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李小龍逝世50周年,重溫好萊塢面試畫面,至今仍驚豔,歡迎閱讀。
巨星李小龍把中國功夫帶到好萊塢,讓世界看到中國風采,令人遺憾的是在 1973 年的 7 月 20 日,年僅 32 歲的他猝然離世,成為影迷心中永遠的痛。如今,他離開我們已有 50 個年頭,在這個重要的日子裡,不少網友已經開始重溫李小龍好萊塢面試的經典畫面,看看他帶給世界的震撼。
李小龍面試視頻很豐富,前半部分是坐着面試,他用流利的英語與面試官交流,對話相當精彩,後半段是臨場表演國術,整個過程自信從容。據悉,他參加面試的年齡是 24 歲,先用英語介紹了自己的姓名、年齡、出生地,後又講了從 6 歲開始拍片及 18 歲離開香港的經歷。
08:12
在與面試官對話的過程中,李小龍诙諧調皮,又嚴謹認真,提到自己小孩的時候忍不住露出了笑容,聊到最有威力及最強的東方國術,李小龍先是笑着謙虛說這樣說不好,但是在他看來功夫很不錯。
具體談論功夫情況的時候,李小龍情緒一下子轉換了,講話十分專業,由内而生的文化自豪感撲面而來。他稱功夫起源中國,是空手道、柔術的祖先,有較為完整的訓練系統,動作流暢富有連貫性。
當被問到用水形容國術,李小龍也是妙語連珠,說水可以穿萬物,包括最硬的石頭,而且水也是非實質的,無法抓到它、傷害它,任何功夫都渴望達到這個境界,柔軟靈活似水,随對手變化而變化,而空手道等,都是一兩個動作就停了,說完這個的時候那一笑驕傲又從容。
而他在展示國術動作的時候,也是輕松有趣,先是用簡單的手部動作讓體驗者感受何為功夫,從視頻中可以看到他揮拳的動作非常快,還能聽到聲音,而體驗者的反應就幾乎都慢半拍,都打完了才躲。再然後,又分别從頭部、腰部、腿部等攻擊點,解釋功夫的靈活性。最後又帶來了經典的 " 螳螂拳 " 表演。
看完整個視頻,完全被他的笑容和自信吸引,無論是流暢的英語口語表達還是舒展的肢體,都表明他的自信不是裝出來給人看的,而是打心底的。
作為最早把功夫帶到好萊塢的演員,他的演藝生涯短暫精彩。據悉,李小龍 7 歲開始練太極,14 歲拜師葉問練詠春,還吸納了洪拳、白鶴拳、少林拳、戳腳、等多家長處,創立了 " 截拳道 "。
李小龍原名李振藩,赴美讀書開的第一所武館就是 " 振藩國術館 ",希望讓全世界了解中華國術的博大精深,不知名字是否也涵蓋了父親的美好寄語。而往後,他拍攝的武打題材也實現了自己夢想,不僅讓英文詞典收錄了 "kung fu" 一詞,還讓中國功夫傳至全球,電影中那句那句 " 中國人不是病夫 ",現在聽來依舊震撼。
在過往的緬懷中,很多人提到李小龍想起的就是 " 黃色連體服 " 的标志造型,包括周星馳致敬李小龍電影等也都是這個類型,觀眾鮮少看到他儒雅的一面,希望這個面試場面能讓你認識不一樣的他,再次懷念這位華人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