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都說要搶BBA的市場,但人家怎麼活得都還挺好?,歡迎閱讀。
如同安卓手機發布會上經常被 " 吊打 " 的蘋果,在汽車圈,"BBA" 是新勢力們發布會上的 " 常客 "。
騰勢銷售事業部總經理趙長江把騰勢 N7 的假想敵定為 "BBA",他說:
" 目前 30 萬以上 SUV 市場中,BBA 的占比仍然非常大,騰勢希望可以搶到 20% 的市場。"
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曾立下 flag,稱:
" 蔚來對标 BBA,并在五年内和德系豪強三分天下得其一。"
向來掌握流量密碼的李想自然也不免要蹭 "BBA" 的熱度,在 2023 年的媒體溝通會上,他曾說:
"2023 年理想汽車将進入更加關注市場份額的階段,去年 30 到 50 萬 SUV 市場拿到差不多 9% 的市場份額,接下來我們想到 20%。"
30-50 萬的 SUV 市場向來是 "BBA" 的自留地,這 20% 恐怕也将從 "BBA" 的 " 口 " 裡奪出來。
就連走性價比路線的哪吒汽車也欲從 "BBA" 的市場中分一杯羹,哪吒汽車聯合創始人、CEO 張勇在社交平台發文稱:
" 哪吒 S 的增購車前 3 位分别是奧迪 A4L、寶馬 5 系、和奔馳 C 級。"
如果真按它們的算法來看,"BBA" 的市場已經所剩無幾,退出中國市場恐怕也指日可待。
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前段時間,"BBA" 各自公布了自家上半年的銷量,其中寶馬(含 MINI 品牌)銷售了 39.26 萬輛,同比增長 3.7%;奔馳共銷售了 37.46 萬輛,同比增長 7%;奧迪銷售了近 33 萬輛,同比增長 3%。
這麼一看,"BBA" 的市場好像不僅沒被搶,甚至還都有所增長。
豪華車市場的基本盤在變大,這是 "BBA" 銷量增長的主要原因。
根據乘聯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乘用車一共賣了 958.08 萬輛,同比增長 4.7%。其中,豪華車市場跑赢了 " 大盤 ",30 萬以上車型銷量同比增速達到了 32%。
而 30 萬以上的汽車消費市場,正是 "BBA" 的主戰場所在。
另外,"BBA" 依然是具有最廣泛共識的豪華品牌。
不少新勢力品牌動不動就自己貼上 " 高端 "、" 豪華 "、" 奢華 " 等字眼,并且價格也确實很 " 豪華 ",但如果市場不認可、社會不認可的話,依然沒有用。
而 BBA 三家在中國豪華車市場耕耘已久,早已深入人心,直到現在,依然是不少車主在消費更新時的首選。
最後,BBA 目前的優惠都不小,入手門檻更低了。
今年 6 月,奔馳、寶馬、奧迪的單車銷售均價分别是 43.8 萬、38.1 萬、30.4 萬,相比去年的 50.0 萬、40.9 萬和 31.7 萬,都有明顯下降。
據筆者了解到,目前奔馳 C 200 L 運動版綜合優惠接近 7 萬、落地價在 31 萬左右;寶馬 i3 綜合優惠在 10 萬左右,如果選擇租電方案,它的入手價格甚至不到 20 萬元;奧迪 A4L 則是常年都有 10 萬左右的綜合優惠,算是 "34C" 中入手門檻最低的車型。
優惠多了,自然會吸引到更多想要入手豪華品牌的消費者。
但,這并不代表 "BBA" 的市場地位絲毫沒有動搖。
根據上圖可以看出,"BBA" 在經歷了 2017 年的迅速上漲之後,都在 2021 年左右開始下跌。
而結合這一張圖我們會發現,"BBA" 在 2021 年的銷量轉捩點,恰好和新能源汽車銷量激增的 2021 年相吻合。
這也說明了,新能源汽車正在蠶食着 "BBA" 的市場。
根據奔馳和寶馬的官方數據來看,它們在上半年的新能源車銷量分别為 1.2 萬輛和 4.5 萬輛。
而奧迪則是沒有公布其上半年的新能源車銷量,不過其超過奔馳的可能性并不大,可能還未超過 1 萬台。
除了寶馬靠着大幅降價的 i3 和 iX3、銷量不太難看之外,奔馳和奧迪真就成了李想口中的 " 三瓜倆棗 " 了。
根據乘聯會數據顯示,6 月新能源車國内零售滲透率為 35.1%,其中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滲透率為 58.8%,豪華車新能源滲透率為 30.9%。
更加直觀的是,特斯拉在上半年已經賣出了 29.41 萬台車,已經接近奔馳、寶馬或奧迪單個品牌的銷量。
當然,BBA 也并不會坐以待斃,它們正在通過兩套組合拳予以回擊:加速推動電氣化和砍掉低端車型。
首先,近些年來,BBA 在新能源布局上正在加速。
梅賽德斯 - 奔馳 CEO 康松林表示,該公司正在将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作為其 2025 年開始的電動汽車轉型的中心。根據奔馳在 2021 年提出的戰略,從 2025 年起,該品牌的所有新車平台都将只生產電動汽車。
寶馬則是更新了沈陽生產基地,開始生產電動車型,并且在上海建立了新的研發中心,新的 iX1 和 i5 将豐富新能源產品矩陣。
奧迪與智己交好的消息還熱乎着,将會用後者的電氣化平台來拓展前者在中國的電動汽車產品組合。
其次,為強化豪華品牌形象,BBA 正在逐步砍掉低端車型。
根據消息,國產的寶馬 1 系在 7 月份之後停產,國產寶馬 X2 将在 9 月份之後停產。以寶馬 X2 為例,終端普遍有 10 萬左右的優惠,實際售價和本田 CR-V 相近,确實不夠高級。
奔馳計劃在 2025 年結束最後一代 A 級車的生產,而奧迪 Q2L 恐怕離停產也不遠了。
過去中國汽車市場高速發展的時候,憑借着品牌優勢,BBA 的低端車型賣出了不錯的銷量,但随着總體市場增速放緩,新能源豪華品牌湧現的情況出現,低端車型反而成了品牌負資產。
只要各新勢力廠商還在和 BBA 去進行對比,BBA 的日子就依然還好過。
只怕等有一天,降價依然賣不動,也沒有新勢力再去對标的時候,恐怕 BBA 的時代才算過去。
那一天,還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