2.3% 附近,同時信用風險隐患依然較大。在低利率時代,如何進行權益資產配置,是擺在險企首席投資官面前的重要課題。
數據顯示,2022 年第二季度至 2023 年第四季度,人身險公司的年化财務收益率分别為 3.68%、3.48%、3.85%、3.40%、3.27%、2.93%、2.29%,2023 年第四季度已經降至 2.5% 以下,利差損隐憂顯現。東吳證券認為,當前投資收益率下行呈現系統性而非周期性的特征,如何化解利差損隐憂是保險行業與監管的共同課題。
在 2023 年度業績發布會上,中國人保集團副總裁、人保壽險總裁肖建友坦言,随着利率下行、資本市場波動及投資收益下降,如果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覆蓋不了負債成本,就會出現利差衝突的情況。
龔興峰也提到,對于下一階段整體利率水平的中樞保持在一個相對較低的位置,保險業内有了一定的共識。
這恰是險企目前調降長期投資回報率假設,包括調整風險貼現率的直接原因。
不過,一位保險行業資深人士認為,4.5% 的長期投資回報率假設比較高,後續可能還會逐步下調,保險重新估值的壓力較大。
普華永道中國金融行業管理咨詢合夥人周瑾判斷,下調長期投資回報率假設等動作是行業性的,各家保險公司在具體的預期上可能會存在部分差異。從行業影響來看,由于評估利率下調,險企的長期負債需要計提更多的責任準備金,因此會使得保險公司的當期利潤下降。
周瑾認為,在現階段,險企需要清醒認識并積極應對利差損風險這一 " 重要但不緊急 " 的問題,需要下調產品預定利率,适時調整產品結算利率,适當放慢產品銷售的節奏,積極優化長期資產配置,堅定價值發展的方向,減少冒進的短期行為,保持穩健經營的模式。
就此,監管與保險行業均在未雨綢缪,如監管部門已出台一系列措施調控行業負債成本,包括降低保單的定價利率、推行 " 報行合一 " 等。
2023 年 9 月 10 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優化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标準的通知》,在打開增量險資入市空間的同時,或也意在對衝 " 利差損 " 風險。
2023 年 10 月 30 日,财政部下發《關于引導保險資金長期穩健投資 加強國有商業保險公司長周期考核的通知》,将此前的淨資產收益率只考察當年值,改為 3 年周期均值和當年值各占 50%。
三
對于險企而言,适應性是未來增長的關鍵。
面對投資回報率下降的挑戰,險企需要優化資產配置,加強資產負債管理。例如,通過增加對固定收益產品的投資比例、探索另類投資機會和多元化投資,險企在保證收益的同時,分散風險,提升整體投資組合的穩定性。
此外,險企需要對產品和服務進行創新,以應對市場需求的變化。例如,開發更多以保障為核心的產品,滿足消費者對健康保險、養老保險的需求。同時,利用數字化技術提高服務效率,改善客戶體驗,拓展新的銷售渠道。
上述精算師建議,應對低利率和防範利差損的一個重要思路是加大保障型產品(健康險和終壽定壽產品)的占比,提高死差對利潤的貢獻,減少對利差的依賴。
險企還需要加強風險管理。在投資策略上,險企應加強對市場趨勢的監測,及時調整投資決策,減少市場波動對投資組合的影響。同時,通過提高精算技術和風險評估能力,險企可以更準确地進行產品定價,有效管理和控制風險。
一位業内資深人士根據長期投資回報率假設、風險貼現率、未來增長潛力、市場定位以及管理團隊的戰略執行能力等因素,對五大上市險企的内含價值的變化進行把脈:
中國平安具有綜合金融服務模式的優勢,廣泛布局保險、銀行、投資等領網域;其技術投資和數字化轉型的成果可以為業務向上增長提供動力。因此,如果中國平安能夠保持業務多元化和技術創新的優勢,其内含價值可能會更具吸引力。
中國人壽作為中國最大的壽險公司,在市場份額和品牌認知度方面享有顯著優勢。近年來,中國人壽加強了對風險管理和資產配置的關注,致力于提高投資回報率和業務質量。規模和市場領導地位是其内含價值的加分項。
作為主要從事财產險業務的國有保險集團,中國人保在核心業務領網域内具有強大競争力,其也在拓展人壽保險業務。财產保險業務對市場波動的敏感度相對較低,中國人保的業務組合可能為其内含價值穩定增長提供了一定的保護。
在壽險和财產險業務方面有不俗表現的中國太保,近年來致力于通過技術創新提升客戶體驗。平衡業務結構和創新能力有助于提升中國太保的内含價值。
新華保險在壽險市場上擁有穩定的市場份額,并且在精算技術和風險管理方面具有較強的能力。注重提升長期業務價值和可持續發展,這使其内含價值對尋求穩健增長的投資者更具吸引力。
誠然,每家公司的内含價值吸引力都有其獨特的驅動因素,投資者在投資時應該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投資策略以及對各公司未來發展潛力的判斷來做出決策。
不過,随着中國平安、中國人壽和中國人保等公司不斷優化其内含價值,投資者也許會意識到:一個準确、透明和審慎計算的内含價值,即便在短期内可能引起一些波動,從長期來看卻是建立投資者信心和推動穩健增長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