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鴻蒙織網“朋友圈”,“這是決定生死的一戰”,歡迎閱讀。
廣東東莞華為松山湖小鎮。視覺中國 / 圖
2023 年年尾,華為與各大應用廠商密集籤約,使得鴻蒙作業系統再次引發關注。
2019 年 8 月 9 日,華為消費者業務 CEO 餘承東在華為開發者大會上發布了鴻蒙作業系統 HarmonyOS,成為當年科技圈的爆炸性新聞。此後,HarmonyOS 從 1.0 迭代至 4.0 版本,為保證日常使用,鴻蒙迄今的用戶版本均可兼容安卓應用。
時隔四年,鴻蒙終于走向獨立。2023 年 9 月 25 日,華為在秋季全場景發布會上對外宣布啟動 HarmonyOS NEXT 計劃,即鴻蒙原生應用全面啟動,也意味着安卓應用不再兼容。
它被人們形象地稱為 " 純血鴻蒙 "。
在 2023 開源產業生态大會上,華為透露,超 400 家企業已啟動鴻蒙原生應用開發。正如華為終端業務軟體部總裁龔體所說," 如果說打造鴻蒙作業系統是三大戰役的話,目前已經完成了兩個,鴻蒙底座已有 1 億多行代碼、2 萬多的 API、7 億多的鴻蒙生态設備,并建立了差異化的用戶體驗。第三個戰役是生态。生态成,則鴻蒙成。"
生态如何建成,怎樣吸引更多應用加入鴻蒙 " 朋友圈 ",也是考驗它的最難一關。
開墾四年
僅 2023 年 11 月,就有美團、哔哩哔哩、去哪兒、新浪、釘釘這 5 家大型互聯網公司宣布與華為合作,啟動鴻蒙應用生态的研發。互聯網大廠中,小紅書進展更快,在 2 億以上月活躍用戶的應用中,率先完成了鴻蒙原生應用 beta 版本的開發。
使用鴻蒙内核、構建區别于 iOS 和安卓的自有生态是華為建系統的核心目标之一。過去幾年,因為兼容安卓,采用了 AOSP,鴻蒙被質疑 " 安卓套殼 " 的聲音不絕于耳。
AOSP,全稱 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即 "Android 開放源代碼項目 ",發起者是谷歌公司,主要用途是設計移動設備的系統。在起步初期,華為鴻蒙采用的是雙框架架構,内置了 AOSP 選項,既支持鴻蒙架構,也兼容安卓架構。
華為開發者專家(HDE)連志安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鴻蒙生态有其發展周期,前三年聚焦硬體生态。先将鴻蒙作業系統移植适配到展銳、瑞芯微等芯片平台,讓鴻蒙在這些芯片上跑起來。"2023 年下半年開始,華為轉向軟體生态。"
事實上,做鴻蒙原生應用一直是華為内部的共識。劉嘉曾負責華為鴻蒙生态擴展,他向南方周末記者透露,鴻蒙原生應用開發最早可追溯至四年前,2023 年 9 月宣布開啟 HarmonyOS NEXT 計劃,并非偶然之舉。
" 我們準備了四年,天天跟這些大廠在一起測試,直接走到 HarmonyOS NEXT 版本,這是沒有變過的目标。"
他回憶,華為内部有一支對接應用廠商的龐大隊伍,按應用的用戶量往下排,天天跟這些廠商一對一溝通,内部也有相應的 KPI 考核。
華為前期談判策略以頭部互聯網企業為主,如阿裡巴巴、騰訊,它們是很多公司的組合,談判的效率最高。" 最開始響應的是京東,後面百度、高德等也加入進來。"
2019 年下半年開始,面對美國制裁,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華為終端銷售增長乏力,鴻蒙開發者和應用生态的發展艱難,鴻蒙系統的推廣也一度受挫。
劉嘉描述,開始推廣鴻蒙是門對門去合作,求着别人,很費勁。" 别以為美國打壓華為,其他公司就得給你适配,根本沒有的事。"
每年華為開發者日、華為開發者大會都會有合作的廠商參與籤約," 也是鴻蒙應用 "。
華為開發者專家時文超曾在華為開發者大會上做過演講,他向南方周末記者證實了這一點,每年華為會與鴻蒙生态合作夥伴籤署鴻蒙應用開發的協定。" 你看到現在美團等公司與華為的籤約,事實上我們早就籤了一輪了。"
2023 年 8 月 4 日,華為官方微博宣布,HarmonyOS NEXT 開發者預覽版向合作企業開發者開放,2024 年第一季度面向所有開發者開放。
連志安告訴南方周末記者,HarmonyOS NEXT 是一個新版本,API 版本更高。目前只有支付寶、美團等企業用戶能拿到其預覽版進行開發。中小開發者可基于開源鴻蒙的開發文檔、開發工具、參考代碼進行開發,等開發者預覽版發布後再做應用遷移工作。" 中小開發者需要自己開發,華為的人原則上是不會對你的。"
