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一路狂飙,新茶飲步入“萬店時代”,歡迎閱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價值星球 Planet,作者 | 歸去來,編輯 | 唐飛
進入 2023 年以來,新茶飲行業競争進一步加劇。
一方面,喜茶、滬上阿姨、古茗等品牌紛紛發力下沉市場。以喜茶為例,今年 3 月 -5 月,喜茶 3 個月新增 278 家門店,大多集中在三四五線城市。
圖源:窄門餐眼小程式
另一方面,蜜雪冰城、喜茶、茶百道、霸王别姬、CoCo 等一眾新茶飲品牌,紛紛出海尋找增量。據悉,目前 CoCo 在美國紐約已開設數十家門店,喜茶新增門店則集中在倫敦、新加坡兩地,蜜雪冰城海外門店更是已突破千家。
但從現階段來看,新茶飲市場仍呈現出一超多強的競争格局。從門店數據來看,據窄門餐眼數據顯示,蜜雪冰城以 2 萬多家的門店數量大幅度領先其新茶飲品牌。" 一超 " 之下,古茗、茶百道、書亦燒仙草、滬上阿姨分别以 7401、6739、6852、6527 的門店現存量形成競争第二梯隊。
圖源:窄門餐眼小程式
除此之外,其他新興茶飲品牌擴張勢頭也非常迅猛。窄門餐眼數據顯示,今年 5 月,國内 20 家連鎖茶飲品牌一共新開門店 2167 家,與上月相比增加 106 家,現存門店一共 82078 家。
盡管如今各新茶飲品牌還在 " 卷 " 規模,但可以預見的是在不久的未來,随着門店數量趨近飽和各品牌互相 " 搶食 " 的現象将越來越頻繁的發生。
走過 " 萬店規模 " 之後,對新茶飲企業意味着競争與機遇并存。
萬店競争時代提前到來
" 風投女王 " 徐新曾說過,當你喝咖啡的時候,想到星巴克和瑞幸,并不是因為他們咖啡最好喝,而是二者門店開得到處都是。" 密集開店,打的是品牌和規模效應,讓 20% 的人天天看到你 ",這正是當前新茶飲品牌為何執迷 " 開店 " 的原因所在。
為盡快實現萬店目标,多個新茶飲品牌不遺餘力。
樂樂的茶推出 "0.5 倍樂樂茶 +1.5 倍其他茶 " 加盟店概念;書亦燒仙草則推出創業幫扶計劃,提供 1 億元幫扶加盟商;茶百道在今年 4 月将其堅持了 6 年的 " 鮮果 + 中國茶 " 轉變為 " 鮮奶茶 + 純茶 ",并配套了一系列門店、品牌 LOGO 以及包裝更新。同時在相關招聘網站上,書亦、滬上阿姨也在持續招聘和加盟督導、運營督導相關的人才。
圖源:BOSS 直聘
多重刺激之下,多家新茶飲品牌 5 月份拓店速度相較于疫情前均有提速。舉例來看,5 月書亦燒香草新增門店數量為 237 家,這一數字創下自 2022 年 7 月以來書亦單月新增門店之最;滬上阿姨去年 7 月 -12 月月均新增門店數量 237 家,但今年 3 月 -5 月這一數字增至 320 家;更加激進的是喜茶,今年 3 月 -5 月喜茶單月新增門店數分别為 57 家、166 家和 272 家,復合增長率超過 68%。
以這個增速計算,如無意外,今年下半年或将有多家新茶飲品牌門店突破一萬家。
但需要指出的是,當前新茶飲行業正在告别此前的 " 狂飙時代 "。據艾瑞咨詢預測,2023 年 -2025 年整個行業的市場規模增速分别為 13.4%、6.4%、5.7%。也就是說,未來整個新茶飲賽道行業的增速将逐漸下滑,另一方面分 " 蛋糕 " 的人卻在增多。
存量市場競争下,也意味着後續行業的競争将更加白熱化。
圖源:艾瑞咨詢
眼下這種情況已經有所顯現,比如下沉市場曾被新茶飲品牌看成是藍海市場,有着無限的潛力。但我們在走訪安徽省界首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為阜陽市代為管轄縣級市)當地的新茶飲市場後卻發現,當地的新茶飲競争正逐漸從藍海市場向紅海市場轉變。
