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内娛“普女”,早該上桌吃飯,歡迎閱讀。
| 正文 |
今年第一個配角上桌吃飯了——
說的是剛憑《花間令》裡楊采薇(僅限前兩集)一角出圈的鄭合惠子。
上桌待遇一:角色血洗二創平台。
上桌待遇二:演員靠戲外的鮮活性格圈粉。
最近參加綜藝《無限超越班》,在一茬接一茬輪番被罵的嘉賓裡,唯有她化身觀眾嘴替,綜藝判官。
前有大海哥暗戳戳求誇," 要是我演倪永孝,可能也會有壓力 "。
沒成想,惠子不假思索重復答道 " 那必然 ",再輔之以真誠的點頭微笑,整得大海哥無語凝噎。
目睹李菲兒的大姐大做派,她貼臉開大——
- 如果誰欺負你,你來找我
- 沒事,除了你沒人會欺負他
節目裡各有槽點的同行,生生把她襯成難得的正常人。
《花間令》裡,她只友情出演了兩集,效果卻抵過鞠婧祎演完大結局,被主角粉冠以 " 掀桌咖 " 發賣。
妝造比鞠姐普,但演技更出彩,CP 也更好嗑。
哪怕鞠姐美到另起圖層,但演員和角色出彩的關鍵,并不在顏值孰高孰低。
鄭合惠子上桌吃飯,還真就憑她的 " 普 "。
娛樂圈裡,女演員的 " 星光 " 一直是很薛定谔的東西。
當李冰冰帶着旗下三朵小花合影,她周正高級的氣場遠不是新人能比的,這就是妥妥的星光。
但回到作品裡,要她演一個普通的貧苦女人,她又比誰都有說服力。
戲外有星光,戲裡有人性,這是頂咖演員的分水嶺。
而如今的内娛花普遍呈現兩種狀态——
一是明星味過濃,無法讓人代入角色,對觀眾來說很像看明星在不同劇裡換乘戀愛。
二是兩者皆無,既 get 不到她的出眾魅力,又無法讓普通人產生共鳴。
如以前流傳的網評 "n 大普女 ",最大問題往往不是長相,而是星光黯淡的同時還演不出親民感,無法用硬實力推進多元審美。
況且大多還都是出演禍國殃民的絕世美人兒,反而落得被群嘲的下場。
即便講普通人的故事,可對咱這種上了一天班都擔心長屍斑的普通打工人,誰還有餘力五官亂飛?
影視劇裡需要有代表普通人的演員,是個粗淺卻一直未被正視的真理。
而鄭合惠子憑楊采薇一角上桌,恰恰是讓觀眾驚喜發現,難得出現一個能演普通人的女演員。
除了扮相夠 " 普 ",一身粗布麻衣,外加臉上一道被劍劃傷的疤。
還難得能演出 " 普 " 感。
所謂普通,不是指平平無奇毫無特色,而是 " 正常 ",行為邏輯能讓人信服 Ta 就是所扮演的人物。
這也是為什麼比起看鞠姐的現代美妝,觀眾卻更願意看鄭合惠子頂着那條醜疤演完全劇。
能否演出 " 普 " 感,跟顏值無關。
鞠姐扮得再美,也遠不如鄭合惠子的 " 正常 " 更貼合楊采薇這個角色。
若按世俗标準标準,鄭合惠子也算不上普。
圓臉圓眼睛, 典型的元氣甜妹長相。
而要演出 " 普 " 感,則要有足夠多的細節支撐,填補人物背景上的空白,留下人物設定上的痕迹。
若真要細究,楊采薇的身份和設定本不算普通,卻能讓人信服她的遭遇和性格。
她原也是官家小姐,父母被流放遇害後,死裡逃學生的楊采薇被一個老仵作收養,長大後以收屍為生。
因為楊采薇誤入一樁滅門案,身為御史大人的男主相信她,并請她公開驗屍。
一個此前人人避之不及的背屍人,第一次在眾人的注視下驗屍,正常反應是什麼樣的?
