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剛要當女主她這潛規則就曝光,歡迎閱讀。
還記得《小行星城》嗎?
韋斯安德森把電影的呈現過程當作元素,讓許多影迷欣喜若狂。
但。
如果相比今天 Sir 要聊的電影,只能說,是小巫見大巫了。
一部腦洞大開的冷門佳片——
戲夢空間
The Ordinaries
它非但在形式上讓人詫異——
比如開頭,出片名時 " 附帶 " 了解釋性的旁白:
出片名了
這暗示正片已經開始了
第四面牆從來不存在。
還在内容上讓人耳目一新——
影片裡的人身處在一個 " 電影社會 ",也就是說,這裡的人分為三六九等,有主角,有配角,有龍套,還有些正片中從不會出現的 " 音效 "" 審查 " 等等。
就像是一部關于電影本身的 " 角色宇宙 "。
一部影迷的自娛自樂電影?
不不不。
《戲夢空間》所講的,其實是一個社會寓言。
它處處透露了遊戲心态。
但同時,又處處指向了當下我們普遍的困境。
01
腦洞大開
不如,讓我們先進入這瘋狂的 " 角色宇宙 " 吧。
3、2、1(按 enter 鍵,空行)
正文開始。
假設,你生活在一部電影裡,你想成為的是什麼角色?
沒錯。
大多數人都會想成為主角。
因為這是最為人關注,同時也會是形象最豐富的角色。
在《戲夢空間》中,葆拉就是一個想成為主角,為此在 " 主角學校 " 就讀了五年的學生。
每天練習的目的,就是通過考試,成為真正的主角。
但問題是,主角和配角如何區分?
在歌舞片裡。
我們發現,主角是可以随時聞歌起舞的,如果是愛情片,可能還會有 " 降雨時刻 "。
而在其他電影中。
主角也有特定的 BGM,甚至還會有大特寫的獨白時間。
可以說,他們是焦點中的焦點。
而配角呢?
大部分時候,他們只是功能性的角色。
就像葆拉的母親。
能表達的情感只有一種,就是:我很擔心你。
性格單一,而且符号化嚴重。
但。
有一天,葆拉忽然發現, 她的 BGM 出了問題(沒錯,BGM 也是以實體的形式存在的),它不再能順利地體現出當下的情感了,這意味着,她很可能通不過主角考試,而淪為配角。
怎麼回事?
于是,循着秘密指引,她來到了花絮區(也就是正片無法呈現的區網域),打算查個究竟。
她遇到了形形色色的 " 龍套 "(客串的角色)。
比如這只狗。
大晚上的也要四處溜達,尋找工作機會。
也遇到了形形色色的 " 廢柴 "(正片用不了的角色)。
比如這位 " 跳切 " 人員。
因為存在 " 剪輯問題 ",所以總是說話總是前言不搭後語,很多動作也不連貫。
在這裡,她發現," 音畫不同步 " 的人只能被抛棄,如果你沒有資本,不能進行數字化,最終你便會消失 ……
等等等等。
總之,就像是一次愛麗絲夢遊仙境,這整個過程中你會看得非常過瘾,從而不得不佩服德國人的腦洞。
用剪輯使畫面倒退的方式抓捕人。
但問題是。
這部電影只有 " 腦洞 " 二字嗎?
02
階級社會
電影一百多年來,反映社會問題的,頻率最高的是什麼?
Sir 覺得。
大概率還是階級問題。
從早年的《大都會》《摩登時代》,到近年的《寄生蟲》《逃出絕命鎮》,階層矛盾無法解決,便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出現在了電影裡。
于是,作為以電影為主題的《戲夢空間》,階層,便成了重中之重。
你可以看到許多經典電影的影子。
比如,《1984》——
電影呈現的是一個階級固化的社會。
任何人所擔任的角色也是世襲制的,如果父母有一方是主角,兒女也能成為主角。
同樣的,如果父母是跳切人,兒女也只會是跳切人。
這裡的配角,就像是工廠流水工一樣,每天整齊劃一地排隊上班,吃着同樣的食物。
在大的換衣室裡,不分男女地換衣服,他們已經沒有性别羞恥,一切角色都是為了工作。
這像極了《1984》裡,因為思想禁锢,行動整齊劃一的人們。
比如,《美麗新世界》——
這個世界真正的統治者,不是那些住在豪華房子裡的主角。
而是審查人員。
只要違抗他們的命令,跟他們唱反調的人,就會被處以消音的懲罰。
因此審查員把 " 花絮人員 " 的集體活動歸為叛亂,甚至禁止他們的情感發揮。
這也是為什麼 " 花絮人員 " 沉默寡言的原因。
他們都處在監視之中。
如同《美麗新世界》裡,每個人的眼睛都是攝影機。
在這裡。
黑白色的廢材演員不能進入了演員區(他身後的動物都可以進入)。
只因不是一個階層。
角色說了不該說的話就會被消音,被打上馬賽克。
審查可以決定一切。
處處透露着階層固化的影響。
為什麼會這樣?
