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周末重點快遞:市場大幅縮量後會如何演繹?“牛市旗手”漲停潮帶來信心!券商聚焦A股三次低換手率階段的啟示,歡迎閱讀。
A 股 " 七翻身行情 " 反復圍繞 3200 點争奪,本周五市場給出大驚喜,滬深兩市在券商股的帶動下放量上漲," 七翻身行情 " 來了個先抑後揚。
從周末情緒來看,周五 " 牛市旗手 " 券商板塊掀漲停潮,給投資者帶來了信心。對于 A 股前期低換手率,有券商回顧對比歷史上 A 股大盤低換手率階段,探讨了未來的增量方向。
(一)重磅消息
NO.1 據新華社報道,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工作部署電視電話會議 7 月 28 日在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出席會議并指出,城中村改造是一項復雜艱巨的系統工程,要從實際出發,采取拆除新建、整治提升、拆整結合等不同方式分類改造。相關部門要抓緊完善政策體系,相關城市政府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加強領導力量,健全工作機制,推動城中村改造工作取得實效。
NO.2 據新華社消息,俄羅斯政府 7 月 29 日通報,俄方已決定繼續臨時禁止本國大米及碎米出口,期限至今年 12 月 31 日," 以保障國内市場穩定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 7 月 28 日,阿聯酋經濟部宣布,即日起阿聯酋将暫停大米的出口和再出口。根據相關決議,該國将暫停大米出口 4 個月。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的全球大米價格指數顯示,由于天氣因素,全球大米價格已接近 11 年來的最高點。
NO.3 近日,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印發《深圳市推動開源鴻蒙歐拉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3 — 2025 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深圳市瞄準最高最優最強,通過培育和吸引更多企業、更多人才、更多產業,組織集聚深圳發展開源鴻蒙歐拉產業,力争率先将深圳建成為核心技術領先、產業高度集聚、應用場景豐富、生态支撐完備、全球輻射引領的開源鴻蒙歐拉產業高地。
(二)頂級券商最新研判
中信建投:市場大幅縮量後會如何演繹?
本輪市場的持續縮量源于 " 中特估 " 和 TMT 的共同回調。目前市場縮量已經達到歷史經驗阈值 60%,底部信号明确。復盤歷史案例發現,新一輪的上行均伴随着新主線的建立或舊主線的重啟,後續建議重點關注:超預期的宏觀政策和經濟修復信号催化下順周期的階段性機會和重磅產業催化下 TMT 新一輪的主線機會。
今年 4 月,TMT 在交易過度擁擠之後就進入了頂部區間,板塊成交量保持高位的同時遲遲未創新高。但由于 TMT 熱度不減,且一批總龍頭(劍橋科技、萬興科技等)仍然保持漲勢,資金繼續挖掘板塊内低位的細分賽道,做補漲邏輯。此時," 中特估 " 正在石油、基建等帶領下開啟新一輪上漲。4 月底,TMT 各方向的龍頭日内振幅顯著放大,頂部迹象明顯。于是當 5 月大盤再次來到 3400 點時,主線内的獲利資金選擇落袋為安," 中特估 " 和 TMT 同時回調。主線的休整使得眾多資金選擇離場觀望,等待機會明确再參與行情,市場随之開始縮量。
對于的後市研判,縮量到位在即,關注主線機會。截至 7 月 24 日,市場成交額降幅已達 57.98%,換手率降幅已達 63.75%,而歷史上縮量 60% 是大盤見底的明确标志,當前市場縮量已經較為充分。後市有三種演繹路徑:
(1)最悲觀的情況是在沒有進一步催化的情況下,市場繼續震蕩;
(2)若有超預期的宏觀政策和經濟修復信号,順周期将迎來漲幅約 10%、持續約 1 個月的階段性機會,并帶動大盤回升;
(3)TMT 若迎來重磅產業催化,有望成為新一輪的主線帶動大盤回升。
東吳證券:歷史上 A 股大盤低換手率階段的啟示
7 月以來,A 股市場日成交額自 7 月初萬億回落至 7000 億元左右的水平。從換手率角度,7 月以來市場換手率多數交易日在 2% 以下,歷史上來看,全 A 換手率 2% 是一個明顯的分界點。
對比歷史上三次典型低換手率(2% 以下)區網域,本次換手率再次面臨 2% 考驗,從基本面、流動性和外部環境來看,當前我們面臨的問題似乎與回顧期間都有異同。對應 2008 年,相同點在于經濟基本面預期弱,不同點在于 2008 年國内外貨币寬松,中國與全球經濟一同邁入復蘇,而當前海外經濟仍具有韌性,美聯儲加息尚未結束,海外流動性偏緊。對應 2013 和 2018 年,相同點都在于海外流動性偏緊,經濟刺激政策預期落空,不同點在于 2013 年金融嚴監管、2018 年去杠杆,國内流動性趨緊,而當前國内流動性較寬松。
本次低換手率再臨 2% 的主要原因在于預期轉弱、外部流動性偏緊以及國際環境復雜化。當前内部基本面一致預期偏弱但積極因素正在累積,而市場反應鈍化;美債收益率見頂,外部流動性拐點已現。當前類似于 2013 年底和 2018 年底,
