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5月車市:自主走向海外,合資跟上大部隊,歡迎閱讀。
本文字數:2080 字
閱讀時間:6 分鍾
5 月歷來都是汽車業淡季。從歷史數據來看,這個月的汽車產銷數據普遍低于 4 月。但 2023 年 5 月是個例外,乘聯會數據顯示,5 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 174.2 萬輛,同比增長 28.6%,環比增長 7.3%。
原因無他,一系列諸如促消費政策持續釋放、國六 b 預留緩衝期和上年同期基數較低等因素,推動了車市增長。
這也意味着,3 月份以來車市促銷熱度逐漸消退,消費者逐漸停止觀望、逐漸回歸理性,市場仍處于緩慢恢復階段。加之近期車企紛紛推出大量重磅新車和低價新品,助力市場需求溫和回暖。
具體到廠商零售銷量排名,Top10 中自主品牌占據了 4 席;而廠商批發銷量排名方面,自主品牌占據了 5 席。至于市場份額,5 月自主品牌國内零售份額為 50.3%,同比增長 4%。種種數據都在指明,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的走向出現了明顯的分水嶺。
卷起來,才能相互進步
單月銷售 24 萬輛,比亞迪 5 月創下月度歷史新高;奇瑞集團銷量 13.9 萬輛,同比增長 63%;吉利汽車 5 月銷量超 12 萬輛,實現連續四個月同環比雙增長;長安系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 12 萬輛 , 同比增長 44%;長城汽車銷售重返 10 萬輛水平,新能源與海外銷量均創歷史新高。
在 6 月高考季來臨之前,自主品牌便率先交出一份份滿意的答卷。無論是整體的市場份額,還是新能源車細分市場,抑或是海外市場,呈現出多點開花的局面。
比亞迪激進的月銷量優勢,帶給其他自主品牌巨大壓力,也昭示着新能源車市場的潛力巨大。但掌握 " 三電 " 核心技術自研的比亞迪,全球有且只有一個。而随着時間的推移,其他自主品牌在 5 月份也紛紛 " 亮劍 "。
吉利新能源車 5 月銷量 27036 輛,同比增長約 38%;長安系自主品牌新能源車 5 月銷量 29288 輛,同比增長 113.42%;長城新能源車 5 月銷量 23755 輛,銷售占比提升至 23.52%。無論是銷量抑或是占比,它們均迎來了新高。
背後,離不開眾多重磅新車的強力加持。哈弗枭龍 / 枭龍 MAX 5 月 15 日上市,藍山 DHT-PHEV 首個完整銷售月達到 5136 輛,還有熱度頗高的銀河 L7 在 5 月底正式上市。多款插電混動產品的上新,明顯是衝着比亞迪而去。
相信随着其他自主品牌新能源產品的上量,比亞迪在插電混動市場一家獨大的局面,很快就會被削弱。
走出去,提升世界認可度
除了比亞迪等極少數品牌外,大部分傳統車企的轉型之路,都是異常痛苦的。尤其是那些跨國汽車巨頭,更大的體量以及更復雜的組織架構,需要更多的時間,也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不堪重負如鈴木、Jeep、雷諾已經離中國市場而去,但也有 All in 純電的品牌,即使現階段銷量和業績再不堪,也要在中國市場留有一席之地。像專注于内燃機的馬自達,就算砍掉一家合資公司也要留在中國市場,足以見證中國市場的誘惑力和先進性。
換個角度看,在如此之卷的市場中都能迎來爆發期,自主品牌的出海計劃是不是該大張旗鼓地推進了。其實,不少自主品牌的出口之路已經走上了快車道。
乘聯會統計口徑下的 5 月乘用車出口(含整車與 CKD)30.2 萬輛,同比增長 64.0%。其中,新能源車占出口總量的 30%。5 月自主品牌出口達到 24.6 萬輛,同比增長 75.0%。不知不覺間,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車市場和出口市場獲得明顯增量,頭部傳統車企轉型更新表現優異。
可以預見,伴随着中國新能源車的規模優勢和市場擴張需求,中國制造的傳統燃油車和純電動車在出口市場會有較長久的生命力,在海外的認可度将處于持續提升的狀态。
油電同價,合資也跟進
一邊,是借着新能源車勢頭不斷侵蝕市場份額的自主品牌。另一邊,便是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合資品牌。
乘聯會數據顯示,5 月德系品牌零售份額 20.6%,日系品牌零售份額 18.0%,同比分别下降 2.4% 和 2.9%。反倒是美系品牌,市場零售份額達到 8.1%,同比增長 1.2%,特斯拉可謂是功不可沒。
德系雖然大規模布局純電動領網域,但目前激起的水花相對有限。日系目前仍以普通混合動力為主,插電混動和純電動車產品無論是競争力還是售價,都需要時間去打磨。在 " 油電同價 " 的打擊下,它們也一改以往的定價策略,凸顯了對中國市場的敬畏之心。
比如 5 月份扎堆上市的新車,全新别克君越打着 " 油電同智 " 的旗号登場;全新一代雅閣上市,直接将普通混合動力車型砍掉,只保留插電混動版本和傳統燃油版本;東風日產超混電驅奇駿上市,售價區間為 18.99-19.99 萬元。
從上市車型來看,合資品牌現階段已經逐漸跟上大部隊,适應了自主品牌的玩法和節拍。或通過 " 油電同智 " 賦能傳統燃油車,進一步提升智能用車體驗;或降低姿态,推出更接地氣的插電混動版本車型,快速搶占市場份額。
鍾述
燃油時代,中國車市競争格局主要圍繞着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展開,格局已定。電動時代,簡單的局面復雜化,演變成自主品牌、合資品牌和新勢力的三國争霸賽,乾坤未定之時,你我皆黑馬。
擁有先發優勢的自主品牌,優先搶占市場份額和用戶心智,但這并不意味着合資品牌徹底失去了反抗的機會。
以往汽車行業的經驗告訴我們,只要品牌戰略足夠清晰,決策機制足夠迅速,產品力足夠出色,價格足夠驚豔,體驗足夠颠覆,市場的包容性是十分之高的。同時,這也成為淘汰賽中的關鍵所在。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