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降薪之後是裁員,金融民工開始轉行,歡迎閱讀。
去年研究生畢業的胡鳴山,入職南山科技園一家知名互聯網外企半年有餘。一年前,他憧憬的職業還是基金經理。
轉行是無奈之舉。胡鳴山讀金融專業,本科、研究生均就讀于名校,去年在金融行業求職卻是屢屢碰壁。進入這家互聯網外企前,胡鳴山先後在兩家金融機構實習過,都未能轉正。這兩次實習猶如擠門縫," 兩家公司都是招一堆實習生,然後從中挑一個最優秀的轉正。"
對于多數金融專業畢業生來說,這個行業成了名副其實的 " 窄門 ",胡鳴山只是大多數中的一個,獵聘網去年 3 月份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金融行業的人才緊缺指數近年來始終處于低位,2022 年 2 月更是低至 0.55,這一數字代表着人才供給是企業需求的 2 倍。
陶喻在金融行業工作 9 年左右。她雙非本科,大學畢業後順利進入北京一家金融企業," 按現在的學歷門檻,我可能都進不了這行 "。從這一點上,她認為自己比現在的畢業生幸運。
只是,金融業接二連三的裁員今年輪到了陶喻頭上。失業後,看着一片慘淡的行業環境,她也決定轉行。" 我覺得金融業,所有的人應該都非常焦慮。即便還沒有被裁,日子也不好過。我了解的情況,行業普遍降薪幅度在 30% 到 50%。跟我同齡的從業者,大部分都背着房貸,壓力是很大的 ",陶喻說。
一、被迫轉行
陶喻算是吃到過紅利的金融人," 前幾年市場行情不錯,你運氣稍微好一點點,跟的領導靠譜一點,一定是能賺到錢的。"
過去兩三年,陶喻感覺到了行業的疾速變化。她前公司業務主要依賴地產行業。地產行業在烈火烹油的階段,對資金的需求體量極其龐大,圍繞地產業服務的金融業務在整個行業占據了一定比例。"這幾年地產業的震蕩,加上政策影響,對金融業,尤其是地產業輻射到的領網域,衝擊是非常大的。"
好日子不再,在陶喻的周圍,降薪、裁員成了最常見的話題。一開始是降薪,公司業績不好,不再發放提成、獎金,到手的只剩下基礎薪資," 這行所謂的百萬年薪,裡面提成、獎金占了大頭。只發基礎薪資的話,我們的收入沒啥競争力 "。
面對收入大幅縮水," 大多數同行都是忍 ",陶喻也一樣,就算知道行業很難再恢復如初,她也願意守着這份工作,收入降了,工作壓力也小了一點,她願意接受現狀," 大家都差不多,只要薪資還能支撐生活,能苟就先苟下去,畢竟工作不好找。如果真的支撐不下去,就一邊上班一邊投簡歷,基本不會裸辭,就熬着呗。"
" 苟 " 在寫字樓裡,誰都知道繞不開 " 裁員 " 二字。百分之幾的裁員名單,公司會定期公布," 輪到你了,那就談判,争取更多的賠償金,拿到錢以後,再去考慮下一步怎麼走。"
陶喻也是失業之後,才開始考慮轉行。準确來說,陶喻不是被裁掉的,她是收到降薪或者停薪數月的通知後,主動與公司協商離職事宜。幸運的是,由于前些年她在公司裡業績出眾,最終能拿到一筆補償金離開。
沒能擠進金融業大門的胡鳴山,去年一年背負着巨大的精神壓力。他研究生就讀的專業,屬于金融與互聯網的交叉學科,臨畢業前,其他研究生同學大都在尋找互聯網行業的機會。胡鳴山選擇了金融業,畢竟他本科學的就是金融,況且他在本科階段就非常向往基金經理這一職業。
