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AI熱潮席卷達沃斯,加密貨币靠邊站 CEO們擔心AI或致今年大裁員,歡迎閱讀。
騰訊科技訊 1 月 16 日消息,據外媒報道,在過去的幾年裡,世界經濟論壇上總是少不了加密貨币公司的身影,他們占據了達沃斯論壇的主要位置,大肆宣傳自己的產品。然而,到了 2024 年,人工智能卻成為了主角。
全球各大公司都在大力推廣他們的人工智能產品和服務,其中一家公司更是大膽地宣稱:" 未來屬于人工智能 "。這一轉變突顯了去年人工智能投資和興趣的迅猛增長,而這主要歸功于 OpenAI 開發的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 ChatGPT 的普及。ChatGPT 自 2022 年底推出以來,便引發了廣泛關注。
全球科技公司紛紛在人工智能領網域尋求占據領先地位,他們希望自己在達沃斯論壇上的重要發言能夠展示其在此領網域的實力。從美國半導體巨頭英特爾到雲服務提供商 Salesforce,許多公司都在其業務中注入了人工智能元素。還有 " 人工智能之家 ",這是一個由瑞士電信公司 Swisscom 等知名企業共同打造的活動空間。
AI 公司逐漸取代加密貨币公司占據主導地位
在達沃斯小鎮的 Promenade 商業街上,人工智能的影響力已經超過了加密貨币公司,徹底改變了過去幾年的趨勢。以 2022 年 1 月的世界經濟論壇為例,即使在加密貨币價格暴跌之後,許多公司依然在鼓吹 " 比特币披薩日 "(Bitcoin Pizza Day,是加密貨币社區的一項著名活動,每年 5 月 22 日舉行,紀念程式員 Laszlo Hanyecz 在 2010 年以 10,000 BTC 購買兩個大披薩的日子,标志着現實世界中首次使用比特币進行交易)和所謂的不可替代代币。到了 2023 年 1 月,随着加密貨币市場的寒冬來臨,各公司紛紛縮減了在達沃斯的投資,但該行業依然不乏活躍的參與者,甚至出現了一輛神秘的橙色比特币汽車。
人工智能在達沃斯占據主導地位并非偶然。
初創公司追蹤機構 PitchBook 推出了新興技術指标(Emerging Tech Indicator),專門對全球 15 家最成功的風險投資公司的天使、種子和早期投資進行了追蹤。該指标顯示,2023 年第三季度,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初創公司獲得了遠超其他行業的投資。這一熱門技術在短短三個月内吸引了約 6 億美元的資金,而 Web3 和去中心化金融公司所獲得的資金僅略高于 1 億美元。
作為人工智能領網域的龍頭企業,英偉達的股價在 2023 年上漲了 239%,可見人工智能的熱度絲毫未減。
至于加密行業,似乎對達沃斯論壇的這一轉變并無異議。
作為 Circle Internet Financial 的首席戰略官兼全球政策負責人,丹特 · 迪帕特(Dante Disparte)一直活躍在達沃斯論壇。他所在的公司發行了廣受歡迎的穩定币 USDC,與美元挂鉤。迪帕特表示,過去八年,區塊鏈和加密貨币行業一直在努力講述技術故事,而非結果。如今,Promenade 商業街上少有加密貨币展廳,取而代之的是人工智能展廳,他認為這是該技術逐漸成為背景技術的标志。
迪帕特正與美國國會議員緊密合作,推動穩定币相關立法。他堅信,這些公司和參與者将與傳統銀行、金融和支付領網域深度融合。他說:" 這與互聯網泡沫後,将互聯網發展交給更持久、更值得信任和更安全的人的方式如出一轍。在區塊鏈領網域應用新技術,意味着我将成為傳統玩家。無需過多解釋技術細節,這讓我倍感鼓舞。"
當然,達沃斯并未缺少加密貨币公司的身影。Circle 依然在 Promenade 商業街上占據重要地位。瑞士非營利行業機構全球區塊鏈商業委員會也設有活動空間。過去幾年一直參會的區塊鏈公司 CasperLabs 也擁有大面積展區。盡管 2023 年加密行業和投資者的表現看似優于 2022 年,但整體更為低調。2023 年比特币價格飙升超過 150%。
有業内人士認為,加密貨币公司不再需要證明自身價值。随着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批準比特币 ETF,标志着加密貨币作為合法資產類别的地位愈發穩固。
全球 1/4 CEO: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導致今年大裁員
在達沃斯的世界商業領袖齊聚之際,普華永道(PwC)公布了一項引人注目的調查結果。結果顯示,全球四分之一的首席執行官預測,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部署将導致今年至少裁員 5%。
普華永道對全球 105 個國家和地區的 4702 家公司首席執行官進行了深入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多數受訪者都認識到人工智能模型将對經濟和社會產生深遠影響。具體來說,媒體、娛樂、銀行、保險以及物流等行業因尖端人工智能工具而導致裁員的風險最大。而與科技公司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工程和建築公司因自動化而裁員的可能性最小。
與此同時,首席執行官們對公司能否經受住重大變革的前景感到更加悲觀。調查顯示,45% 的受訪者擔心,如果不進行創新,他們的企業在 10 年内将無法生存,這一比例比去年的 39% 有所上升。
首席執行官們表示,他們正在努力應對這些變革,但他們也面臨着監管和員工缺乏必要技能等挑戰。
此外,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總裁克裡斯塔利娜 · 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在參加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前表示,人工智能将影響全球約 40% 的就業崗位。在發達經濟體和部分新興市場經濟體,将有 60% 的就業崗位受影響。相比之下,在其他新興市場國家和低收入國家,受人工智能影響的就業崗位分别為 40% 和 26%。
普華永道全球董事長鮑勃 · 莫裡茨(Bob Moritz)對此表示:" 随着商界領袖對宏觀經濟挑戰的擔憂逐漸減少,他們越來越關注行業内颠覆性的力量。無論是加速推出生成式人工智能,還是建立業務以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和機遇,今年都是一個轉型的重要年份。"
CEO 們最擔心網絡安全和虛假信息傳播
普華永道的調查進一步指出,約 46%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預計在未來 12 個月内,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使用将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但也有 47% 的人表示,這項技術帶來的變化很小或根本沒有變化。
美國投行高盛去年就曾預測,人工智能領網域的最新突破可能導致美國和歐元區四分之一的工作實現自動化,同時促使生產效率激增,最終将在 10 年内将全球年度國内生產總值(GDP)提高 7%。
人工智能被視為簡化業務運營的一種方式。普華永道稱,近四分之三的首席執行官表示," 這項技術将在未來三年内顯著改變他們公司創造、傳遞和獲取價值的方式 "。
超過半數的首席執行官表示,人工智能将使他們的產品或服務變得更好。但 69% 的首席執行官指出,他們的員工需要接受培訓,以獲得使用這項正在開發的技術的技能。
在談到人工智能帶來的風險時,普華永道的調查顯示,首席執行官們最擔心的是網絡安全和虛假信息的傳播。
達沃斯論壇的組織者警告稱,人工智能驅動的虛假信息(例如合成内容的創造)構成的威脅,是全球最大的短期威脅。(編譯 / 金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