劉嘉稱,華為公開合作方的籤約活動說明已經有了一定成果。此外,密集放籤約消息出來,可以形成很強的營銷效果,為新版作業系統造勢。
一位不願具名的華為開發者專家(HDE)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目前 Top 100 的應用 90% 都在做适配工作,進度整體比較順利。
" 開發者稀缺 "
過去四年裡,在鴻蒙原生應用開發做前期工作的同時,華為也在積極尋找鴻蒙推廣者。
2020 年起,華為挑選了一些外部開發者,邀請他們提前到華為内部接觸代碼,先于外界了解鴻蒙,以自己的語言或方式将鴻蒙推廣出去。
最終,李傳钊、韋東山、羅未、張榮超、李寧、劉燃和朱友鵬七人被選為首批 HarmonyOS 系統課程開發者,人稱 " 鴻蒙七君子 "。
李傳钊曾在華為工作過十年,他向南方周末記者回憶,曾主導鴻蒙系統開發的王成錄博士還給七人頒發了首批 HarmonyOS 系統課程開發者獎杯,稱他們為鴻蒙的首批 " 火種 "。為了宣傳鴻蒙,他在微博開了 " 鴻蒙钊哥 " 的賬号,目前已有 22 萬粉絲。圍繞 Open Harmony,他產出了大量科普視頻," 這是我們自願做的,沒拿華為一分錢 "。
" 鴻蒙七君子 " 樹起了鴻蒙吸引人才的一面旗幟。在他們的号召下,很多開發人才陸續加入。
在 2023 年華為開發者大會上,餘承東透露,鴻蒙生态設備超過 7 億台,開發者數量超過 220 萬,API 日調用超過 590 億次。作為參考,Android 與 iOS 分别有約 2000 萬和 2400 萬開發者。
一位知情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與 iOS(蘋果公司開發的移動作業系統)及安卓統計方法類似,鴻蒙開發者統計的數據按照鴻蒙開發者社區官網技術文檔的下載量及點擊量進行統計,這意味着實際開發者可能更少。一旦吸引不了足夠多的開發者,無法給用戶提供豐富的應用,鴻蒙生态就很難建立起來。
" 現在面臨的一個最大問題就是開發者稀缺。" 李傳钊認為,技術構建就需要相當長時間,技術構建好了以後就要構建生态,而生态建設離不開千千萬萬的開發者,需要全社會的力量,包括學校、企業要花大力氣去培養人才。
鴻蒙開發熱潮下,不少高校設立了 " 鴻蒙班 ",已開設或即将開設 HarmonyOS 相關課程。據澎湃新聞報道,南京大學已開設了《移動互聯網軟體工程》課程,将 HarmonyOS 作為課程核心,替換了原有的安卓開發課程。
2023 年華為開發者大會發布了 HarmonyOS 4,圖為其呈現更具個性化的設計。圖片來源:華為官網。
冷熱之間
鴻蒙原生應用開發,正處于冷熱之間——大公司熱火朝天,中小開發者普遍觀望。
在 2023 開源產業生态大會上,華為終端業務軟體部總裁龔體介紹,鴻蒙生态設備總量超過 7 億台,其中華為自有設備 3 億多台,預計 2023 年底到 2024 年将達到 8 億至 10 億台。華為巨大的市場讓互聯網企業不容忽視。
溫曉烽是某頭部互聯網企業高管,2023 年 11 月,該公司與華為宣布達成合作,正式啟動鴻蒙原生應用開發。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華為開始跟企業談的時候就表明态度,即新版本的作業系統發布後舊有機型将會更新,意味着兼容安卓的應用将無法使用。" 如果我們沒有原生應用,就會損失大量用戶。"
此外,頭部互聯網公司用戶增長日漸乏力,不得不開辟新的市場。溫曉烽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中大型互聯網公司都有用戶增長部門,通過投放廣告來獲取新的用戶增長,但獲取流量的成本越來越貴," 整體而言,獲客成本每人 400-1000 元是行業普遍價格 "。
相較之下,華為正逆勢增長。2023 年 9 月初,其新款手機 Mate 60 系列未發先售,麒麟芯片與 5G 手機的回歸引發市場轟動。華為向外部證明,其所擁有的終端生态依然存在,華為手機未來仍存在巨大的增量市場。
為吸引開發者加入新生态,2023 年 8 月,華為對合作夥伴開放了史上力度最大的投入,推出的三年百億 " 鴻飛計劃 ",共享技術支持、生态營銷、商業合作、開發者扶持基金等資源。
溫曉烽透露,華為為鼓勵原生應用開發,還會對開發出來的 App 給予流量扶持。" 誰做得早,誰就可能獲得競争優勢。"
随着頭部 App 廠商啟動鴻蒙原生應用開發,鴻蒙開發人才變得緊俏。還未明确表态的廠商,如百度、抖音、WPS 等,近期也都悄悄放出了招聘鴻蒙系統開發師的需求。
