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多家百億量化私募發聲:未接到相關部門開會通知,“澄清”量化“砸盤”,歡迎閱讀。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洪小棠 今日,有媒體報道稱相關部門将召集量化基金去青島開會,相關制度也将在 10 月份之前出台。
對此,經濟觀察網記者向多家百億量化機構核實,得到的回復均為 " 未接到相關通知 "。
而由于近期 A 股出現較大波動,有市場聲音認為波動主要源于量化 " 砸盤 ",多家量化私募選擇公開發聲澄清,并詳解量化交易策略。
未接到通知
關于媒體報道的相關部門将召集量化基金去青島開會,相關制度也将在 10 月份之前出台的消息,記者對此向數家百億量化機構核實,得到的回復均為 " 未接到相關通知 "。
一家百億量化私募機構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我們沒有接到通知,而且為什麼召集大家跑去青島開會呢。
滬上一家頭部量化私募也表示,目前沒有接到相關通知,也沒聽說有相關制度要出台。
另有滬上中型私募同樣表示,沒有接到相關通知,最近關于量化的信息太多了,市場也對量化存在很多誤解。
8 月 28 日,印花稅減半征收落地後,當日 A 股市場各主要指數呈現高開低走震蕩局面,于此同時,一則傳聞在市場中流傳," 考慮到印花稅減半政策對市場流動性的影響,防止對客戶投資造成不利影響,與策略供應商溝通 8 月 28 日暫停量化 T0 算法交易 "。
就在多家量化私募否認并表示,頭部量化幾乎都是自建系統,很少采購外部供應商系統,該消息或許為部分券商出于安全考慮的小範圍暫停 T0 交易的可能。
随後市場又傳聞,當日股市的大幅波動為量化 " 砸盤 "。
盤後,兩大頭部量化私募大佬發聲 " 澄清 " 上述市場觀點,九坤投資創始人王琛在 28 日晚間通過社交平台轉發标題為《砸你 X 的盤,量化才是大 A 的脊梁!》的文章,并表示," 中國量化已經承受了太多莫須有的惡意,說量化砸盤純屬無知,不是傻就是壞。永遠滿倉的中國量化基金,才是大 A 的脊梁。"
随後,靈均投資董事長蔡枚傑,也轉發了上述文章并配了與王琛相同的文字說明。
根據公開資料,目前九坤投資和靈均投資管理規模均超 600 億元。
而對于量化 " 砸盤 " 市場說法,九坤投資相關負責人表示,數據上而言,我們近期管理規模和持倉規模都保持平穩,不存在主動和被動的降倉位的行為。量化最主流的策略是量化選股,交易一直是在不同股票間換股,無論短線還是中長線量化,日内和隔夜交易都是如此。量化選股基本都是滿倉持股運作,不注重擇時,因此量化不但很難出現集中賣出甚至做空 A 股,且應該說是股票市場天然和堅定的多頭。
" 即使考慮對個股的影響,大規模的量化基金能夠持續存在和發展,一個重要前提是自己的交易盡可能不影響市場。一定規模以上的量化機構,去研究怎麼降低自己對于市場的衝擊是必修課,需要保證賣出(買入)之後不會導致價格被砸偏(拉爆),因為被快速砸偏的價格就是交易執行中損失的利潤。所以對于個股短期交易被拉抬或者打壓從而影響散戶資金,主流量化沒有動機。" 該負責人進一步解釋稱。
此外,該負責人還指出,手工 T+ 程式化與主流量化不是一個概念。量化投資者可能會使用程式化交易來執行交易策略,但也可能手動執行,尤其是低頻率的策略。同時,非量化投資也可以采用程式化交易。
" 助漲助跌 "?