當下與 2013~2014 年有三大相似性:宏觀背景相似性,政策周期相似性和產業周期相似性,不同點在于國際環境更加復雜等。新方向尚在醞釀、市場行情震蕩調整時,我們應該積極去尋找未來的增量方向。長期來看,技術自主替代、能源安全、科技持續進步三大方向需要繼續挖掘。
中短期看,中報行情啟動下,關注盈利業績高且景氣度可持續外推的行業,受益于產業鏈和出口的先進制造行業(光伏設備、汽車、軌交設備、工業機器人、工業自動化等),以及關注人工智能趨勢下有業績驗證的板塊,如通信光模塊、傳媒影視和遊戲等。
同時,政策視窗期關注穩增長發力下的竣工鏈(建材、家電家具)和零售消費,以及新能源(獨立邏輯的細分)、分母端邊際變化驅動的醫藥(創新藥)。
(三)券商行業掘金
華西證券:AI+ 金融,大模型引爆金融科技革命
7 月 24 日召開的重要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金融科技行業迎來強催化。Al+ 金融更側重于為傳統行業的模式創新和流程再造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從而催生新的商業模式,提高運營效率,帶來整個產業的全面更新。
AI 應用場景涵蓋前中後台中的市場營銷、產品設計、風險管控、客戶服務、運營支持等。據艾瑞咨詢統計測算,2021 年 AI+ 金融核心市場規模達到 296 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 677 億元,到 2026 年,核心市場規模達到 666 億元,CAGR 為 17.6%,帶動相關產業規模 1562 億元,CAGR 為 18.2%。
金融行業數據豐富且數據質量高,具備大模型訓練的良好基礎。同時,金融行業細分領網域眾多,且大量產品最終服務于 C 端用戶,大模型應用場景豐富。随着大模型與金融業務的融合,創新應用将層出不窮。金融行業數字化需求剛性,投入巨大,是大模型應用落地的大舞台:根據艾瑞咨詢的數據,2022 年,以銀行、保險、證券為主的金融機構技術資金投入預計将超過 4000 億元。2022 年中國銀行與保險機構前沿科技采購支出将達到 170 億元。相關行業已有大量應用案例:Bloomberg GPT、Morgan Stanley、Lemonade、蘇黎世保險、度小滿、瑞穗金融集團等。
随着大模型技術與業務的深度融合,頭部金融科技企業有望實現產品和商業模式的革新,實現從產品 + 服務收費向 SaaS 訂閱收費、運營分潤收費的轉變。我們認為,金融科技細分領網域眾多,各細分領網域龍頭具備技術、行業 Know-How 等要素,與頭部金融機構的長期合作關系有利于補齊數據、場景等要素,相關產品有望率先落地。
行業受益标的:在各細分領網域深耕多年,在 AI 領網域早有布局,且積極擁抱大模型技術變革的公司具有先發優勢。行業受益标的包括:同花順、指南針、恒生電子、财富趨勢、新致軟體、宇信科技、金證股份等。
中國銀河:AI 回調近尾聲,大模型競争加劇,AI+ 應用有望加速
7 月 13 日國家網信辦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等 7 部門公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自 2023 年 8 月 15 日起施行。《辦法》兼顧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發展與安全,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研究與發展留足空間。
7 月 18 日 Meta 宣布将推出開源大型語言模型 Llama2,可免費用于研究和商業用途,這也是大型科技公司首個開源的商用大模型,将為初創企業和其他企業提供 OpenAI 和谷歌的替代方案,該模型也對 OpenAI 的 GPT4 形成了衝擊。此外,微軟 Copilot 定價大幅超預期,激發大模型創新應用場景定價新動能,7 月 19 日微軟公布了其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 Copilot 的定價,每用戶每月 30 美元,相較此前有市場消息标榜的價格高出了 260%,表明人工智能在辦公場景商業化具備可行性,用戶願意為其支付更高的價格。
今年以來在以 ChatGPT 為代表的主流人工智能技術,在全球範圍内掀起了人工智能浪潮。2023 年也被認為是 " 通用人工智能元年 " 或 "AIGC 元年 ",目前行業整體處于發展初期,短期受資金面及情緒面影響振幅較大,科技巨頭大模型的開源及競争,有利于 AI 在應用端場景持續落地,微軟 Copilot 定價大幅超預期将激發人工智能在創新應用層定價新動能,進而推動上遊算力、算法、通信、數據等基礎設施層高确定性增長。
投資建議方面,持續看好整個板塊產業趨勢,當下時點,重點推薦 AI+ 多場景應用。看好 AI+ 金融、AI+ 醫療、AI+ 新能源、AI+ 政務(包括媒體類輿情類)、AI+ 辦公、AI+ 法律、AI+ 教育等細分賽道的優質公司。
重點推薦:同花順、嘉和美康、彩訊股份、拓爾思、螢石網絡、國能日新、上海鋼聯、深桑達 A、中科曙光、中科星圖、海康威視、金山辦公、柏楚電子、通達海等公司。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