網易、美團、釘釘等多家互聯網公司發布了多個和鴻蒙系統有關的崗位,涉及軟體研發、移動研發、嵌入式開發等多個領網域。招聘公告顯示,美團發布的鴻蒙相關職位包括鴻蒙高級工程師、鴻蒙基建工程師等,工作經驗要求 5-10 年,月薪達到了 40-60K;微博在招聘負責微博鴻蒙版 App 的客戶端產品經理,要求 1-3 年工作經驗,月薪達到了 20-40K,全年 15 薪。
在原生開發模式下,原生應用 App 直接依托于作業系統,移植到不同平台上比較麻煩,所以需要獨立開發對應的版本并分别維護。一般來說,一個項目需要配備移動原生應用(Android 端、iOS 端)和網頁原生應用(Web 端)至少三個開發團隊。
開發鴻蒙版原生應用,意味着企業需要付出額外的成本。
一位接近華為的人士向南方周末記者透露,一款功能簡單的 App 開發維護費用也要上百萬元,而像京東這樣的超大型應用全遷移至 HarmonyOS NEXT,每年開發維護的成本可能過億元。
暫時來看,相比頭部的互聯網企業,中小型公司尤其是創業公司對鴻蒙原生應用開發意願目前并不強烈。" 一是與整體的大環境有關系,另外鴻蒙的原生應用業務也公布沒多久,很多小企業還處于觀望狀态。" 時文超說。
不過,互聯網大廠中也缺少 " 重量級 " 的角色。一位業内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微信應該是最難攻克的一關,作為騰訊的大本營,微信是騰訊的關鍵戰略支撐點。作業系統對互聯網流量的把控至關重要,互聯網大廠也非常謹慎。
從某種意義來講,互聯網大廠跟華為也是競争關系。" 華為的業務太大了,什麼時候下場牽扯到商業和戰略上的判斷。" 這是一個博弈過程,一個新生的平台,如果你不進入,競争對手就會下場。" 但是我相信這些廠商終究會被各個擊破,都會上車。" 該業内人士稱。
360 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周鴻祎就公開力挺鴻蒙。2023 年 12 月 27 日,他發微博表示,在任何情況下都會支持華為,相信鴻蒙會成為中國最大的作業系統," 鴻蒙原生必将成功 "。
" 我們是戰略性支撐華為 "
鴻蒙僅僅屬于華為嗎?華為已經把鴻蒙作業系統的源代碼捐獻給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并向該基金會捐獻了鴻蒙文檔和開發環境。開源的鴻蒙項目為 OpenHarmony。HarmonyOS 或 HarmonyOS NEXT 都可視為 OpenHarmony 的一個超集。
據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官方網站,它是致力于推動全球開源事業發展的非營利機構,于 2020 年 6 月在北京成立,由阿裡巴巴、百度、華為、浪潮、360、騰訊、招商銀行等企業聯合發起。基金會主管部門為工業和信息化部,由民政部登記。
從源代碼層面來看,鴻蒙不僅屬于華為,還屬于全世界參與的開發者們。從生态角度來講,鴻蒙起始于華為,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僅靠華為不足以将鴻蒙的生态系統建立起來。
鴻蒙的生态分為南、北兩個方向,這一術語取了上北下南的意思。在作業系統的架構圖中,往往把與硬體的接口畫在最下面,把為應用提供的 API(應用程式編程接口)和 SDK(軟體開發工具包)畫在最上面,所以南向就是指作業系統與硬體的适配,北向則是作業系統所孵化的軟體生态。
在鴻蒙生态裡,作為基礎設施的南向生态建設是 " 第一步 ",只有在硬體層面适配更多芯片和外圍器件,才能開發出海量的智能硬體產品,進而吸引更多應用開發者,從而完善硬體生态。
2019 年 5 月,華為首次被美國商務部列入 " 實體清單 "。此後所有受《美國出口管理條例》管轄的物品,向華為出口、再出口或進行境内轉讓都必須獲得許可。
海外被限後,負面影響接踵而至。谷歌宣布停止與華為合作,華為手機也無法再使用與安卓系統深度集成的谷歌移動服務,這直接影響到華為在海外市場的發展。第二輪制裁之後,台積電無法再為華為代工芯片,此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内,華為手機業務陷入停滞。
不過,美國的制裁也加速了華為對鴻蒙的開源。一位接近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的人士向南方周末記者透露,基金會作為非營利性獨立法人機構,可直接跟國外芯片公司談合作以及做芯片适配。
