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野孩子》導演殷若昕:用真實的種子,長出全新的故事,歡迎閱讀。
2017 年底的一個凌晨,警方破獲了一起連續盜竊案。兩名涉案人員當時都很年輕,一個是 21 歲的馬亮(化名),另一個是 8 歲的軒軒(化名)。負責案件的警官了解到,這兩個孩子盡管父母健在,但長期流浪荒野," 事實孤兒 " 是他們的代名詞。
這個案件在當時被報道後引發了廣泛關注,導演殷若昕也對這個事件印象非常深刻。可那時,她沒想過要把事件拍成電影,因為她覺得,對待現實題材創作時要保持 " 謹慎的态度 ",這兩個孩子之間有這麼美好、值得珍藏的感情,讓它在時空中留存,足矣。
2022 年,制片人帶着《野孩子》項目找到她,相關調研、自身對青少年經歷的關注等因素,讓他們 " 在那個下午迅速地達成了創作上的共識——通過馬亮和軒軒兩人之間既特殊又不可思議的關系,去觀察以他們為代表的一群‘事實孤兒’的境況。"
01
真實的原型故事是最強的指引
與殷若昕對話的過程中,她常常提及 " 被看見 ",她說," 我們的初心就是希望與馬亮、軒軒類似的更多孩子被我們看見,不同境遇下他們又會生出不同的樣子,我們想通過電影群像式的方式,展現不同年齡段存在的‘事實孤兒’。"
馬亮、軒軒的故事像是一個破土而出的小芽,讓殷若昕和創作團隊有了 " 最強的創作指引 ",同時他們也認識到,這個真實的原型故事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需要在電影的叙事中進行擴容以及夯實表達。" 我們的叙事軸心圍繞着他們展開,通過他們的視角和與周圍人物的互動,将整個世界緊密地串聯起來,讓觀眾看到他們所處的環境和他們所面對的挑戰。"
所以在影片中,我們看到馬亮想要攢到足夠的錢,可以帶着軒軒一起離開,開始新的生活;軒軒想要媽媽回來,卻一次次失望,最終在 " 媽媽和哥哥 " 中選擇了 " 哥哥 ";大毛被捕後,因肺癌晚期入院,彌留之際請求警察," 如果,我是說如果,我爸媽來找我,千萬别告訴他們我是這樣的 ";老鼠想要開網吧,像普通人一樣做生意、堂堂正正地賺錢。他們的故事都在反復叩問,那些 " 事實孤兒 " 最終會走向何處?
電影中,他們更多的是沒有結局般的 " 四散而去 ",幸運的是,現實世界中,截至 2023 年第三季度,全國共有 14.6 萬名孤兒和 38.8 萬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納入保障範圍,集中和分散養育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保障标準分别達 1885.4 元 / 人 · 月、1439.9 元 / 人 · 月、1439.9 元 / 人 · 月。或許,世界也會因為他們 " 被看見 ",而會一點點變得更美好。
02
王俊凱很細膩
王俊凱此次飾演的馬亮讓觀眾印象深刻,殷若昕在被問及為何這次選擇王俊凱時,她表示,"《野孩子》慢慢形成馬亮這個形象以後,我就想到了小凱。雖然之前不認識小凱,但通過他的影視作品和其他視頻,我發現他對世界有敏銳的觀察和明亮的期盼,同時,他在作品中表現出的憂郁、警惕和對于世界的抗拒,這些與馬亮有着非常多相似性。與小凱交流後,我感受到他對人物的共情和深入思考,這與我最初讨論人物和劇本時的期望完全契合,因此選擇了他。"
殷若昕認為,王俊凱是非常細膩的,其中有一場夜市的戲讓她印象最深刻," 王俊凱覺得馬亮在夜市上并不會随意地拿取食物,因為他的溫飽問題是可以自己解決的,但他會被一些小時候缺失的東西或者新奇事物所吸引,比如賣金魚的小攤。所以,在這場戲的美術設計上,我們特意擺放了一個金魚缸,這個細節正是基于小凱的反饋而布置的,希望每個元素與人物的性格相契合。"
讓許多觀眾印象深刻的還有馬亮教軒軒要系緊鞋帶,自己的鞋帶卻松開了。殷若昕透露,這個想法是王俊凱自己提出的主意,王俊凱分享自己通過揣測人物内心活動,認為馬亮從一開始習慣性地逃跑,到這次不再逃避,用散掉的鞋帶來具象化。他最後在陽光下停了下來,寓意他希望迎接光明。
03
講好故事始終是根本
與商業電影采用的快節奏不同,《野孩子》本身帶着一種強烈的生活氣息,如同一幅徐徐展開的生活畫卷,一點點描繪出馬亮、軒軒世界的樣子。
在殷若昕看來," 我們創作時采用的叙事基調,是以平視和陪伴的方式展現兩個人及其周圍人的生活。希望盡量站在他們的角度,去看待他們所經歷的一切喜怒哀樂,春夏秋冬的感受。既不是站在高處去看他們,也不是要去仰望或者刻意美化。我們避免了遠觀或景觀式的呈現,因為它們缺乏直接的溫度感。我們希望觀眾能更直接地感受到這份溫度。"
除了現實感帶來的直接溫度,殷若昕還在其中穿插了不少充滿了浪漫又詩意的童趣表達。如影片開頭軒軒奔跑的片段,她介紹,通過軒軒的奔跑,鏡頭串起了他生活的樣貌,其中的過程是與攝影指導和美術團隊進行了大量的推演,希望捕捉軒軒在街道上的奔跑,展現他充滿好奇心和跳躍思維的生活側影,呈現他旺盛的生命力和活潑的願望。
從《我的姐姐》到《野孩子》,殷若昕再一次将目光對準現實進行創作,或許這對于她來說是一種創作上的某種傾向與共鳴。" 作為生活中的普通人,我會關注到大量的生活和社會上發生的事情,這部分内容對我有特别強烈的共情。"2021 年上映的《我的姐姐》取得了 8.6 億元的好成績,今年中秋檔上映的《野孩子》也以 1.34 億元的成績位居中秋檔冠軍影片,殷若昕的創作共情也與觀眾在電影院產生了連接。
在她看來,最重要的還是要好好講故事,好好塑造人物," 每一次創作都要守住自己創作上特别強烈的直覺,和一直以來本能地講好故事、塑造好人物的慣性,這些方面都是要不斷地夯實,也是需要不斷學習和進步的。未來的道路還很長,每一步對自己而言都又是新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