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爛尾全網勸退,她又要背鍋?,歡迎閱讀。
就很難評:因為争議太多,被撕出腥風血雨的電視劇《一念關山》,到底算不算 " 紅 "?
從開播到結束,這部劇從男女選角,演員顏值演技,到各自戲份多少,男主是否資源咖,有沒有惡意搶配角的戲……網友們争生争死,早已經掀起過多場混戰。
對于大花和偶像各自的粉絲來說,自家姐姐 / 哥哥戲份多不多,番位重不重,都是兵家必争的籌碼。
但講真:撕破臉皮搶番位,論分鍾計算戲份時間,反復核對出場次數……其實都無所謂,也不重要。
角色和演員是否互相成就,達成 " 有效播劇 ",即:對觀眾的審美和智商有尊重,對演員未來的演繹生涯有推動……這兩點更重要。
畢竟 2023 年是典型的 " 配角上桌 " 元年。
從女 N 号 " 大嫂 " 高葉驚豔全網,到 " 骨科霸總 " 孟宴臣碾壓神顏男主爆紅,再到壞得有血有肉的反派葉冰裳出圈,君不見全劇戲份加起來湊不夠一集的配角大紅大紫,足以證明什麼番位,時長都是浮雲。
争什麼那些沒有用,哪怕是演了主角,不也照樣被刀鋒下颌線 / 一碗白粥 / 上神魔頭為愛人創飛蒼生 / 小情侶别具性縮力的一句 " 爸爸 " ……給毀了嗎?(扶額苦笑)
太多案例足以證明:角色的人設好壞,比番位戲份這些可重要太多了。
但也正因此,槽點來了:創作方對重要角色的設定動手了!
《一念關山》的争議太多,咱們不上升演員本人,也不故作深沉地剖析貴圈那些彎彎繞繞,純粹從影視藝術作品中的主角人設角度,來讨論最近熱議的——
女冠男戴、削女襯男現象。
名動天下的 " 頂級女殺手 " 任如意,設定是冷血心硬,戰鬥力 Max 的暗殺王者。這麼一個 " 無情無愛,去父留女 " 的新穎設定非常吸引人,在剛開播時圈粉無數。
但如無意外,就要出意外了。
過去無數次執行任務,都能在千軍中全身而退,一匹孤狼似的任如意,遇到男主後慢慢地戰鬥力就退化了。多次受傷,被男主拯救;陷入困局,需要男主收留。就是為了讓主角湊在一起,強行開展感情主線。
婚戀不是洪水猛獸,談個戀愛當調劑也沒啥,但次次都以女主負傷男主拯救來推動劇情,這就有點偏頗了吧?
還特地安排女主開口念台詞:"(雖然我已經足夠強但)即便我功力無損,也不是你的對手。"
懂了,花費那麼多筆墨來描述女主的 " 強 ",本質上是為了襯托男主 " 更強 "。
為了湊齊女強,男更強的設定,削掉女主的人物弧光,将其弱化,矮化,就是為了凸顯男主的高光——
女性的優秀,居然變成烘托男主優秀的工具,頗有種 " 考個高學歷當嫁妝 " 的惡趣味了。
《一念關山》前十幾集這個拉踩還不算突出,劇情越到後面就越割裂。
任如意作為朝廷棄卒,時而流露出行内人的老辣深算,又在男主高談闊論發表見解後,表現出涉世未深的困惑和對男主的仰慕;
女主主線的復仇任務,到 27 集才開始,十幾分鍾潦草結束。剩下大部分時候都好像沒啥正事兒似的,摻和到男主的任務線裡。前期為撲倒男主生孩子死纏爛打,後面和男主花前月下談心慢鏡頭。
來人,都把配角殺了給他倆婚禮助助興。
以往劇集爛尾,大家都威脅要給編劇寄刀片。
但這一次,還真怪不到編劇頭上。
編劇寫得挺好的,但在拍攝和後期之中,不知制作方是對男主的私心,還是刻板地信奉 " 男強女弱 " 的搭配法則,後期修改了劇本。
把劇本裡男女主角因價值觀而發生激烈争吵,女主當面指出男方對她的軟性控制:" 我不喜歡這樣 ",劇中柔化成軟綿綿的說服:" 以後再說好嗎?"
