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健康經驗:野蘑菇瘋長,這類“毒霸王”别随意采食,歡迎閱讀。
近期,廣東降雨範圍進一步擴大,全省大部有明顯強降雨,而野生蘑菇最易在這種天氣下 " 瘋長 ",采食毒蘑菇引起的中毒開始進入高發期。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以下簡稱 " 廣東疾控 ")連發多文提醒市民,路邊的蘑菇不要采、不要吃。
警惕野蘑菇中的 " 毒霸王 "!
據統計,廣東省毒蘑菇種類有 112 種,中毒種類較多的有鵝膏菌、紅菇、牛肝菌等。其中,有一種劇毒蘑菇堪稱 " 毒霸王 ",它就是——致命鵝膏(白毒傘),屬于鵝膏菌種類。根據已有文獻報道,對華南地區确定有毒的鵝膏菌種類進行統計表明,該地區已知有毒鵝膏菌 21 種,其中劇毒的鵝膏菌 7 種,包括致命鵝膏、灰花紋鵝膏等。據相關部門統計,至少 70% 的毒蘑菇中毒死亡事件都是由鵝膏屬的種類引起的。
" 假愈期 " 是毒蘑菇最狡猾的表現
廣東疾控指出,食用毒蘑菇後一般在 8-10 小時發病,最先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瀉、腹痛等急性腸胃炎,接着進入 " 假愈期 "。假愈期就是在食用毒蘑菇後出現的一些症狀看似減輕或消失了,但其實毒素正在被腸道吸收,1-2 天後病情突然加重,嚴重者病情可迅速惡化,出現休克、昏迷、抽搐、全身廣泛出血及呼吸衰竭,最終在短時間内死亡。
廣東疾控提醒廣大市民,預防毒蘑菇中毒要做好 " 三不一及時 ":不采摘任何野生蘑菇;不購買任何商店或攤販售賣的野生蘑菇;不要食用任何野生蘑菇;一旦誤食出現惡心、頭暈、嘔吐、腹瀉等症狀,應盡快催吐,并及時就醫。就醫時盡量保留食用過的野生蘑菇樣品,可有助于醫院檢驗及對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