圖源:中國連鎖經營協會
據不完全統計,當地現有蜜雪冰城門店二十多家,甜啦啦門店十幾家,滬上阿姨門店四家,古茗兩家,茶百道和喜茶各一家。除這些頭部品牌門店外,還有牧場能量、黑泷堂、柚見鮮茶等其他品牌。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22 新茶飲研究報告》也顯示,三四線城市已基本完成布局,市場趨于成熟。
從產品價格的競争來看,下沉後的喜茶產品核心價格帶主要集中在 14-20 元之間。但這一價格和古茗、滬上阿姨、茶百道等品牌的價格區間基本重合。據觀察,古茗、滬上阿姨在三到五線城市人均價為 15 元,茶百道則為 14 元。
不僅僅是價格上的重合,在產品上也存在着高度重合。典型的是和葡萄相關的果茶,成為古茗、滬上阿姨、喜茶的夏季主打品類。另外如檸檬水、楊枝甘露、茉莉奶綠、珍珠奶茶等 " 标配產品 ",幾乎各家都有,口味也大同小異。
價格帶重合、產品同質化嚴重,新茶飲品牌只能在門店選址上進行競争。但由于今年上半年餐飲行業迎來一波報復性開店潮,所以導致優質位置的門店租金被明顯拉高。
某新茶飲品牌門店選址經理朱琪告訴我們,今年上半年多地線下門店租金比去年同期至少上漲 15%,優質位置的漲幅比例更是高達 30%。而且在很多城市中,原本不被看好的位置也有大量餐飲店在開業。
顯然,随着新茶飲品牌的開店進程不斷下沉,在售價、口味、營銷、店址等層面遇到的問題都将繼續加重。而真正進入到 " 萬店 " 之後,大家似乎又回到了同一起跑線,還需要面對不斷上漲的門店租金成本,以及門店飽和後可能帶來的訂單量下滑。
在競争中加速分化
随着同業競争加劇,可能帶來加盟商利益受損的同時,也必然影響到新茶飲門店的穩定性,這點在龍頭企業蜜雪冰城身上已經有所體現。
雖然按照相關機構測算的單店模型,蜜雪冰城投資回收期為 14 個月。但我們在和多位蜜雪冰城加盟商交流後卻發現,當前蜜雪冰城的投資回收期正被無限拉長。
圖源:草根調研、招商證券
蜜雪冰城加盟商朱子豪告訴我們,自己門店是在去年 3 月份疫情期間開業的。不過由于自己門店位置處在縣城人流量相對較大的步行街中,所以過去的一年内附近又新開 2 家蜜雪冰城門店,這讓自己門店遭遇到客流分流的尴尬。
據朱子豪介紹,現在自己門店的營業額已從去年 6 月份的的日均 2300 元,暴跌到如今的日均 730 元。若按照當前蜜雪冰城飲品 20%-30% 的淨利率來計算,估計至少需要 3 年以上才能收回投資。但他已打算不再支撐下去," 和房東的合同到期後,也将直接閉店了 "。
朱子豪接觸到的一位蜜雪冰城招商經理也透露,因目前區縣門店過多,優質商圈位置相對較少,導致投資回收周期拉長,開店風險增加,今年将會是蜜雪冰城放開加盟政策的最後一年,後續蜜雪冰城将不再開放加盟政策。
事實上,蜜雪冰城後續取消加盟政策也并非無迹可尋。從蜜雪冰城新增門店數量來看,去年 7 月蜜雪冰城單月新增門店高達 4300 家,這就相當于平均每天有 100 多家蜜雪冰城新開營業。但從去年 8 月開始,蜜雪冰城單月新增門店數量在不斷下滑,今年 5 月單月僅開店 171 家。
顯然,随着門店密度的飽和,蜜雪冰城如今遇到的問題也會成為其他新茶飲品牌遇到的問題。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商業世界從來都是殘酷的,頭部品牌争相奔向 " 萬店 " 時,賽道上中小品牌的生存情況就沒那麼樂觀了。
2021 年喜茶并購王檸和野萃山,茶顏悅色投資了一個同為長沙本土網紅的茶飲品牌 " 果呀呀 ";2022 年,奈雪以 5.25 億元收購了樂樂茶 43.64% 股權,成為了新式茶飲 2022 年最大的一筆投資,也直接改寫曾經三足鼎立的高端茶飲局面。