楊采薇瞬間怔住了,恍惚了一陣,遲遲未開始。
這種不自在的反應恰恰無形中交代了她過去的遭遇。即便收屍無數,但一個在黑暗和别人的白眼中待久了的人,第一次在萬眾矚目下接受檢驗,這種無措和不确定感是很能讓普通人共情的。
但就像惠子說的,楊采薇雖然生活在底層,但她不覺得自己可憐。
所以當楊采薇收屍回來被村民嫌棄,她的反應習以為常,只是微皺了下眉,輕輕嘆了口氣。
不自卑躲閃,而只覺得不屑又無奈。
遭縣令杖罰被男主救下後,她自覺身份地位有别,人前低眉順眼,以民女自居。
但内心又很要強,留下藥錢便扶着背快步離開。
回到家才松懈下來,拖着腿踉跄前行,後知後覺被杖罰的痛。
楊采薇人設上的豐滿,是觀眾愛她的基礎,而演員演出她 " 普女 " 的一面引人共情,才是注入靈魂的一針。
普女不是貶義詞,對演員來說,它更是一項技能。
若單論長得 " 普 " 才能演好普通人,那才是對普通人的刻板印象。
普通人可以是美女,因而美女也能演 " 普女 "。
比如熱依扎、許玮甯都是長得很有星氣的美女,但是可以演出 " 普 " 感。
和擅長演普女、演技天賦不錯的林依晨不同,天生一臉星相的許玮甯演普女,要下的硬功夫不少。
在外貌上祛除貴氣,只是基操。
拍《紅衣小女孩》時,為了扮演一個呆在山上的素顏孕婦,她直接把自己剃成半眉。
在《當男人戀愛時》中扮演一個欠債人的女兒吳浩婷,許玮甯算了一筆賬。
把這個角色的收入、吃住用度、父親的醫藥費、負債多少都列清楚,為的是讓自己演戲有個抓手。
這是劇本沒有的額外功課,卻是有助于演出 " 普 " 感的一項必要工作——
豐富人物的成長背景。
浩婷平時不苟言笑,習慣含着胸走路。
但面對小混混男主的糾纏,她也會适時露出獠牙震懾對方。
管我吃太鹹,老娘直接把調料加滿一口悶。
面不改色,但眼神挑釁。
人窮志不窮的人物性格,也就立起來了。
而豐富人物背景和性格,首先便需要演員自行補足想象,代入人物思維,腦補人物的生長背景,做出符合當下情境的行為。
比如熱依扎演李水花。
還沒确認出演水花前,熱依扎就開始上網查找故事發生地和時代背景的資料,通過看閩寧鎮當地人的采訪視頻,觀察他們的神态和動作。
她代入的第一步,不是靠黑底妝高原紅包裝自己,也不想用灰頭土臉形容當地人,而是抓住 " 用力生活 " 的關鍵詞,代入人物當下的情境。
入心、入境,才能傳形、傳神。
水花第一次出逃,得福搜刮身上所有錢給她,水花眼神有些驚慌,神情滿是委屈和心酸。
當時熱依扎演的時候,腦海中首先想到的卻不是水花和得福青梅竹馬的感情,她說," 他們都是在窮山溝裡長大的,吃都吃不飽,平時甚至沒有什麼水喝,得福卻能拿出這麼多錢。水花或許這輩子都沒有見過這麼多錢,她根本不敢要,手都不敢接。"
當水花答應回去結婚,最後突然暈倒那一下,也是熱依扎臨時加的戲。
當時所有人都以為熱依扎哺乳期體力不支,但她有自己的解釋——
加上這一幕,是因為她覺得水花之前走了那麼久的山路,肯定特别累。不光是身體上的累,更是精神上的累,既要逃跑,又要顧慮自己的親人,她是很矛盾的。那一刻她選擇向命運妥協,就像一根緊繃的弦突然斷了,人是會洩了氣的。另外一方面,她也想通過這個動作,給觀眾設定一個懸念,水花的命運是不是就此一蹶不振、栽倒在這了?
新周刊《專訪熱依扎:哺乳期演戲,她值得一個視後》
根據已有信息做足聯想,熱依扎終于成為了水花,誰又說這樣 " 普 " 的水花不美呢?
還有一類 " 普 " 得更徹底、内外一致的女演員,任素汐。
她的長相放進娛樂圈來看沒什麼星味,但對演員來說,這未必是劣勢。
她本人也不執着于演大美女,反而是因為演好了普通人,讓人 get 到她的魅力。
" 我的相貌非常普通,但我覺得剛剛好,因為我剛好可以演那些這樣(普通)的人,我覺得都這樣(漂漂亮亮)的話,誰來演她們?"
