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華為5G,下半年有戲?,歡迎閱讀。
「核心提示」
近日,不斷有科技博主爆料華為 5G 手機将在下半年回歸,國產麒麟芯片、高通加 5G 射頻的方案眾說紛纭,所謂内部消息是真是假?華為 5G 手機能否成功回歸?
作者 | 宋子豪
編輯 | 劉楊
8 月 11 日,知名科技博主 @數碼閒聊站爆料稱:" 華為多款 5G 新機通過藍牙備案,nova 13 到 nova 16 備案型号均為 5G,後面還有幾個未知命名的全 5G 新機。" 這一消息在數碼圈引發了熱烈讨論。不過,這條微博目前已經被删除。
今年 6 月以來,有關華為 5G 手機廣為流傳的幾類傳言包括:高通将恢復向華為供貨 5G 芯片;華為将通過搭載骁龍 8 Gen2 4G 處理器 + 國產 5G 射頻芯片的方式實現對 5G 網絡的支持;華為将推出純國產麒麟 5G 芯片。
其中,關于高通恢復對華為的 5G 芯片供應已經被官方辟謠。
據《第一财經》報道,6 月 13 日,華為終端業務 CEO 餘承東辟謠相關傳言,他表示:" 雖然雙方一直在努力推動談判,但目前高通對華為的芯片供應依舊處于禁令的狀态。"
而後,高通和聯發科相繼表态,仍處在禁令狀态,并未獲得美國政府相關批準。
不過,在手機銷量方面,華為倒是傳來了好消息。IDC 數據顯示,在旗艦手機不具備 5G 功能的前提下,華為的第二季度國内銷量排名已經重回前五,并且在國内高端手機市場市占比第二,可以說是在智能手機市場長期收縮的大環境下,逆勢上漲。
如果擁有 5G 的華為回歸市場,勢必是下半年智能手機市場最大的看點之一。華為 5G 手機下半年能重出江湖嗎?
傳言中的華為 5G 手機
關于華為将推出 5G 手機的傳言已久。實際上,每年關于華為會不會發布 5G 手機的讨論、爆料、辟謠,都夠科技博主吃一年。
《豹變》向爆料稱華為有搭載射頻方案或麒麟 5G 方案的部分博主求證後,不止一位博主表示,自己也沒有确定的消息來源,博文是根據相關信息推測的。
這種推測往往缺乏參考。比如,某博主告訴《豹變》,自己确定華為将會推出 5G 手機,是因為上市公司匯博雲通公布了正在給華為 5G 手機做樣機測試的消息。
但匯博雲通相關公告的實際内容為:" 公司已與華為海思和華為終端等華為系公司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公司作為華為海思信息技術服務供應商之一,主要向華為海思提供芯片外場測試等服務以保障其芯片產品的質量及性能,從而有效支持華為海思進行芯片研發。"
這條公告僅闡述了與華為的合作關系,并未提到近期在為華為做 5G 手機的樣機測試。
一般來說,如果爆料的科技博主具有一定影響力,可能會有廠商向其透露一些產品消息,對即将發布的產品進行預熱。這是行業内常見的營銷手段,或者某些博主有一定的内部員工渠道。
為了維持熱度,一位科技博主可能一天要發三四條爆料,可以說是科技博主常有,而内部信息不常有。
比如,某科技博主曾在去年發微博稱 " 明年 5G 穩了 ",暗指 2023 年華為将發布 5G 手機。到了 2023 年 4 月,華為還沒有公布相關進展,該博主則發微博表示:" 我倒是覺得,打我臉挺好,今年就算可以上 5G,但如果是困難重重沒必要。" 而等到這一輪華為 5G 傳言興起後,該博主又發微博稱,此前自己就暗示過華為要出 5G 手機。
不管有沒有 5G 手機,類似的科技博主都是兩邊押注,流量通吃。
排除純屬虛構的爆料之外,也有博主諱莫如深地向《豹變》表示,自己有内部員工的消息渠道,但具體的不方便多說,他說:"(5G 手機)百分百回歸,只是方式有點另類。"
另一名博主也告訴《豹變》自己也有内部消息," 現在已經有兩個不同的手機新項目安排了 5G 版本,純國產(芯片)。"
只不過,所謂 " 内部消息 " 未必可靠。此前,騰訊深網在一篇報道中援引某渠道商消息,稱華為終端 BG 首席運營官何剛曾在視頻會議中透露過,"10 月份之後,華為會有重大消息公布 ",并且有華為内部員工暗示會有 5G 手機。
報道發出後,何剛辟謠稱:" 假消息,沒說過類似的話 "。
雖然眾說紛纭的爆料吊足了用戶的胃口,但從目前的公開信息來看,離最讓消費者期待的旗艦級麒麟芯片回歸,似乎還需要一段時間。
麒麟與旗艦不可得兼?