圖源網絡,網友自制對比圖
重要女配角公主楊盈與師傅的一場對話中,關于女子立世之難的感慨、偏要撞南牆的鬥志、嘲諷男主 " 好蠢 " 理解不了她們的閨中玩笑,
生生改成公主催婚催生:" 即便如此,還是好期待你們以後的孩子長啥樣…… "
圖源網絡,網友自制對比圖
還有一句剛毅有聲的陳述:" 每個女子本該是一棵樹,男子也是一棵樹 ",被後期配音改成 " 每個女子本該是一朵花,男子也是一棵樹 ",直接矮化了任如意這個角色的獨立和風骨。
争議最大的莫過于結局,《一念關山》作為群像劇,幾乎全員戰死。
為家國大義赴死雖然悲壯但也算可歌可泣,卻在男主死後,女主執行最後一次刺殺任務,與敵方同歸于盡的瞬間,走馬燈閃現的是男主,場外旁白還是在念叨男主:
" 你死後我不願寂寞地活 "
明明是為自己的信仰和大義做犧牲,愣是整出一副沒有男人活不下去的殉情模樣。
極大地削弱了本該極其出色的人物設定,導致任如意這個角色令人迷惑,幾近爛尾。
圖源網絡
但這種翻車不止《一念關山》。
按照言情戲份的慣例:這種開篇口嗨各種高概念設定,視男人婚戀如糞土的女性角色,在國產劇裡的命運 100% 都會翻車,推翻自己前面所有金句。
你不婚不育是因為沒有遇到好男人!來來來,國產劇制片方給你安排一個!
日劇《我不是結不了婚,只是不想》,被内娛翻拍成主題截然相反的《誰說我結不了婚》,光是片名,就傾瀉而出一股濃郁的催婚明示。
圖源《誰說我結不了婚》
劇中陳數飾演的女強人田蕾,看似人間清醒,斷絕情愛,擲地有聲的金句張口就來:
" 我反正不會結婚的,我喜歡的只有成功。"
" 愛情就像賭博一樣,投入的越多,輸得越慘。"
" 真愛或許存在,但你這種抽獎絕緣體怎麼有自信能遇上這種小概率事件?"
" 你口中的好男人也就是迫于社會壓力還有經濟方面的情況,他的渣男本性沒有暴露出來。"
最後卻依然為了冤家變愛人的男友放棄到手的合夥人職位,夫妻雙雙冒險去創業。
更别提才被全網痛罵的《我本是高山》。
取材于 " 感動中國 " 人物張桂梅真實事件,無視她多場合提及要忠于信仰,要報恩當地鄉民的辦學初衷。
電影裡卻每到艱難險阻時刻就反復閃現丈夫面容,和臆想的夫妻依偎共舞畫面,愣是把大恩大義矮化成小情小愛。
發現了嗎?整個影視制作行業都活像是一個大型賽博相親角。
熱衷修改一切不婚女強人,滅絕師太要是擱現在,高低也給安排一個方丈來拉郎配;
同時沉迷 " 配平文學 ",男一女一喜結連理之餘,必須雨露均沾地把女二男二、女三男三……一切單身男女湊成 CP。
圖源:小紅書 @騎馬走了
如果路過的狗剛好也夠湊齊公和母,指不定要給大家現場催生一窩。
這幾年,戀愛腦成了不折不扣的,特供女性的羞辱。
但别一味怪女性觀眾性緣腦,不如反省下:這麼多受害女性的戀愛腦都是從哪兒長出來的?
從身邊人無處不在的催婚催生,奮鬥不如結婚論調裡;從鋪天蓋地愛情小說、影視主角的選擇裡。
那些故意削弱女性的遠大志向和經歷高光,片面呈現她戀愛為重,放棄人生主線為愛情服務的 " 弱女叙事 ",在影響一代又一代年輕觀眾的價值觀。
不要低估影視劇對一代女性意識形态的塑造。
既然當年能有女孩因為看了 TVB 職場劇的事業女性,從而去選擇某個職業;
就一定有女孩會因為沉迷 " 王妃挂城牆 "、" 追妻火葬場 "、" 一胎八寶帶球跑 "、" 豪車豪宅不如他一碗白粥 " 這類嬌妻文學而盲目進入錯誤關系。
女孩不該滿足于只當一朵花期短,易凋零,以色取悅他人,裝點他人的嬌嫩鮮花;
而應該和其他個體一樣,成為:遨遊山林能狩獵自保的狼;脊骨堅挺可庇佑眾生的樹;有主心骨和能動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