但任素汐能演好普通人,也不是全沾相貌的光。
光罵街,她都能給你罵出不重樣的市井味。
《親愛的小孩》裡一場吵架戲,從利益問題偶然提到生育問題,丈夫一句 " 你的屎都是香的 " 瞬間刺痛了她,勾起她因生孩子大小便失禁的回憶,震怒、委屈和恥感一起湧了上來,音調越來越高,還能聽出她拼命壓抑的哭腔。
普通人的嬉笑怒罵,任素汐能演到真實得讓人心疼,也能演出喜感。
飄之前說過,任素汐演戲很會給觀眾設鉤子。
客串《漫長的季節》裡的徐姐,一個對着屍骨端詳的動作就把觀眾的心掐到嗓子眼,結果下一秒她誤以為是對面骨頭店搗的鬼,竟邊踢邊罵起來,直接把觀眾懸起來的心掐死了。
任素汐演出的 " 普 " 感,其實類似于網友辣評的,一種秋褲扎進襪子裡的踏實感,熨帖又自然。
即便演女精英也能接地氣。
而任素汐的可塑百變,又何嘗不是一種 " 普 " 感呢?
在這些個性各異的角色身上,能讓人忽略顏值,而直接從角色上感受到演員的魅力。
她們打破了 " 高顏值和高社會地位、道德水平對應 " 的創作思維慣性,能否演好普通人,跟演員本身的顏值高低無關,而跟演技有關。
你會發現,能否演出 " 普 " 感,說到底只是演員本職的基本要求。
因為 " 普 " 其實是個極寬泛的概念,是普羅大眾,眾生百态,本就不可能只有一種精美模板,需要多樣的面孔,更需要演員多樣的視角去觀察和演繹。
只可惜,如今很多演員身上 " 普 " 感漸漸消逝,反而一股腦湧進 " 成星 " 的賽道,聯動粉絲來了場大型争番持久戰。
一方面,有些明星自己放不下架子,懶得下苦功,讓自己先成為明星而非角色。
另一方面是環境迫害普通人,不讓他們上桌。
巧合的是,主角大多演不出 " 普 " 感,能演好普通人的反而集中在少數配角。
可實際上,顏值 / 人設 / 演技豔壓主角,配角比主角出彩的情況過去并不罕見。
好比《雪花女神龍》裡的美強慘痴情男二歐陽明日 VS 泡面頭男主司馬長風。
以前大家都不懂,為什麼女主放着這麼香的男二不選,而偏選男主。
除了女主被罵一句眼神不好,出彩的配角都能被輕輕松松抬上桌。
但一個詭異的變化是,現在配角出圈出彩,反而是要遭罵的。
之所以吵起來,一個來源于主角粉絲的危機感,論起番位來堪比嫡庶神教。
只要你配角的風頭蓋過我家主角,粉絲就能判你 " 掀桌咖 " 狠狠發賣,好不容易爬上桌吃飯也要想法子踢你下去。
另一個原因是看似是配角掀桌,實則也是觀眾出于逆反的選擇。
憐愛配角成了觀眾最大的反骨。
這些火起來的 " 上桌咖 " 未必就是演員标杆,不如說是粉圈拉踩風氣下的參照物,更多只是映襯出主角有多拉。
粉絲的盲目維護除了混淆演員對本職的認識,還會擠占真正觀眾的話語權空間。
但抛開這些為罵而罵,為逆反而逆反的惡性拉鋸戰,其實觀眾自有判斷,即便對于演員的顏值各有主觀偏好,但對角色是否立體有效都有目共睹。
07 年版《新梁山伯與祝英台》陳冠霖飾演的馬文才和何潤東飾演的梁山伯,當年也經歷過一番顏值對比。
陳冠霖的演繹自此打響了 " 最帥馬文才 " 的名号,導致不少觀眾三觀跟着五官跑,至今依然占領豆瓣熱評。
若按現在粉圈的評判标準,陳冠霖也算妥妥的 " 掀桌咖 "。
可見,不管演員本人是否趁熱打鐵爬上桌,所謂 " 掀桌 ",說到底還是觀眾的心之所向。
馬文才因為演員賦予的魅力被觀眾喜愛,深情但又偏執的立體形象也讓其有了 " 普 " 感。
但外形 " 普男 " 的何潤東扮演的梁山伯本身也有其魅力,讓人看到些男性身上罕見的品質。
鈍感滿滿的他反而演出一個同樣深情,還敦厚正義,溫潤如玉的男主,他對祝英台的愛不是占有,而是對女性的尊重與愛護,能讓人信服祝英台為何始終選擇他。
這樣有 " 普 " 感的主角是經得起輿論和時間歷練,終會迎來 " 平反 " 的。
因為真正為角色而來的觀眾,不會糾結明星是 " 上桌 " 還是 " 掀桌 ",只希望最後呈上桌的,是熱乎的飯而不是屎。
與其看個個扮相(未必)精致的明星上台演木偶戲,還要占桌為王,霸凌觀眾審美。
那我寧願讓 " 普男普女 " 們一起同桌吃飯," 普 " 出風采。
只可惜,觀眾說了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