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入門豪華中型車為什麼依舊受歡迎?,歡迎閱讀。
豪華品牌用戶買車不看性價比?
文丨書奇
在選車購車的過程中,你最關注的是什麼?空間?配置?動力?智能化?在今天的車市中,用購買一台傳統豪華品牌中型車的預算購置一台電動車,毫無疑問,在這些方面都會更優異,也是絕大多數購車者的眼中都是更具性價比的選擇。
不過在這個價位裡,仍舊有很多購車者在選擇主流豪華品牌的中型車,并且選擇的還是配置、動力相對較低的入門車型。如果用性價比來衡量,這顯然不是最佳的購車選擇。
那麼這部分消費者,真的只是為了豪華品牌的一塊 " 标 "?又或者說抛開性價比,豪華品牌在其他層面上更符合他們的心理預期?
▎選擇豪華往往只需要一個理由
不同于貨比三家、仔細研究對比各類參數、評測的新能源或是合資品牌消費者,很多豪華品牌用戶喜歡某一個品牌或是選擇某款車型,只需要一個簡單的理由,比如 " 車标 "。
雖然聽起來略顯調侃,但 " 車标 " 确實可以作為豪華品牌用戶選車時的首要條件。而這一點,在 BBA 之首的奔馳身上尤為明顯。身邊一位家裡做生意的朋友在選車時曾咨詢過我的意見,當我問及他有什麼要求時,得到的回答極為簡短:只要奔馳。
即便預算只能夠到最入門的 C 200L,但對他來說已經足夠。在朋友或是生意圈子内,這個奔馳标就是他的一張社交名片。看到他家裡另一台 E 200 後,我更加堅信了奔馳标在他家所處的社交圈内的重要性。
當然," 車标 " 并不是在所有豪華品牌用戶心中都是首要條件。對于部分女性車主來說,視覺上的愉悅則更值得讓她們為之買單。一套符合她們審美,具備氛圍感、豪華感的内飾就足以赢得他們的芳心。而這一點,在最入門的 C 200L 上同樣能夠得到滿足。
除了這些在品味、價值層面的偏好,體驗感也可以成為豪華品牌用戶購車的理由。曾問過身邊一位 ES 200 車主,究竟他所指的體驗感是什麼。他說他并不能将其具體到某一項配置或功能上,但就是好似一切都被周全的準備好,而在細節處又總能體會到優雅的高級感。
回想我對 ES 200 的體驗,我想如果将這份體驗具體化,可以是全車無鑰匙進入和舒适進入等,在上下車時帶來的便利性;可以是方向盤真皮裡那握感柔軟的獨特填充;可以是車内各處蓋板開關時優雅的阻尼感。
認同品牌對豪華感的理解和诠釋方式,是很多用戶喜愛或者選擇某個豪華品牌時的理由。當然,認同一款車的底盤調校風格也可以作為選擇的理由。與一眾歐美系豪華中型車偏硬朗的底盤不同,軟硬支撐适中、帶有幾分 Q 彈,高速開起來平穩安靜的 ES,更為符合部分用戶對于舒适豪華的定義。
當然,在某些方面的特殊需求也可以成為豪華品牌用戶的購車理由。曾在車展上采訪過一個三口之家,為何不選擇空間更大配置更高的新能源奶爸車,而是選擇一台入門的沃爾沃 S60。我得到的回答也極為簡單且合理:有小孩了最基本需求就是安全,在這一點上我們願意相信沃爾沃。
相比于同價位合資或是新能源品牌的用戶,豪華品牌的用戶在選車時感性消費的成分更高,同時對品質的追求也更高。與注重性價比的理性消費不同,他們可以為了某方面的特色、突出的質量甚至是單純對品牌的認同感而放棄整體性價比,也就是俗話說的:買個開心。
比起商品本身的 " 機能價值 ",感性消費為主的用戶更加注重 " 情緒價值 "。而他們對這種價值的需求,不僅僅在選車用車過程中。
▎豪華不僅限于車本身
與買車選車時一樣,性價比在豪華品牌用戶後期的養車維保過程中也許并不是首要考慮因素,但省心是。無憂的維保體驗帶來的情緒價值對他們來說更為重要,而豪華品牌也都深知這一點。
在這方面,雷克薩斯始終是豪華品牌中的标杆,ES 200 的 4 年或 10 萬公裡免費保修保養周期,幾乎可以讓車主無憂開到換車。而其中包含的項目也比一般的免費保養更為全面,除了常規油液濾芯外,刹車油一類的工作油液以及火花塞等老化件也都在免費保養範圍内。用戶只需要定期把車開到 4S 店,完全無需操心需要保養什麼項目、需要換什麼品牌零件、油液等繁瑣事項,也無需操心需要花多少錢。
也有像凱迪拉克這樣,通過 APP 盡可能為用戶節省時間的。在 APP 裡,預約保養、遠程結算,甚至都無需車主在 4S 店裡等待車輛做保養,而為了讓車主放心,APP 裡還能實時監控車輛的狀态以及維保進度。
而沃爾沃則将用戶發生事故或出現故障後的一切都安排妥當,三年免費基金道路救援服務,用戶無需操心叫哪裡的救援,也無需擔心車子需要修多久,如果在當日無法完成維修,沃爾沃還會提供 300 元 / 天的出行補貼,以保證用戶的正常出行不受影響。
當然,豪華品牌的入門車型,也并不是僅僅只有這些 " 情緒價值 " 提供給用戶。
▎純粹的駕駛樂趣
一直以來,豪華品牌中型車都是一個有着較強運動屬性的級别。雖然寶馬 3 系這樣的運動标杆,如今已經逐漸向舒适與實用性妥協。但在這個級别,依舊有車型在堅持帶給用戶純粹的運動體驗。
入門車型的動力大都算不上強勁,但運動感并不等于強動力。奧迪 A4L 擁有着同級最優質的底盤和操控感受,搭配上換擋速度快、邏輯聰明的 7 速雙離合變速箱,使得即便是動力入門的 40TFSI 車型也擁有非常優秀的駕駛感。
而全系标配 2.0T 高功率引擎的 CT5,雖然變速箱略有短板,但短軸距的優勢以及極具運動感的底盤調校,讓用戶依舊能在它身上體會到後驅中型車的駕駛樂趣。
與如今形色各異的電動車相比,就算頂配的 A4L 或是 CT5 在性能上也都不占優勢。但豪華品牌對于底盤的調校以及駕駛樂趣的塑造,依舊有他們的獨到之處。
▎寫在最後
豪華品牌服務的人群,是更為細分的市場,在這個市場裡,用戶的選車需求或更為感性或更為極致。他們追求的不是最佳的性價比,而是最能觸動自己的品牌或最能滿足自己第一需求的車型。
豪華品牌的意義不僅是高端的用料、豐厚的配置、奢侈的空間。所以即便是動力、配置較低的入門車型也能夠滿足用戶們的心理預期,也是這類車型依舊非常受歡迎的原因。
本期互動
同樣的價位裡,你會選擇新能源還是入門豪華?
歡迎來評論區交流
點 " 在看 " 的人都好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