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社會經驗:為百米巨樹“量身高”,他還有一個身份……,歡迎閱讀。
近日,中國科考隊公布了藏南柏木巨樹等身照。扎根在藏南河谷的沃土,沐浴着印度洋暖溼氣流抬升形成的水汽,這棵藏南柏木,大約在唐朝時期發芽 ,朝着陽光不斷向上生長,迄今已有 1400 來歲的高齡。
為巨樹 " 量身高 " 的攀樹師之一是鄭達雄,他是此次巨樹科考中的先鋒領攀隊員,也是廈門大學的一名體育老師。
爬上約百米的巨樹,下面是怎樣的風景?為巨樹 " 量身高 ",又是種怎樣的體驗?
01
攀爬巨樹,是對體力和耐力的考驗
雨季的藏南,草木蔥郁,一群由生物學家、攀樹師和攝影師組成的科考團隊,對這片藏南柏木巨樹群展開科考。
爬樹的第一步是把攀爬用的繩子挂到樹枝上。攀樹師們利用專業彈弓機,将豆袋繩投射到合适的枝丫,再把攀樹繩引到所挂的位置。
廈門大學體育老師鄭達雄是大陸首位獲得國際樹木學會 ISA 認證的職業攀樹師。作為領攀人,他要把繩子帶到樹頂,為後續上樹采集标本和布設紅外相機的科研人員探路。
攀爬初期,樹枝茂密繁雜,不時擋住向上的通路,鄭達雄需要調整姿勢避讓側枝。随着高度的上升,風聲變大、呼吸節律也同樣增快,考驗着領攀人的體力和耐力。鄭達雄發現,自己攀登的不僅是一棵樹,而且是在造訪由不同的生物組成的巨樹生态系統。
歷時兩個多小時,鄭達雄完成了藏南柏木Ⅱ号的領攀任務,後經科學測量,這棵巨樹高 99.5 米,相當于 30 層樓高。
領攀師鄭達雄,也成了第一位踏上這棵巨樹頂部的人類。
在巨樹頂端,鄭達雄心潮澎湃:" 在遠處會看到雪山,還有雲飄過去,底下的江蜿蜒曲折,景色很美。爬上去意義在哪裡?認識它,了解它,是為了更好地研究它,保護它。"
02
攀樹課,不只是一項運動
告别藏南的巨樹,鄭達雄回到了 3300 多公裡外的廈門,他的另一個身份是大學體育老師,迄今他已在廈門大學教授了 11 年的攀樹課。
據鄭達雄回憶,2011 年,當時的廈大校長在美國康奈爾大學考察時,發現攀樹是一門非常受學生歡迎的課程,學生不僅可以強健身體,還可以親近自然。" 國内沒有人開爬樹課,回來領導說把爬樹課開起來,我就考了國際證照。"
研究戶外冒險教育的鄭達雄,與校方一拍即合,在完成了攀樹師的專業化訓練後,他成了廈大最早的攀樹老師。大學體育課教爬樹,當年這一創新舉措,也讓攀樹課火出了圈。
雖然正值暑假,但留校的學生還是對這堂攀樹體驗課饒有興趣,向着大樹生長的方向攀爬,将會收獲一個不再是仰視大樹,而是平視大樹的獨特視覺體驗。
但在享受攀樹快樂的同時,攀附在高高的繩索上晃晃蕩蕩,引起了同學們的尖叫聲。
" 鄭老師,你救救我!"
" 老師,你發誓你抓住我了!"
" 盡管裝備、操作方式規範,安全性高,但面對高空,我們依然會恐懼。所以,我們總希望有人在身邊,會覺得很踏實。誰能幫到你?第一時間就是你的同伴,這就會拉近彼此之間的關系,生死相托。" 鄭達雄說。
攀樹課,既考驗着同學們的内心是否強大,也培養着隊友之間的互幫互信。鄭達雄在教學中發現,這門課程其實早已超越了運動和鍛煉的範疇。
從 2016 年的 " 莫蘭蒂 " 台風,到剛過去不久的 " 杜蘇芮 " 台風,鄭達雄的攀樹隊員們承擔了台風後校園周邊斷枝的修剪養護工作,攀樹課也不再只是象牙塔裡的體育課,而是被賦予了社區服務的功能。" 以前,我們認為保護樹木就是把它圍起來,不讓人踩踏、不亂砍濫伐,這是第一層的保護;現在,我們認識到了樹木生長的規律、生态系統的循環,給它構建和諧的環境,這是第二層的保護。" 一名學生說。
鄭達雄希望學生們從攀樹到愛樹,進而愛生命和愛自然。" 上過我們的課,學生可能有個不一樣的地方——會經常抬頭看樹。在我們的基因裡面,對環境自然而然地依戀。看着這些綠色,都是生機盎然。有生命力的東西,自然也會對你有所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