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崔東樹:上半年車市零售環比連漲,三季度以價換量效果或減弱,歡迎閱讀。
中新經緯 7 月 11 日電 題:上半年車市零售環比連漲,三季度以價換量效果或減弱
作者 崔東樹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
崔東樹
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 ( 下稱 " 乘聯會 " ) 數據顯示,2023 年 6 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 189.4 萬輛,同比下降 2.6%,環比增長 8.7%。1-6 月零售持續環比增長,這是本世紀以來從未出現過的走勢。
為什麼車市零售會呈現逐月環比持續上漲的良好态勢?上半年經歷了春節過早、3 月異常促售價格戰、部分消費者觀望國六 B 的促銷走勢、近期大量新品和低價新款推出、618 促銷活動等,因此上半年接二連三的主題期待與政策出台,最終形成了 6 月中下旬車市持續火爆的局面。此外,還與 2022 年 1-6 月銷量基數較低有關。
具體來看,6 月自主品牌零售 93 萬輛,同比增長 14%,環比增長 7%。6 月自主品牌國内零售份額為 49.3%,同比增長 6.7 個百分點;2023 年自主品牌累計份額 50%,相對于 2022 年同期增加 4.2 個百分點。6 月自主品牌批發市場份額 53.7%,較 2022 年同期增加 8.6 個百分點;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場和出口市場上獲得明顯增量,頭部傳統車企轉型更新表現優異,比亞迪汽車、吉利汽車、長安汽車、奇瑞汽車等傳統車企品牌份額提升明顯。
6 月主流合資品牌零售 66 萬輛,同比下降 19%,環比增長 6%。6 月德系品牌零售份額 21.1%,同比下降 1.6 個百分點。日系品牌零售份額 17.8%,同比下降 3.7 個百分點。美系品牌市場零售份額達到 9.2%,同比下降 0.9 個百分點。原因是這些品牌主要是以燃油車為主,體現出新能源走勢強、燃油車總體份額萎縮的趨勢。
7 月共有 21 個工作日,與 2022 年持平,随着車市增長的結構性分化,部分企業傳統燃油車產能充裕,休高溫假的時間較長,車市進入休整期。
2023 年是防疫政策調整後的首個暑假,民眾出行遊玩熱情較高,購車、換車出遊也是部分家庭的新選擇,這些都有利于購車消費。本地市場也面臨着暑期學童接送、短途夏令營等活動場景,繼續利好出行市場訂單獲取與恢復。
6 月北方地區天氣異常高溫,7 月預計将進入極端天氣高發期,高溫天氣或将影響白天進店客流;各地促消費熱情較高,展會夜市活動較多,車企或将傾向于以戶外夜展和商圈集客等手段來聚攏人氣。
2022 年 6 月 1 日開始實施車購稅減半政策,因此政策啟動期疊加 2022 年 3-6 月的購買延遲因素共振,導致 2022 年 7 月的超高基數,這不利于 2023 年 7 月車市同比增速的表現,7 月如出現負增長應該是正常現象。
上半年持續增強的大幅促銷擾亂了車市正常的價格走勢,終端價格修復需要一段時間适應,加上二季度超強的促銷力度對下半年購車客戶的消費透支效應,三季度以價換量的效果有可能減弱。車企結合上半年戰果,也将對市場預期、產品結構及上市節奏進行優化調整,或将進入蓄力期。
随着 7 月車市進入國六 B 的延展實施期,上月老庫存零售的虹吸效應或将引導 7 月車市產銷進入相對穩定階段,上半年促售價格的快速拉升已經結束,7 月開始進入平緩促銷增長期,這與 2019 年的價格走勢相似,促銷對車市的拉動減弱。
從乘聯會監控的數據看,2023 年 1-5 月份中國自主品牌車出口在當地市場零售同比增長了 47%,其中 5 月自主車出口海外的零售同比增長 61%,繼續保持強勢良好增長的态勢。近期人民币匯率變化有利于出口,由此判斷 7 月中國乘用車出口仍會保持強勢增長,并推動 7 月總體乘用車的國内外總量繼續保持較好增長。 ( 中新經緯 APP )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選編,因選編產生的作品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部門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選編内容涉及的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責任編輯:宋亞芬
作者:王京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