距華為的上一款 5G 旗艦芯片麒麟 9000 系列發布,已經過去将近三年。
在此期間,華為為推出 5G 手機做過不少嘗試,比如授權第三方品牌代工,下放部分軟硬體技術,扶持出 HI nova、鼎橋等華為智選系列手機。由于該系列品牌并不屬于華為旗下,所以不受禁令限制,可以使用高通 5G 芯片。
但由于華為智選系列需要和華為旗艦拉開差距,導致其配置不高。
其後,華為的供應商數源科技在 2022 年 6 月推出 5G 通信殼,運用了 " 虛拟通信技術 " 可以通過手機殼内嵌的 eSIM 芯片,加上 5G 調制解調器,實現 5G 功能。
用戶只要開通 eSIM 服務就可以将 4G 更新為 5G,通信殼适配機型包括華為 P50 Pro 和 2022 年 9 月發布的 Mate50 系列。
不過,通信殼 799 元的售價并不便宜,并且需要開通 eSIM 卡業務才能使用,還會有占用充電口、增加耗電等問題。
雖然在官方渠道通信殼的定價還算堅挺,但在第三方平台,通信殼的售價一直在下跌,尤其三大運營商均宣布暫停 eSIM 業務後,部分平台的價格甚至降至兩位數。
以上兩種曲線救國的 5G 方案并沒有得到用戶認可,也讓消費者更加期待原汁原味的華為 5G 旗艦機。
從目前尚未證實的爆料來看,如果 nova 系列繼續保持一年兩更的速度,華為 nova 12 系列預計會和往年一樣,在下半年的 9-10 月份發布。
那麼,nova 13 的 5G 機型可能要等到 2023 年 4 月左右上市。
即使 nova13 提前上市,搭載在中端 nova 系列上的 5G 芯片,大概率也不會是用戶最期待的麒麟旗艦芯片。
目前兩種可能的 5G 實現方案中,純國產的麒麟芯片性能受制于上遊技術,根據路 . 透社此前的相關報道,華為與中芯國際的 N+1 制程配合生產出相當于 7nm 的芯片。
而蘋果、高通,聯發科的下一代旗艦芯片,如 A17、骁龍 8 Gen3、天玑 9300 等,預計都會用上芯片廠商的 3nm 制程。
即使國產的麒麟芯片回歸,等效 7nm 制程與 3nm 制程旗艦芯片在使用體驗上也會有一定差距,大概率不會搭載在旗艦機型。
而骁龍 8+ Gen2 4G 芯片外挂國產 5G 射頻芯片方案理論上可行,一名相關從業者告訴《豹變》:" 如果處理器包含 5G 基帶芯片,加上 5G 的射頻和天線,是完全可以實現 5G 網絡的。"
此前賽微電子宣布 5G 射頻前端必不可少的 BAW 濾波器實現量產。銳石創芯、慧智微、唯捷創芯、飛骧科技、卓勝微等國内企業也在 5G 射頻方案上有所突破,也增加了這種方案的可能性。
同時,爆料中未命名的 5G 手機也帶給用戶一些想象空間,但這樣一來也表示,麒麟與旗艦始終不可得兼。
決勝在高端
5G 的回歸可能是華為下半年布局的關鍵所在。
根據 IDC 數據,在 2023 年第二季度,華為手機的市場份額達到 13%,重回國内廠商市占比前五,并且幾乎追平第四名小米。
華為的逆襲,與之前在高端市場的優勢分不開。
手機越來越貴、用戶換機欲望越來越低是不争的事實。根據 Counterpoint 的數據,2022 年智能手機出貨量相較于 2016 年的峰值減少了 41.5%,但銷售額只下降了 11.7%。也就是說,過去 6 年間智能手機的平均價格一直保持增長。