說到底,主導這一切的不是階層(主角),不是審查,而是其背後的,叙事權。
舉例來說。
葆拉終于找到了父親,但此時,他卻成了别人的父親,一家人團團圓圓。
抛妻棄女?
不。
因為叙事需要,他此刻已經換了另一個身份,而不再是葆拉的父親,換言之,葆拉的父親已經從故事裡被抹去了,就像他自己說的:
我們在不同的劇本裡
是的。
誰掌握了叙事權,誰就掌握了一切。
同樣一個世界,在不同的視角裡,會存在着不同的模樣,在 A 故事裡你是主角,但在 B 故事裡,你可能就不存在,哪怕是同一個故事,在不同的叙事裡,你都可以看到截然相反的結論。
所以,超人即便恐高也得要飛。
阿甘即便再努力,也只能成為背景。
意識形态需要什麼,你便是什麼。
而這,也是《戲夢空間》在當下對于階層問題的新思考:它不在于身份的高低,不在于權力的大小,更多的,在于叙事權的掌握。
畢竟。
新媒體時代,那些傳統的階級觀念确實有些 " 落伍 " 了。
想要成為正派主角。
曝光度、注意力、輿論導向的把控等等,都成了必備條件。
03
成為主角?
那麼問題來了,對于閱片無數的你來說,這些思考顯然也都在情理之中,它并沒有多深刻。
就像網友普遍認為的:
有奇思妙想,只是核心太常規,典型的高開低走。
但。
Sir 之所以喜歡這部電影,其實重要的并不在于裡面的迷影元素(雖然這部分也是很喜歡),更重要的,其實是它的另一條線——反抗。
影片中呈現出了一段被抹去的 " 暴動 "。
那是很多年前,許多 " 廢材 " 掀起了一場革命,反抗學院,但結果,他們失敗了,失敗者被關進了監獄,被關進了工廠,并被官方稱為 " 大屠殺 "。
為什麼會反抗?
影片沒有詳說,從審查人員的口中,我們知道,也許只是對生存狀況不滿,只是想更平等、更有尊嚴地活下去。
就像前面提到的那個黑白演員,連坐個公交車,都不能入畫。
但官方會提供這種平等的機會嗎?
顯然不會。
他們一方面讓這段歷史 " 改頭換面 ",另一方面,也提供一種虛假的人文關懷——
讓他們在演員家裡做傭人,在工廠做幕後,提供一種物質上的滿足。
以至不再反抗。
有一個細節。
當葆拉的一番演講感動了所有人,卻因為 " 花絮人員 " 的身份被删除時,她的朋友 " 跳切人 " 拿槍站了出來,阻止這次删除。
台下的人紛紛說," 又是來自幕後花絮人員的襲擊 "。
" 剪掉他 "。
群情激奮。
為的,其實只是一個原因:
只有主角才配擁有 BGM,别人不該有真正的情緒。
你看。
連普通人擁有感情這事都不會承認,更遑論平起平坐呢?
怎麼辦?
只好重新站出來。
質疑一切。
打破一切。
還記得影片中有一句讓 Sir 記憶深刻的那句台詞:
你相信所有的故事都是提前寫好的嗎?
當時葆拉這樣問 " 跳切人 " 的時候,他笑了笑。
畢竟。
當時,每個人都相信這一事實。
但。
當終于有人站出來承認主角情感的虛假,戳破這一層謊言時,這個 " 真理 " 就開始有人不信了。
葆拉的朋友。
承認自己表演時用的是假雨水。
拿斧子的大叔。
承認自己其實很怕黑。
甚至連學院的老師。
也承認自己已經 20 年沒有感受到真正的情緒了。
于是,摧毀舊價值才能誕生新思想。
反抗之後。
他們才終于找到了真的自我。
沒錯。
《戲夢空間》所說的,其實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 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電影的主角 "。
就像影片的英文名,The Ordinaries ——普通的人們。
它其實是在說:
我們每個人都不是英雄。
每個人都有缺陷。
但不管是誰,是什麼角色,我們都可以有自己的獨立情感,獨特的生活。
主角與否,其實并不重要。
于是電影最後,當葆拉帶領大家走出舞台時。
他們發現。
就和《楚門的世界》一樣,原來一直以來,我們不過生活在一個虛假的,被設計出來的時空裡。
而外面的這個荒野。
舞台尚未準備,布景尚未齊全,每個人都有着平等的機會。
也許,才是更真實的世界。
>