眼下,新茶飲行業正加速洗牌,企業試圖通過投資、兼并重組等手段,建立新的競争優勢,拓展產業生态。一位業内人士指出,茶飲賽道 " 大魚吃小魚 " 的整合效應或許在未來幾年都會頻繁發生。
資本退潮,新茶飲必須修煉内功
幾年前,新茶飲是資本市場寵兒。
喜茶背後站着 IDG 資本、高瓴資本、紅杉中國等知名資本,以及美團、騰訊等互聯網巨頭;奈雪的茶被天圖資本一路扶持,上市前還獲得了瑞銀資產、建銀國際、廣發基金的戰投;蜜雪冰城則有高瓴資本和美團龍珠支持。上個月,茶百道宣布獲得新一輪融資,由蘭馨亞洲領投,投後估值接近 180 億元。
但後續資本是否仍繼續跟投,仍值得商榷。
從資方自身的角度來看,當前資本市場正遭遇融資難、退出難、投資難、收益難的問題。
據 Dealogic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球并購活動降至十多年來的最低水平。截至 3 月 30 日,全球并購交易額較去年同期下降 58%。其中,高盛、花旗、摩根士丹利、美國銀行、摩根大通分别下降 26%、25%、24%、20%、19%。高盛首席運營官 Waldron 表示," 我們正在為更艱難的環境做準備 "。
另一方面,此前 " 新式茶飲第一股 " 奈雪的茶上市首日開盤價為 18.86 港元,較發行價下跌 4.7%。而目前奈雪的茶股價仍在一路下跌,截至 7 月 3 日,奈雪的茶收盤價為 5.64 港元 / 股,相比上市當日已暴跌 70%。
雪球
多重因素疊加,讓投資人也只能對新茶飲保持相對謹慎态度。
但從長期發展角度來看,資本的 " 冷靜 " 或許也是件好事。少了資本的熱捧,倒逼新茶飲企業有機會從 " 内功 " 出發,打造屬于自己的競争壁壘。
考慮到上文所述萬店競争時代的到來,不管是供應鏈的完善,還是搭建強有力的營銷團隊,亦或產品上的創新,均對新茶飲品牌的經營提出了更高要求。外界 " 輸血 " 不确定下,新茶飲品牌方也只能通過勤修内功,才能實現降本增效,在激烈的市場競争中活下去。
雖然目前市面有不少餐飲 SaaS 能提供類似于門店選址、ERP 管理等服務。但在萬店時代,因門店數量龐大、員工數量增多,外采餐飲 SaaS 系統也必然會面臨着如數據安全、和門店現有信息不匹配、無法提高門店坪效和人效、服務不穩定等現實問題。
而且考慮到企業經營涉及到的多為核心商業機密,這些數據公開給第三方 SaaS 平台确實也存在一定風險。如果企業内部自研 SaaS,則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财力,且 " 數智化 " 效果未必能讓企業滿意。
另外《新巴塞爾資本協定》曾指出,只要有人員相關的業務都存在着操作風險,餐飲業是勞動密集型行業,雖然近年來新茶飲标準化、連鎖化不斷提速。但在加工制售環節仍需要大量的員工手動操作,食品安全問題也時不時曝出。
因此,加大對于加盟商的日常培訓,以及上遊供應商原材料的全程可溯源追蹤,盡可能減少因食品安全給企業帶來的負面影響,更是新茶飲品牌在萬店競争時代不變的課題。
最後,茶飲競争已經從 " 規模化 " 卷向 " 研發能力 "。早前,茶飲品牌比的是奶蓋、堅果等配料,到了 2021 年水果底一窩蜂爆火,2022 年花香茶底風靡……而到今年,新茶飲口味創新已 " 卷無可卷 ",未來,誰能研發出更适合消費者口味、更貼近消費需求的產品,就更有可能長久的生存下去。
劉潤曾在年度演講中提到,對抗内卷的唯一方式,就是進化。
至于如何進化,劉潤說,有三條路,第一解決更貴的問題;第二創造性降低成本;第三抓住全新的需求。
對于新茶飲企業來說亦然。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