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年輕人終成“大媽”:攢金豆成理财新手段,商家稱“炒黃金不能致富”,歡迎閱讀。
年初以來,黃金價格一路走高。至上周,滬金盤中一度突破 480 元 / 克。與此同時,多家黃金品牌的零售價格衝破 600 元 / 克。
在全國最大的金珠寶批發市場深圳水貝,黃金金價實時變動,一天裡可能就相差 10 元。這裡也能更具體地看到金價飙升後的市場眾生相:有人趁着高價抛售,有人買漲不買跌,更有人帶着好奇入場了解黃金投資。
十年前,中國大媽以 10 天橫掃 300 噸黃金的戰績震懾華爾街大鳄。而這一次的黃金消費潮裡,年輕人的身影分外吸睛,他們已經完成了從質疑到理解、最終成為大媽的覺醒。
黃金市場晴雨表:金價自年初一路走高,現較去年同期上漲 24%
深圳羅湖區的水貝市場,不過兩平方公裡的地方,匯集了數十個珠寶城和上萬家黃金珠寶檔口。它擁有全國珠寶加工產業 70% 的體量,年營收達 1200 億,超過 99% 的縣城 GDP。
這個中國最大的黃金珠寶交易集散地,就是黃金市場的晴雨表。
據藍鲸記者從多家水貝黃金商鋪獲悉,今天的金價為 475 元 / 克左右,較上禮拜有所回落。有商鋪老板老板告訴記者,上個禮拜金價最高的時候衝到 480 元。随後幾天跌到 470 元左右,這兩天還稍稍漲了幾塊。而她記得,去年同期的金價大約只有 380 多元——漲幅高達 24%。
老板寧掌櫃表示,水貝市場的金價一般以國際金價為标準,各家商鋪價格依照加工費、溢價空間不同略有差别。
依據上海黃金交易所的金價行情走勢,國内黃金期貨價格從 410.72 元 / 克一路上漲,在 9 月 15 日創下最高價 480.26 元 / 克、收盤價 470.43 元 / 克的新高。現貨價格随之上漲,周大福、老廟黃金等首飾金售價在日前已突破 600 元 / 克。
金價行情走勢 / 上海黃金交易所
寧掌櫃還向藍鲸記者透露,水貝市場裡的金價随實時金價每分每秒都在變動。前兩天一天之中就差了 10 塊,對于黃金單價而言,算比較大的波動。
實際上,國内金價飙升的同時,國際黃金現貨價格自 8 月末以來整體呈現回調走勢。多家機構分析稱,美元指數和美債收益率維持強勢,壓制國際貴金屬價格走弱。而國内金價的走勢則受到匯率、黃金需求強勁等影響。
中國黃金協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黃金消費量 554.88 噸,同比增長 16.37%。其中黃金首飾消費量 368.26 噸,同比增長 14.82%,占總消費量的六成以上;金條及金币達到 146.31 噸,同比增長 30.12%。
相比這些分析和數據,多家水貝黃金商家給出了更簡潔的回答。雙節的購買需求不是關鍵," 亂世黃金盛世玉 " 才是最樸素的道理。
金價走高趨勢下的水貝市場:有商戶一天融金 30 公斤,也有店家反映銷量下降
藍鲸記者從多家水貝商戶處得知,今天的黃金回收價大約 460 元 / 克——水貝的回收價一般較當日國際金價減上 10 元左右。哪裡買的黃金都可以回收,以舊換新也是接受的,只是一般會再出個工費。
對以相對更低的價格購入黃金的消費者而言,現在出手或許是一個不錯的時機。
據央視新聞報道,有黃金回收商戶接受采訪稱,平時回收一天十幾公斤,現在因為業務量增長,一天大概熔 30 公斤(黃金)。也有商戶表示,這一兩個月來每月回收量大概增長 20%。據錢江晚報報道,有顧客在近期一口氣賣掉了 600 克黃金,變現 33 萬元。
寧掌櫃稱,越是在這種時候,專門做黃金回收的店鋪越是會謹慎。如果碰到特别大額的,店鋪會因擔心卷入銷贓而不做交易,除非是相熟的業内人。" 如果别人跟我們買金條板料之類,量特别大的,我們可能也不會賣。"
盡管在一些新聞視頻中,黃金櫃台人頭攢動,直播間裡咨詢下單的彈幕也刷個不停。但出乎意料的是,有商家向記者反饋稱,近日銷量較前段時間略有下滑,而左近幾家店鋪的情況也與她類似。
上述商家分析稱,有人買漲不買跌,就有人害怕買在頂峰上。" 黃金畢竟不是剛需,購買還是要理性 "。
9 月 22 日午時,藍鲸财經點進深圳水貝某黃金店鋪的直播間。有彈幕稱 " 在糾結莫比烏斯和筷子手镯 ",主播下意識回了一句 " 你再猶豫下周又漲了 "。随後該主播補充道:只能說有這個趨勢吧,我也不能亂說。
年輕人又愛上黃金了:漲幅超過大部理财產品,但 " 炒黃金 " 不能致富
寧掌櫃告訴藍鲸記者,她的客戶大多是 25 歲到 40 歲的中青群體,市場裡來來往往的年輕人也很多。和十年前不一樣,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成為投資黃金的中堅力量。《2021 中國黃金珠寶消費調查白皮書》統計稱,在金店的消費人群中,25-35 歲年齡段的已經占到了 75.59%。
年輕人愛上黃金的原因也不復雜,去市場和金店走一遭就知道了——金飾早已告别過去 " 又大又土 " 的形象,以新工藝、新設計逐步靠近年輕消費者。對于品牌而言,古法黃金產品的毛利率也能做得更高。
除了黃金首飾變好看,年輕人買黃金更樸素的理由在于投資保值。其中," 攢金豆 " 算是潮流新寵—— 1 顆金豆豆僅 1 克,單價一般低于首飾金,以國際金價為參考标準,低于 500 元一顆。小克重買金實現了消費群體的最大化和黃金投資的普遍化,每個周期攢一顆也更具儀式感。
但實際上,靠買黃金在短期内理财獲益是不現實的。如上文所述,黃金產品的回收價一般較購買價要低一些,其中品牌黃金的前後價差可能高達百元每克。此外據國際金融報報道,上文提及的金豆豆定價并不統一,也沒有價格接近金交所的官方背書店鋪,整個市場趨于混亂。
實際上對商家而言,金豆豆也不算是一門 " 暴富的 " 生意。金豆本身沒有什麼特别的工藝,決定了它的溢價空間非常有限——業内人的說法是,能賺的太少了。目前較火的一批金豆豆商家,絕大多數也非知名金飾品牌,而是以金料批發零售企業為主。
日前藍鲸記者曾從周大福、六福珠寶等品牌黃金線下門店獲悉,不是每個門店都有賣金豆。某位店員稱," 金豆雖然賣得火,但是到貨少,好久沒來過了。"
同樣的道理,消費者恐怕也是知道的。黃金的投資周期一般較長,指望暴富更是不太可能。但錢到底是存下來買黃金,而非拿去做什麼賠錢的買賣,這就是安全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