關于市場調整有市場聲音認為主要源于量化的 " 助漲助跌 " 加劇了波動,多量化私募機構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明汯投資認為,事實上,量化有助于降低股票市場的整體波動率,量化股票策略在 A 股市場上起到了積極作用:
(1)從海外市場及國内 A 股的研究文獻和實踐結果來看,随着量化投資比例的提升,A 股市場有效性進一步提升,其整體波動率不增反而呈下行趨勢。從個股來看,随着量化投資參與度的提高,股票連漲和連跌的概率也在下降,這也是市場有效性提升加速的體現。
(2)A 股量化機構以指數增強為代表的量化多頭占據規模大頭,在出現市場波動時,整體持倉較為分散且保持滿倉穩定運行,每天交易買賣基本等量,并不會形成對市場的整體買壓或抛壓。甚至在市場劇烈波動時,量化投資機構實際上起到了對于 A 股市場穩定的托舉力量。
(3)當個股漲幅或跌幅過深時,量化模型裡面占比較高的反轉因子會反向交易,這抑制了個股往一個方向過度上漲或下跌,避免出現暴漲暴跌。量化模型發現有持倉股票漲幅過大時,會傾向于賣出持有的股票,從而抑制股價的上升降低股票的波動率。這樣會導致部分 " 追漲殺跌 " 的資金盈利大幅減少甚至無法盈利。從邏輯上而言,如果各家機構交易趨同,一定會導致過度交易的股票偏離合理價格,給市場上其他參與者提供反向交易的機會,從而使大幅度的交易趨同不成立。從這個角度來說,量化策略成為了市場的反向 " 緩衝器 "。
(4)量化策略還起到了平衡流動性的作用,當有些股票由于流動性缺乏出現暴漲暴跌的時候,量化模型通過分析個股之間的相關性,買入短期暴跌低于合理價格的股票,賣出相關性較高的流動性較好的股票來進行對衝,從而使暴漲暴跌的概率降低,部分缺乏天然流動性的股票還獲得了額外的流動性。
" 各家量化管理人傾向于采用與自己當前管理規模相匹配的換手率,當前最主流的量化股票策略年均換手率約 30-60 倍左右。随着整體量化投資管理規模不斷提升,目前主流量化私募平均持倉周期還會有所增加。" 明汯投資表示。
而對于目前部分規模相對較小機構仍有 T0 策略打底產品,明汯投資認為,從規模占比上看對市場影響較小,也并非主流策略。
前述九坤投資相關負責人也表示," 追漲殺跌 "、" 加劇市場波動 " 是對量化的一大誤解。相反,量化可以持續的提升市場的深度和市場有效性,有助于價格發現,降低市場波動,發揮着市場穩定器的作用。
他表示,市場波動有兩種,一種是全市場因素引發的整體波動,比如宏觀、政策、地緣問題等,使得很多投資者因恐慌而集中清倉,但量化在海外市場以對衝類為主,在中國也是以合同約定的滿倉量化選股、指數增強為主,不存在跟其他投資者同步減倉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另一種是個股短期非理性波動。無論中國還是成熟資本市場,個股短期非理性過度反應都很常見,而量化反轉類策略就是選擇價格短期過度反應的股票,通過逆向投資等待價格在超買或超賣之後回歸均值而獲益,客觀上抑制了波動。
黑翼資產相關負責人同樣表示,外界之所以将量化認定為砸盤主力軍,是因為他們的邏輯是,量化基金即是 T+0,是高頻交易,是程式化交易。但需要說明的是,量化基金 ≠T+0 策略 ≠ 高頻交易 ≠ 程式化交易。
該黑翼資產負責人透露,有三方數據顯示,最新量化私募規模在 1.5 萬億左右,剔除重復計算的規模,量化規模不超過 1.2 萬億。其中,量化股票的規模不超過 1 萬億。這些資金還包括海外量化,實際國内量化股票規模占比遠低于 1 萬億。量化每日交易量估計 1000 億左右,不到市場總成交量的 20%。
從策略原理來看,該黑翼資產相關負責人表示,量化是滿倉持股。在量化股票基金中,量化選股、指數增強、市場中性才是主流策略。其中的策略有中低頻基本面量化、中高頻量價策略、統計套利等,只有非常小一部分是在底倉上做 T+0 策略。大部分量化基金的股票倉位都接近滿倉。除非面對贖回,正常不會主動進行減倉操作。賣出多少也會買入多少,所以量化不會對市場造成抛壓,反而是 A 股市場比較堅定的長期多頭力量和托底力量。
該相關負責人還表示,從淨賣出占比來看,量化接近 0。從股票型私募基金在 22 年 1 季度股市下跌中的資金交易情況對比來看,主觀股票策略雖然雙向交易金額占比不高,但呈現累計淨賣出狀态;量化股票策略雖然雙邊交易金額占比較高,但淨買賣占比保持在 0 附近,波動也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