胡鳴山在學校聽過一場企業宣講,宣講方是一家基金機構,對方在講台上向學生們描繪了這份職業金光閃閃的未來—— " 你提供研究策略,公司根據你的策略去投資,如果賺到錢了,就給你分紅。剛入行,公司不會給你的策略投太多,大概投一個億,你的策略賺錢了,你有經驗了,公司的投資就可能是 10 個億,那你的分紅就可以翻十倍 "。至此,基金經理成為胡鳴山的夢想。
去年年初,胡鳴山開始在基金機構尋找相關的職業機會," 先做研究員,積累經驗成為基金經理 "。整個求職過程可謂坎坷,多數金融機構的學歷門檻高得令人咂舌,除了要求碩士或更高學歷,很多企業對本科院校背景也有特别要求,"C9 以上,或者華東五校以上,有些頭部機構只要清北本科 "。他進入第一家公司實習時,發現很多同事的學歷非常光鮮,要麼是常青藤名校,要麼是清北。
胡鳴山在兩份實習中也留意到,實習生想轉正,光有學歷也不行," 還得能幫公司賺錢 ",有些實習生在前一份實習中就參與過投資項目,有些實習生掌握了資源,這才是公司青睐的畢業生。辦公室裡,除了名校畢業生,家世優渥的同事也不少,跟胡鳴山一起實習的一名實習生,經常光顧單人消費 1000 元左右的高級餐廳,還跟同事分享說,自己在美國花了 3000 美元買了只貓," 這些在我看來非常的不可思議 "。
看過一些招聘機會後,胡鳴山發現,自己的學歷背景,能找到的機會集中在私募機構。他看過深圳、香港、上海的工作機會,最終把目标放在了上海," 上海同類的機會更多 "。
去年四月份,胡鳴山收到上海一家機構的實習機會,抱着能轉正的期待,他去了上海。在第一家機構實習了兩個月,上司告訴他,公司不會給他提供正職。" 當時沒想轉行,只是覺得可能是自己欠缺經驗,所以才沒能轉正,那會兒想的還是得趕緊積累經驗 "。
繼續投簡歷、面試,奔波兩三個月後,胡鳴山得到了另一家金融企業的實習機會," 待了三個月,又沒能轉正 ",當時已經臨近年底。
整整一年時間,胡鳴山沒有找到一份正職,在金融業實習的幾個月裡,他能感觸到行業的寒意," 很多私募基金 2023 年之前收益都不錯,年化 30% 是可以實現的,到了 2023 年就急轉直下,大量基金虧損。應屆生的工資也比前兩年低了兩三成。"
職場也顯得格外動蕩,去第一家公司實習時,這家公司剛剛進行過一輪裁員。他發現,自己待過的兩家機構,頻繁裁員早已是常态," 你進了公司,一段時間沒做出成績,公司就會毫不手軟地把你裁掉,可能同行都是這樣 "。在他實習的兩個月裡,公司又裁掉了一個投資團隊。
公司裡的同事,也常拿裁員做調侃," 比如這個人登不上公司網頁了,他就講笑說我是被裁掉了吧。" 他發現招募大量實習生,實際上也是公司降低人工成本的一種手段," 我們的收入,可能只有正職的三分之一 "。
第二份實習轉正失敗後,慘淡的現實澆滅了胡鳴山的職業熱望,他開始自學編程技術,讀書時他自學過相關知識,有一定的基礎積累。從去年年底開始,前後大概自學了半年時間,他順利拿到了互聯網外企的 offer,成為一名前端程式員。
二、新的職業期望
陶喻的轉行過程,不如胡鳴山這般順暢。一番考量之後,她決定尋找實體企業總經理助理的崗位機會,這個選擇 " 有一半是不得已 "。
陶喻在金融行業的崗位是項目管理。失業後,她看過投資經理、資產經理等行業内的職位,可惜招聘平台上此類崗位機會少得可憐。金融業的頹勢讓她心生退意," 我感覺行業大環境近三年不會有起色,熬三年賭未來的機會,還不如轉行找新的機會。" 她把目光轉向實體行業,實體企業的薪酬不算高,但勝在穩定。
