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我感覺李佳琦早就不想直播了,歡迎閱讀。
李佳琦被罵了一夜後,刷到了一條他之前直播的視頻。
他在視頻裡說:
" 我可以不用工作了。"
邊上的助理趕緊接話:
" 但是他必須工作!"
李佳琦沒停,接着說道:
" 真的,每天頭痛到死掉,每天坐在這。"
" 真的,我唯一唯一最後最後坐在這裡的想法,就是第一個公司這麼多人,還有這麼多同事需要培養。然後就是你們,說每天坐在直播間,很開心可以聽到我們的聲音。"
" 你們都說過一句話嗎,我們不買可以,李佳琦必須要播。"
說到這時,李佳琦顯得非常疲憊,聲音沙啞。
" 這句話字面意思上不太好聽,因為覺得你們很自私。但我理解你們,希望我們是一個可以一直陪伴你們的一個狀态。這就是我坐在這最大的意義了。"
然後他一個挺身,深吸一口氣,又進入那種亢奮有活力的狀态。
很多人說這是違心話,他在為了錢騙人。我反而覺得他其他話可能是騙人,這段話可能是真心的。
任何東西都有一個邊際效益遞減的效應。賺錢也一樣。
賺到 100 萬興奮,賺到 1000 萬狂喜,賺到 1 億長舒一口氣,認為這輩子都不用努力了。
但除非你真的是個天生的财迷,對錢有無止境的欲望,或者超級有野心,想建立個呼風喚雨的商業帝國。否則接下來,财富增長帶來的快樂只會越來越少。
很多富豪都有這麼個階段,包括某前首富也說,他最開心的是每個月賺一兩百萬那會,再後來錢對個人來說就沒啥意義了。
我之前公司的老板也是年紀輕輕就賺了很多錢,那會兒我們經常勸他做這個做那個,讓他非常忙非常累。
有一次,我們讓他開個個人賬号直播,一方面可以宣傳公司,另一方面用戶也可以直接和他交流。
他表示:" 公司賺錢重要,但我的快樂也是很重要的。我不想犧牲我的快樂賺錢了,我們能不能換個方法。"
而像李佳琦這樣,賺了十幾億甚至幾十億之後,再多賺錢并不會開心更多。反而直播占了生活裡太多時間,讓他沒時間去體驗其他讓他快樂的事情。
但公司需要他直播,估計公司高管周圍人也都勸他繼續直播,生活的慣性讓他繼續這樣工作下去。
于是他越直播越不快樂,讨厭每一個讓他只能這樣繼續工作下去的人。無論是公司、合作夥伴、粉絲還是誰。
所以最近看他直播,會發現他顯得越來越沒耐心了。
昨天李佳琦那段話說出來,我講給朋友聽。
朋友第一反應是:" 他是故意的吧,正好找個機會脫身。"
如果這次能成為個契機,讓他不用再這樣工作下去,我甚至懷疑他會解脫甚至高興。
他可以理所當然地對周圍人解釋:
" 你看,不是我不想播,大家都不喜歡我了,我應該退居幕後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