雖然價格上漲有更新 5G 及各種硬體的因素。但消費者的錢包很誠實,智能手機出貨量持續下跌。Canalys 數據顯示,2023 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 3040 萬台,同比下跌 13.3%,為 2014 年以來最低的第一季度出貨量。
但在這種趨勢之下,高端機型的銷量卻逆勢上揚,Counterpoint 發布的《中國智能手機高端市場白皮書》顯示,2017 年至 2022 年期間,國内高端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了 9.8%,2022 年,國内高端手機銷量占到整體市場的 26% 以上。
IDC 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國 600 美元以上高端手機市場份額達到 23.1%,相比 2022 年同期增長 3.1%。
國内廠商中,華為在高端市場優勢最明顯。2023 年第一季度,700 美元以上的細分市場,蘋果占比 79.5%,華為占比 9.4%,第三名 OPPO 占比 3.6%。
如果僅從紙面配置上來看,華為 P60 配置了骁龍 8+ 芯片、4GB 網絡、8GB 内存,而當時同價位的安卓旗艦中已經可以選擇更新的骁龍 8 Gen2 芯片、5G 網絡的國產旗艦手機,部分旗艦的内存也更新到 12GB。
但沒有 5G 的 P60 系列卻銷量長紅,在京東上有 10 萬 + 的評論,好評率 96%。這是其他品牌沒有的待遇。
另一方面,有着先發優勢的華為,幾乎拿下國内折疊屏市場的半壁江山。
一位華為官方授權店的工作人員告訴《豹變》:" 二季度 P60 系列和 nova 11 系列銷量都不錯,但賣得最好的是 X3,到現在都沒貨,其他渠道據說加價三四千才能買到。"
CINNO 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 年中國折疊屏手機銷量達 283 萬部,同比大幅增長 144.4%。國内頭部廠商幾乎都實行了折疊屏加直板雙旗艦的運營策略。
據艾瑞咨詢,2022 年各品牌折疊手機市場份額中,華為占比 51.3%。并連續三年保持 50% 以上的份額。
此前據《中國證券 . 報》報道,華為已上調 2023 年手機出貨量目标至 4000 萬部,相較年初目标幾乎上調 1000 萬左右。
如果下半年沒有 5G 旗艦,華為可能要打一場硬仗。
首先,面對華為品牌自身的換機用戶,一部分麒麟芯片的釘子戶是否願意換機骁龍 4G 手機需要打個問号。
而且,目前 5G 帶來的換機潮幾乎已經過去,其他品牌用戶如果轉為購買華為旗艦,也可能面對 5G 降級 4G 這種稍顯尴尬的場景。
此外,禁令的影響不只是 5G 芯片,市場研究機構 Canalys 的數據顯示,2022 年,華為折疊螢幕在全球出貨量接近 200 萬部,市場份額位居第二,但排名第一的三星出貨量接近 1200 萬部。出貨量的差距,有可能是因為華為受到了無法使用谷歌服務的影響。
在國際市場發展受制的情況下,國内市場份額競争顯得更為重要。這樣看來,下半年旗艦是否支持 5G,可能是華為能否重回巅峰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