考量了自己的經驗、能力之後,陶喻認為總助一職,算是她眼下的最優解。招聘市場上,總經理助理一職的門檻高低不一,有些總助崗位更接近于行政,有些總助崗位的工作側重于公司戰略和項目運營,對能力要求較高," 類似于業務口的副總監 "。
陶喻只考慮後一種,這類職位門檻更高,薪酬也更高,職業發展空間也更大。她判斷,金融業積澱的閱歷和見識,會成為她應聘時的特殊優勢," 工作這些年,見過很多不一樣的企業,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風格,你能看到各種競争方式。如果去了傳統企業,把這些東西帶過去,人家可能也會覺得這是你的特殊能力。"
真正下決心去找工作,陶喻立馬就能感受到就業市場的寒意。她用的招聘軟體是 boss 直聘和獵聘。boss 直聘與大多數招聘平台的簡歷投遞機制不同,應聘者要先向意向職位的 hr 打招呼,招聘方有回應後,才能發送簡歷。陶喻大概打了 200 多次招呼,收到 20 多個回應,最終收到 5 個面試通知。獵聘上她投遞了大約 100 份簡歷,收到了八九個面試通知。
對于 boss 上的低回應率,陶喻判斷是 " 找工作的人太多了 "。" 我猜測,招聘方每天收到的招呼可能太多了,估計 hr 都不會一一點開去看,所以收不收得到回應,可能有很大的運氣成分。"
面試環節的種種迹象,似乎也在印證陶喻的判斷," 從這一輪面完,到收到下一輪面試通知,中間隔的時間,要比以往長得多,如果不是選擇很多,企業沒有必要拉長這個周期。"
社交平台也在向她傳遞求職焦慮,從找工作開始,平台就不斷地給她推送 " 工作很難找 "、" 什麼人在上班 " 等内容," 感覺互聯網上的信息也好,群體情緒也好,都在給你一種所有人都在卷着找工作的錯覺 ",陶喻說。
陶喻年齡超過了 30 歲。慶幸的是,今年找工作期間,她沒有明顯感受到面試者對婚育年齡女性的歧視,她判斷,這份幸運,與她身處的職場環境,以及面試的崗位有不小關系。" 我在北京,總助這個崗位的職業門檻比較高,如果是在一個比較小的城市,或者是一個門檻不高的職位,我可能也會遭遇性别歧視和年齡歧視 "。
陶喻面試過一家公司,對方确實考慮到她的女性身份,最終選擇了一名男性候選人。不過她覺得,對方這個選擇,更多是出于工作需要的考量。" 這個崗位要協助的是一名女性高管,需要頻繁出差,行程中涉及到的體力活,比如行李搬運,以及夜晚出差要考慮的安全問題,男性做助理可能更合适。"
求職那段時間,陶喻會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面試經歷。她曾面試過一份國企文職崗位,在這一面試的分享貼下,年輕人小 A 留言," 這個職位真的好嗎,剛畢業在國企做文員,快要熬不住了 "。陶喻回復對方," 我們的年齡和階段不同,考慮的重心肯定不一樣 "。
陶喻有朋友在國企綜合辦公室做文職工作,她大概清楚此類崗位的工作内容," 說白了就是個文員 "。她願意去争取這個 " 文員 " 機會,看重的就是穩定性," 那家國企的行業前景很好,我知道薪資不會很高,但穩定性很高 "。
穩定,是陶喻今年求職過程中,最看重的要素之一。每個面試中,招聘方會習慣性地問她 " 對企業有什麼訴求 ",她的回答都與穩定性相關。" 我相信,每一個像我這樣 30+ 轉行的女性,都希望有一個平穩的過渡,如果去這家公司幹了 3 個月,它倒閉了,我很難接受 "。