華為物聯網的戰略是 "1+8+N",即以手機為中心,通過自己的智能終端設備,串聯起整個鴻蒙生态。前述基金會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開源鴻蒙社區裡有一部分代碼是對芯片的适配,芯片适配之後,意味着所有的下遊廠商都可以使用這些能力。" 我們是戰略性支撐華為。"
生死一戰
一位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工作委員會的工作人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OpenHarmony 認證的產品已有上百款,產品形态也較為豐富,在物聯網設備、平板、行業設備等終端產品上已經廣泛布局。" 但應用生态的确不夠豐富,這也阻礙了它大規模發展,也是現在的生态主戰場。"
他透露,谷歌在安卓生态控制上有很多手法,通過 ACC(安卓兼容性承諾)和 GMS(谷歌移動服務)等多種手段,實現了對產業鏈的控制。從社區來看,谷歌通過控制 AOSP 的代碼合入權,控制了開源社區的技術走向及開閉源界限。
" 這些牌被谷歌完全控制住。" 在他看來,小米、OPPO、VIVO 等公司在海外的市場份額較高,一旦進入 OpenHarmony 生态,谷歌必會出手制止," 他們無法承受這種可能的風險 "。
此外,手機廠商本身對華為也有所忌憚。前述基金會人士稱,華為畢竟有自己的硬體設備,并沒有百分之百将鴻蒙作業系統的能力開放出來,仍保留了一些核心競争力。" 華為放出來的代碼越多,意味着其他廠家上車的難度就越小。"
一位華為開發者專家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目前華為捐獻的代碼量占整個代碼量的 90%。最核心的代碼、新版本的發布,每個版本的技術特性基本是華為說了算。
" 實事求是來講,目前進入 OpenHarmony 生态的都是先驅,還是很悲壯的。" 一位業内人士認為,不管是 HarmonyOS NEXT 還是 OpenHarmony 生态,只有讓更多玩家加入進來,鴻蒙生态才能逐漸繁榮," 實際上這是一場關鍵的戰役,也是決定生死的一戰 "。
他坦言,OpenHarmony 生态中,ToC(面向普通用戶)的投入是非常巨大的,除華為手機外,目前尚未看到現象級的產品。為了平衡盈虧,早期進入鴻蒙生态的公司往往從教育培訓市場、專有市場、ToG(面向政府客戶)等領網域切入," 不過都是賺一些小錢 "。
一位不願具名的鴻蒙方案解決商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華為曾對 OpenHarmony 項目盈利做過預估,"2024 年會小虧,2025 年持平或稍微盈利,2025 年之後才會賺錢。"
2023 年 7 月 28 日,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印發《深圳市推動開源鴻蒙歐拉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3 — 2025 年)》。行動計劃提出,到 2025 年,深圳市鴻蒙歐拉產業綜合實力國内第一、世界領先,成為產業标準的輸出地、發行版公司發展的首選地。
目前,除深圳以外,福州、惠州等地也相繼出台了扶持 OpenHarmony 的政策。
前述基金會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從科技競争的角度看,要保證手上有牌,移動作業系統顯得至關重要。" 數字中國 " 的底座不可能置于谷歌公司的作業系統之上。"(政府)還是會做一些推動工作,這個過程也不是純粹幫華為,而是服務整個國家大的戰略,但會尊重各家公司的商業決策。"
對于廣大鴻蒙推廣者來說,取得紅利前還需度過一段蟄伏期。除了李傳钊," 鴻蒙七君子 " 還在堅守的已不過半數,剩下幾個人慢慢離開了鴻蒙圈子。" 生态成長是漫長的過程,沒有耐心的話肯定忍受不了,大家都是要生活的。" 李傳钊說。
不過,包括連志安在内的受訪者們對鴻蒙抱有很大信心。連志安認為,HarmonyOS NEXT 版本的發布,肯定會帶來更多的行業需求。" 一個真正屬于中國作業系統的時代要來臨了。"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劉嘉、溫曉烽、時文超為化名。)
南方周末記者 趙繼林
責編 張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