11 月下旬,陶喻入職了一家國企,她對這個機會相當滿意,公司所在行業的前景很好,她跟直屬領導在面試階段聊得很投契,企業最後開出的薪資也超出了她的預期," 大概能跟上一份工作的基礎薪資持平,其實就算低一點,我也可以接受 "。
與留言的小 A 一樣,作為剛畢業的年輕人,胡鳴山不是那麼在乎穩定性。在現在這家公司,同小組一些工作三四年的同事,已經開始讨論 30 歲以後的出路," 他們想回老家,找一家小公司上班 "。入行半年多,胡鳴山正處于一切都新鮮的階段," 公司工作氛圍很好,加班也不多,大家都很接地氣,有什麼問題領導也是委婉地指出來 ",他決定在互聯網行業扎根," 開弓沒有回頭箭嘛 "。35 歲即失業的行業焦慮,還不在他的考慮範疇内。
去年,胡鳴山金融行業四處碰壁時,他還背負了另一重壓力,父母一直打電話催他回老家考公。他沒有考慮過考公,如果考回老家,衣食住行都在家裡人眼皮底下,他覺得太過束縛," 交朋友要管,吃什麼、玩什麼都要管,太不自由 ",如果上岸一線城市,他覺得體制内的收入,永遠都追不上高房價。高收入,是他現階段更看重的東西。
三、回望金融業:看上去很美
對比身處的互聯網職場,金融機構留給胡鳴山的印象要更 " 高大上 " 一些,前同事們的學歷背景、高消費水平,都是光鮮的标記。
在金融業沉浸 9 年的陶喻,對這行的濾鏡已不剩多少," 你西裝革履,很多時候不還得守在客戶樓下,等人家給你一個業務,求着說‘哥、姐,快餓死了,還有業務給我們做嗎’,說白了,銷售永遠是銷售,做項目永遠是做項目,跟其他行業沒有本質區别。"
" 金融業那些紙醉金迷的花邊傳聞,可能主角就在隔壁公司,但那種生活方式,距離我們這些普通的從業者,是很遙遠的。"
金融職場復雜的人際關系,也給陶喻增添了許多精神壓力," 掙得多,要考慮和要化解的東西就越多。除了業務本身,你要權衡人際關系,同行競争 …… 有些同行确實會搶你的業務,這都是一些很直觀的煩擾,你又不得不去應付 "。
陶喻也觀察到,行業遇冷,收入下降或者失業,對一部分同行的打擊是毀滅性的。
陶喻算是求穩型,在收入可觀的年頭也沒有做過太冒險的決策,但一部分同行不一樣,"前些年賺得多的時候,很多人對未來非常樂觀,冒險精神非常強,高消費,高杠杆買房、投資很常見,尤其是 2019 年到 2021 年,我身邊湧起過一股買房熱 "。
陶喻分享的面試帖子下面,也收到過同行留言,對方情況與陶喻相似,也處于失業期,但高收入階段形成的消費習慣,一時又很難轉變過來," 特别焦慮 "。" 習慣了享受生活,由奢入儉難的例子我見過太多了,以前名牌包包,人均四五百的餐廳,每年要出國遊,現在大家都不吭聲了,這其實是個非常直觀的表現。"
" 當時的薪資水平,确實是可以覆蓋這些債務和消費的。但經歷降薪裁員之後,這些人就撐不下去了,高額負債、境況特别糟糕的人也有不少,這是個挺迷幻的行業。"
行業震蕩還未停止,僅就以高收入著稱的證券行業來說,據東方财富 choice 金融終端和上市券商年報數據,券商從業人員今年上半年人數減少了 10371 人,降幅為 3.39%。
成功轉行後,陶喻慶幸自己在好年景裡的持重與冷靜," 前些年透支太多的話,你在行業萎縮的時候,是要承擔一些損失和後果的。甚至有些後果,你根本承擔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